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本文同步釋出位址:

  1. https://blog.dxscx.com/

2016-10-15開始構思寫,差不多總共花了我7、8個小時吧。聽開心的,居然自己也能碼這麼多字,文章采用MarkDown,我的部落格也采用這種格式書寫,個人覺得看着挺舒服的,書寫也友善,簡單易學,是以采用了他。

圖檔采用七牛雲存儲技術支援,免費的,我很喜歡

首先聲明:我不是什麼Udacity托,下面有我的部落格,真真實實的一個Udacity學習者,以下内容是真是感受,學習了幾周後的學習回報,你也可以看到我的截圖畫面,我的截圖都是我學習過的部分了(

綠色背景白色勾的代表已經學習過的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學學習者,目前是一個大四學生,敬仰大牛的學習者,喜歡交流學習方法,交流技術。

Udacity國内官網:http://cn.udacity.com/

Udacity美國官網:http://www.udacity.com/

你先自己浏覽看看,我猜這裡的課程同樣應該能吸引到你

如果需要續費,可以選擇使用優惠碼:68B0E2F2 節約300RMB,這裡不是安利你去續費,你确實想續費的時候可以用此優惠碼見面300RMB

我目前學習進度:全棧工程師課程-Full Stack Web Developer-第4部分,下面會貼上部分我已完成項目Github位址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First Project- Movie Trailer Website:

https://github.com/sssvip/udacity/tree/master/Movie%20Trailer%20Website

Second Project- Build a Portfolio

https://github.com/sssvip/udacity/tree/master/Build%20a%20Portfolio

Third Project- Multi User Blog(Not Finished)

https://github.com/sssvip/udacity-blog

個人基本介紹

為什麼要介紹個人,裝逼?真的不是這樣的,出于兩點考慮:

1.Udacity真實使用者 

2.每個人的學習曲線是不同的,講出來讓更多人參考,選擇适合自己的學習路線。

  • 昵稱:sssvip
  • 部落格:http://blog.dxscx.com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問題可聯系我,很高興一切交流)
  • 初次真正學習程式設計開始時間:2015.08(大二下學期暑假)
  • 語言:最初選擇了

    Java

    ,喜歡做應用解決實際需求。

    最初是為了解決學院查詢成績問題,到後面的自己學習、設計做選課系統等,那個最初的時候就全用JSP做,不會任何架構。

  • 到後來各種學習Java周邊技術,

    前端一系列:Android、Html、CSS、CSS3、Jquery、Jquery Mobile、Bootstrap等等

    背景一系列技術:JavaSE、JaveEE、Spring、Spring MVC等等

    資料庫一系列:Mysql、Oracle、Sqlite3、Postgresql等等

    軟體一系列:Dreamweaver->Sublime text3、MyEclipse 10->Eclipse、Visio、MindManager、MarkDown、Svn、Github等等

    數學一系列:Matlab、Latex、SPSS等等(這一塊主要是參加數學模組化競賽學習的,對,部落客在2015、2016年曾獲得過中國區“2015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模組化競賽-國家二等獎”,“2016年美國大學生數學模組化競賽-國際一等獎”,在數學模組化方面有一點點經驗,有想參加,或即将參加的同學有問題也可以咨詢我,參加ing就不要問我了,算是作弊了,哈哈)

  • 列出上列技術或軟體主要是給沒用過的提出一些名詞,需要可以自己查詢下,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以免篇幅太重。因為一直想做一個全棧,不求人,最初的想法是想創業,多學習點也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現在的問題還需要專精一面,減小自己的可替代性。
  • 現在狀态:目前大四,實習于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現主要研究學習

    Spring

    及周邊技術。
  • 更多消息:http://sssvip.github.io

Udacity 震撼我的地方

學習模式

題外話,我在Udacity上選擇的“全棧工程師”課程,這個課程一開始就學習python入門,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就笑了,真的是來得正是時候,正好兼顧工作中用的東西,工作學習兩不誤,看下面原因。

說來也巧合,來公司實習,公司讓我做爬蟲,當然選擇python做爬蟲呀,就在W3C上花一兩天學習了下Python,因為以前學的Java同是面向對象,在用Python設計和開發中都少走了一下彎路。

  1. 關于英語我想說

    • 英語不好不代表學不懂,簡單說明下我的英語水準,我考了3次英語4級,3次都是380分上下,不騙人,但大家不要笑話我,我現在就像通過Udacity這種方式學習,讓自己潛移默化的學習英語,而不是僅僅為了考4級6級才學習英語。(

