天天看點

每日一蟲:長吻蝽

一、危害症狀

成蟲、若蟲以刺吸口器刺入果實,吸取果肉汁液,幼果膨大期被害,導緻落果,近成熟果實被害,傷口出現黃斑,或帶淺綠色,變硬,果瓤幹縮、粒化,或腐爛脫落。也可為害嫩枝。

每日一蟲:長吻蝽

二、防治方案

(1)陰雨天和晴天的清晨、傍晚,可用網兜捕殺成蟲。産卵期常查果園,及時摘除卵塊及未分散為害的一齡若蟲;當若蟲分散為害後,可檢查有果實落地的植株,尋蟲捉除。

(2)保護和利用天敵,柑橘園常見卵的寄生蜂為荔枝卵跳小蜂、荔枝卵平腹小蜂等。

(3)成蟲和若蟲盛發期,噴布藥劑進行防治。藥劑選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5%啶蟲脒乳油1500-2000倍,480g/L毒死蜱懸浮劑1000-2000倍等。

每日一蟲:長吻蝽

三、形态特征

成蟲體長22毫米,綠色,長盾形;觸角線狀,5節;前胸背闆前緣兩側呈角狀突出,尖銳,故謂角肩蝽。角肩邊緣黑色,其上布許多粗大黑色刻點;前胸背闆和革質翅部分均密布刻點;複眼突出;小盾片長,大舌形,亦有許多刻點;前翅綠色,肩角處有棕色斑,翅膜質部分灰褐色至深灰褐色。卵淡翠綠色,球形,直徑2.5毫米。若蟲共5齡,一至三齡淡黃至赤黃色,具黑斑;四齡胸部綠色,腹部黃色,翅芽顯著;五齡若蟲全體綠色。

每日一蟲:長吻蝽

四、生活習性

南方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柑橘枝葉茂密處和草叢蔭蔽處越冬。次年4月開始出蟄活動、取食、交尾,産卵期5-10月,7月産卵最多,卵産于葉面,少數産于果面,每一卵塊14粒,常呈“B”形排列或不規則排列。7-8月為若蟲盛發期,為害正在膨大的幼果,1株樹上至少有十多頭若蟲分散為害,吸食果汁,導緻幼果嚴重脫落。剛孵出的若蟲群集在卵殼周圍,不取食為害,二齡開始分散取食,常3-5頭群集,四、五齡分散活動取食。成蟲常栖息在果實和葉片上,遇驚動即飛逃。11月大部分蛻皮變為成蟲,為害至12月上旬開始陸續越冬。

五、危害

葉片失綠,僵果,減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