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英雄還是奸雄,一直争議不斷。從年少不恥到我愛了

作者:安靜的自由
曹操:英雄還是奸雄,一直争議不斷。從年少不恥到我愛了

曹操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奸詐,異常殘暴的形象。

曹操連做夢都想着殺人,别人做着夢被他殺,

貪歡好色,喜好人妻,

害死華佗,

誤殺呂伯奢還能說出:甯教我付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挾天子以令諸侯,

随便拿出一個事迹都令人瑟瑟發抖,都不是常人能幹出來的。

後代很多名人對曹操的評價分成兩派,一派說他:亂世奸雄,多疑奸詐,

初讀《三國演義》時,他的狠讓我一度驚歎,怎麼會有如此決絕之人,怎麼這樣的一個人還有人追随賣命。

另外一派馬上跳出來鄙視說:你們是一群就隻看《三國演義》的人,都被騙了,曆史上的曹操很有謀略很有才華。

曹操:英雄還是奸雄,一直争議不斷。從年少不恥到我愛了

曹操縱橫疆場四十年才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奮戰十八年,才統一了北方。

曹操隻想稱霸,并不想稱王。

曹操是宦官之後,自幼對學業毫不上心,行為放蕩不羁,他和袁紹還是幼時玩伴,

但曹操對兵法深有研究,閱讀抄錄古代兵法,由此看,這本身就是一個好鬥好争之人。

東漢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地軍閥混戰,

曹操一生都以一統天下為己任,

先後平定了呂布、袁紹、劉表、張魯等多個軍閥,還穩定邊疆。

曹操唯才是舉,愛才如命,眼光長遠,

如果曹操真是被我們想的那樣奸猾狡詐,為何身邊人才濟濟,謀臣衆多,

這麼多厲害角色到他的手下幹活,說明曹操的能力和格局一定不一般,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曹操是想做一個像周公一樣的賢明主公。

曹操:英雄還是奸雄,一直争議不斷。從年少不恥到我愛了

《三國演義》是小說,是故事,為了和劉備形成鮮明對比,曹操的人設才會被定位的狡詐狠心,

曹操喜色,娶妻較多,可他重情重義,所有跟過他的女子都給了名分和地位。

強娶尹夫人,對尹夫人與前夫的兒子非常器重和愛護,作為繼父,他把親生女兒許配給繼子,

曹操一生征戰四野,誰能想象彌留之際,所交代的都是生活瑣事,尤其提到要善待他的每一位女人。

每個人都是多面體,時代造就英雄,在如此複雜的曆史背景下,很難用一個詞來片面的定位曹操,

宏偉與狹隘,殘暴與多情,

曆史極速變化,境地前後都是危險,哪裡有什麼純粹高尚的理想型英雄。

作為後人,我們更應從曹操的身上去發現他的閃光點,他的魄氣與胸懷。

年輕人,當你熬不下去的時候,更應該看看曹操,

《三國演義》裡我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就是赤壁之戰,

在此次戰役中,曹操的所有戰船和軍營全部被大火吞沒,

幾十萬大軍死的死,傷的傷,

在那場戰役中,曹操更是差點丢了命,那是曹操此生最大的敗仗,

曹操引領将士從華容道撤退,

原本以為是平天下的最後一戰,沒想到差點連老本都賠上,

在這種情況下,《三國志》記載逃跑路上的曹操:時不時哈哈大笑,看上去非常開心,

完全不像是吃了敗仗的将軍。在逃跑的路上還不忘欣賞兩邊的山重地貌,其實是分析地勢險要。

勝敗乃兵家常事,挫折更是人生常态,

曹操是看懂了人心刻薄,才會多疑敏感,

其實我們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這個被後人争議不斷的亂世奸雄,越來越認可他就是一個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