      後面有的課程部分加上了中文字母我還有點不一樣了,不像是學習,而像是看美劇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這是我第一個“Python啟蒙”老師,這也是讓我喜歡上Udacity的老師,您注意看他在課程中用了很多插畫,真的是很用心,你看他在自己畫圖(下圖),也能看出國外的“Developer” 

      not just developing,and any more others

      .(從這裡開始我簡單的說明下,我寫出來的英語可能存在一些文法錯誤哈,我真的是随性寫的,隻要你能看懂就行,看不懂也沒什麼,你就當作這不重要。)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他是一個印度人,應該是吧我猜。同樣帶着一丢丢口音哈,不過這個還是不影響我學習的興趣,我也很喜歡他說話的感覺,有點點可愛,很受老師精心準備課程這種行為感動、震撼。
  2. 關于課程品質我想說

    • 首先他們都是Udacity、Google的工程師,這點從一開始你就能感覺到他們的氣質,我後面才慢慢的被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一步步折服。(

      我開始學這裡的課程都沒有中文,後來專門來這裡截圖才看到有中文了,看來Udacity本土化程序加快了

      )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其實上面上面老師的插圖繪畫已經能看出來很用心了,你看老師居然用到了紙闆來叫我們這個Class(面向對象),這裡我猜他主要是想教授面向對象如何産生,後面我們如何面向對象設計。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一個課程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不惜制作課程成本,這和很多慕課相似,專業的人用在教專業的部分,雖然課程制作成本增加,那樣課程品質更好。簡單拿前端舉例,他們會不同老師講解一個部分,一個闆塊,再經過總體課程設計的情況下,不影響總體學習效果的情況下,多位導師講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我猜測也是他們工作中的很重要的部分,這樣一來,品質就有了保證,而不是像國内課堂上(可能國外也有,我不知道我就不亂說)有的老師一樣(老師看到此文别對好入座,隻是說存在這種情況),自己去通篇看看教程,就來教授學生,很多老師自己也了解不透徹,随不能說老師講的不對,但肯定沒有實際工作過的,或經過大量研究的老師講的透徹,講得生動,學生這樣才更能接受,以後少填坑。
    • 用圖說話:(

      下面幾張圖都是在**Build a Portfolio**一個課程的截圖,這是一個前端部分,包含了響應式布局、前端調試等多種技術知識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3. 關于學習流程我想說

    • 檢驗式學習
    • 推薦!推薦!推薦!推薦!重要的事情說4遍再加粗,哈哈
    • (其實這一塊内容可以算是課程品質部分,為什麼我要單獨拿出來講一講,因為我太喜歡它這個流程了)
    • 直接上圖說明我喜歡的地方,看我多直接。
    • 這裡要抱歉的是這裡截圖都是我修改項目過後的Review記錄了,這裡簡單說下項目送出流程,就是你昨晚你的項目作業送出後有專門的Reviewer幫你檢查作業,我第一次送出過去,美國那邊30分鐘就給我回報了,檢查出好多問題,無論是命名規範,還是功能上的建議等等,都寫的很詳細,我才可能是他們專門做檢查的很有經驗,檢查是以很快。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每次作業有個規範表rubrics(

      你需要按照規範表的功能、代碼品質、注釋等等要求去完成,說白了就是培養你的程式設計等習慣嘛,做到和以後工作需求一緻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大概有幾種批改作業的注釋:AWESOME,就是鼓勵你嘛、做的很好,符合基本規範。

      -還有SUGGESTION,這也就認證了我們以前思維中外國的老師都是引導式、建議式學習,你有的不太符合規範的他隻是建議你做。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1對1太棒
    • 先貼兩張郵件圖,這也是Udacity感動我的地方,保護老師隐私,我就把老師郵件位址給摸了,沒摸自己的,是想讓你給我發郵件哈,哈哈哈哈,其實我說英語我怕不是特别标準我怕老師聽不懂,我很少和老外口語交流,這方面不是特别自信,不過老師還是很多時候能聽懂我,以後我每周要1-1一次,多劃算呀,哈哈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堅持跟蹤回報(

      時隔幾天,老師再次來信,我受寵若驚,再次感動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沒想到老師又回複我了,還鼓勵我,大愛呀,我會好好學習的!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4. 關于學習方式我想說

    • 看官方文檔(這部分其實算是課程品質的一部分,為什麼我單獨拿出來說?因為這是技術人的根本)
    • 其實不管是在哪裡學習,學校也好,慕課網也好,Udacity也好,學到後面更多的是需要你自己去發現知識,探索知識,解決問題。
    • 看老師就是帶我們去各種看官方文檔,這才是最專業的學習方式,因為到後面你不需要任何“二手資料”,學習官方文檔就是獨立學習技術的開始。
    • 不多說貼圖: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視野

确實帶給了我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像以前就是聽說什麼Github、StackOverflow、Linkedin等等一流的東西,在我最初的想象中他們可能也就那樣吧,我以前在想,我會用SVN團隊開發我為什麼要用你的Github,我會百度問題我為什麼還要用StackOverflow,我會百度,我為什麼還要用Google。現在想想以前的想法還是不夠成熟,也許這也就是證明技術能力或者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或者說是視野變了吧。

不是我崇洋媚外,用這些産品要辯證的使用,不得不說國外很多産品确實幹得漂亮,很喜歡。同時也可以和外國人交流,進一步完善自己。

  • 授人以漁,Google産品使用,課程中就用到了很多,剛開始用到的是App Engine,開發速度确實快,并且是可擴充式的,太好用,你不用注冊任何空間、虛拟主機、雲主機和域名,就能擁有自己的網站,開發并且很簡單,隻能說對于一個新手來說太好不過的東西,Udacity就介紹了它,不然我還不知道有這麼多好東西,Udacity教會的不是教我如何使用App Engine,我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這隻是魚,Udacity教會我的是“漁”,我居然會更多的去探索式學習google很多産品我以前覺得Ali算是厲害的了,才發現還有Google,不要笑話我,一直在中國“大區域網路”内生活,看到好多Google的産品都很好用,我還專門通過文檔學習了下Google APP Engine 能用到NDB,真不錯!
  • 以前我是不會花錢去買VPN的,以前我覺得買VPN的都是SX,有必要花錢上網嗎?,現在我會了,我也變得

    “SX”了,哈哈,你應該懂我的。

堅持分享

-堅持分享是技術人成長的根本,我在我們學校的一個班上,很多時候都會在很多人的會上分享技術,分享學習方法,是以我也感謝那個群體,讓一個非常害羞,不善言談的我現在能在很多人的面前“健談”起來,你會感受到你自己成長,會帶給你更多更多。

-這是我前段時間在Udacity中國區交流群中的截圖,隻是部分,我學習的是《全棧工程師》,他們遇到的Android問題我一樣會力所能及的幫助,以為我半年前就開始學Android了,自己也踩過很多坑,我想說明的是多幫助别人,你會收獲更多,我在學校真的能幫助很多班上的同學,不,錯了,不僅僅是班上的同學,應該是很多人都幫助過,包括學長學姐,幫助人是因,你快樂是果,你成長是果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最後說幾句

我以前自學的java,JAVA EE方面我自己都實作過,是以在《全棧工程師》這課程中學習起來說實話不是很難,就算我英語不是特别好,聽Uda老師的英語我也能聽懂,因為很多在Java中都學習過了,都隻是在另一種語言中去實作而已,不過Udacity老師的理論教授真的很好,不論是HTML,CSS方面的,還是程式設計語言方面的,我都得到好多升華,鞏固自己技術的同時(

當然大多數對我來說還是新知識,可能是前面幾個Project比較簡單

)能學習英語。

喜歡Udacity,喜歡這種教育方式,這種激勵方式是我很喜歡的,就算續費拿到納米學位後還能50%返還,我已經很知足了,不過時間是擠出來的,勸大家堅持學習,也希望自己的技術路上越走越開心。

真的是一切都是那麼如意,你會慢慢變成你想要的自己,我在5月的時候參加過2016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昨天我又免費得到一張價值2000RMB的droidcon Beijing 2016安卓技術大會,希望在技術的路上越走越開心,大家一起加油。

  • 貼一張我剛免費得到的票,看到那個David了嗎?就是我
  • 我沒想到的是這麼多陌生人給我點贊,也感受到了大家的愛。是以大家一定要熱愛技術,一定要有一個熱愛的東西。加油
  • 相見恨晚,真的很喜歡Udacity

我以前也在慕課網,極客學院等衆多學習視訊網站學習,同樣也看很多書籍,從來沒有Udacity這種快感,能學習技術的同時還能學習英語,還有我一直有出國學習的願望,希望這也能離自己想的越來越近,這是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學習方式,是以我在堅持學習。

最近公司項目給我的任務有點點難度,一直在專研項目,每天依然堅持學習。

再說一句就是希望你一樣學得開心,學習就是要靠自己,走彎路也不怕,你走的坑同樣會成為你的财富。

更多消息請關注我::http://sssvip.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