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4.3 監控器

1 聚合報告

聚合報告在分析測試結果時通常是很有用的,且由于該報告僅統計測試結果,執行測試時将占用更少的記憶體與CPU資源。在測試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保留這個監聽器執行測試,但根據JMeter的官方建議,還是推薦使用CLI模式儲存測試結果後再使用聚合報告進行檢視分析以降低對性能的影響。

通過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添加->監控器->聚合報告”,如圖29所示。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29 聚合報告

  • 檔案名:要儲存或/讀取的測試結果檔案名,包含路徑。
  • 僅顯示錯誤日志:僅顯示錯誤的日志。
  • 僅顯示成功日志:僅顯示成功的日志。
  • 配置:配置與第4.2.10節察看結果樹的配置一緻。
  • Label :執行樣品的标簽,如HTTP請求的名稱,事務控制器名稱。
  • 樣本 :執行的具有相同标簽的樣本數量。需要注意,多個樣本同名的将被統計在一起,是以在編寫腳本時樣品命名應該是唯一的。
  • 平均值:這組樣本的平均響應時間。
  • 中位數:這組樣本中間的響應時間,50%大于此值,50%小于此值。
  • 90%百分位 :90%的樣品響應時間不超過這個時間,剩下的至少需要這麼長。
  • 95%百分位 :95%的樣品響應時間不超過這個時間,剩下的至少需要這麼長。
  • 99%百分位 :99%的樣品響應時間不超過這個時間,剩下的至少需要這麼長。
  • 最小值 :這組樣本中最短的響應時間。
  • 最大值 :這組樣本中最長的響應時間。
  • 異常% :執行失敗的請求占這組樣本的百分比。
  • 吞吐量 :以每秒/每分鐘/每小時的請求數衡量。以使顯示的速率至少為1.0。代表完成的請求數/秒/分鐘/小時,通常可以反應伺服器的事務處理能力。
  • 接收KB/sec:每秒接受多少KB的資料,反應擷取資料的網絡使用情況。
  • 發送KB/sec:每秒發送多少KB的資料,反應發送資料的網絡使用情況。

比如2組樣本,每組各10個樣本響應時間分别如表1所示。

表1:2個采樣樣本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 樣本1的平均值為:(50*9+2000)/10 ms = 2450/10 ms = 245ms;99%百分位為:50ms。
  • 樣本2的平均值為:245ms;99%百分位為:245ms。

可見樣本1的效果要比樣本2的效果優秀。

2 彙總報告

彙總報告與聚合報告類似,但是相比聚合報告,彙總報告使用更少的記憶體。

通過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添加->監控器->彙總報告”,如圖30所示。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0 彙總報告

  • 檔案名:要儲存或/讀取的測試結果檔案名,包含路徑。
  • 僅顯示錯誤日志:僅顯示錯誤的日志。
  • 僅顯示成功日志:僅顯示成功的日志。
  • 配置:配置與第4.2.10節察看結果樹的配置一緻。
  • Label :執行樣品的标簽,如HTTP請求的名稱,事務控制器名稱。
  • 樣本 :執行的具有相同标簽的樣本數量。需要注意,多個樣本同名的将被統計在一起,是以在編寫腳本時樣品命名應該是唯一的。
  • 平均值:這組樣本的平均響應時間。
  • 最小值 :這組樣本中最短的響應時間。
  • 最大值 :這組樣本中最長的響應時間。
  • 異常% :執行失敗的請求占這組樣本的百分比。
  • 吞吐量 :以每秒/每分鐘/每小時的請求數衡量。以使顯示的速率至少為1.0。代表完成的請求數/秒/分鐘/小時,通常可以反應伺服器的事務處理能力。
  • 接收KB/sec:每秒接受多少KB的資料,反應擷取資料的網絡使用情況。
  • 發送KB/sec:每秒發送多少KB的資料,反應發送資料的網絡使用情況。
  • 平均位元組數:樣本響應資料的平均大小,以位元組為機關。

3 彙總圖

彙總圖,通過圖形化顯示測試結果。通過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添加->監控器->彙彙總圖”,如圖31,圖32所示。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1彙總圖設定标簽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2彙總圖圖形标簽

  • 列設定。

Ø 列顯示:選擇要在圖形中顯示的列。包括平均值、平均值、中位數、90%百分位、95%百分位、99%百分位、最大值和最小值。

Ø 矩形顔色:在響應雷傷點選菜單,顯示顔色對話框,為列選擇自定義顔色。

Ø 前景顔色:點選可以修改前景的顔色值。

Ø 值字型:允許定義文本的字型設定,包括字型有無襯線,字号和普通/加粗/斜體。

Ø 畫輪廓線?:在條形圖上繪制或不繪制邊框線。

Ø 顯示号碼分組?:是否在Y軸标簽中顯示号碼分組。

Ø 列标簽值?:是否顯示列标簽。

Ø 列标簽:按結果标簽過濾。可以使用正規表達式,例如:登入。

在顯示圖形之前,單擊【應用過濾器】按鈕重新整理内部資料。

  • 标題:在圖表的标題上定義圖表的标題。空值是預設值:“彙總圖”。按鈕【同步名稱】定義标題與監聽器的标簽。并定義圖形标題的字型設定。
  • 圖表大小:根據目前JMeter視窗大小的寬度和高度計算圖形大小。使用“寬度”和“高度”字段定義自定義尺寸。機關為像素。
  • X軸:定義X軸标簽的最大長度(以像素為機關)。
  • Y軸:定義Y軸的自定義最大值。
  • 圖例:定義圖表圖例的位置和字型設定。

4 響應時間圖

響應時間圖繪制了一個折線圖,顯示測試期間每個标記請求的響應時間的變化。如果同一時間記憶體在多個樣本,則顯示平均值。通過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添加->監控器->彙彙總圖”,如圖33和圖34所示。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3響應時間圖設定标簽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4響應時間圖圖形标簽

  • 圖設定。

Ø 時間間隔(ms):X軸時間間隔(毫秒)。将根據此值對樣本進行分組。在顯示圖形之前,單擊【應用區間】按鈕重新整理内部的資料。

Ø 取樣器标簽選擇:按結果标簽篩選。可以使用正規表達式,例如:Transaction.。在顯示圖形之前,單擊【應用過濾器】按鈕重新整理内部資料。

  • 标題。

Ø 圖示題。空值是預設值:“響應時間圖”。

Ø 按鈕【同步名稱】定義标題與監聽器的标簽。

Ø 字型、尺寸、樣式:定義圖表标題編号的字型設定。

線條設定。

Ø 描邊寬度:定義線條的寬度。

Ø 形狀:定義每個值點的類型。選擇“空”将有一行沒有标記。

  • 圖表大小。

Ø 動态圖形大小:大小根據目前JMeter視窗大小的寬度和高度計算圖形大小。

Ø 使用“寬度”和“高度”字段定義自定義尺寸。機關為像素。

  • X軸和Y軸。

Ø X軸:設定自定義X軸标簽的日期格式。文法是Java SimpleDataFormat API。

Ø Y軸:設定以毫秒為機關定義Y軸的自定義最大值。

Ø 增量比例:定義縮放的增量(以毫秒為機關)。

Ø 顯示号碼分組:是否顯示Y軸标簽中的數字分組。

  • 圖例定義圖表圖例的位置和字型設定。

5 圖形結果

圖形結果生成一個簡單的圖形,用于繪制所有采樣時間。沿着圖表底部,以毫秒為機關顯示目前樣本(黑色)、所有樣本的目前平均值(藍色)、目前标準偏差(紅色)和目前吞吐量(綠色)。通過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添加->監控器->圖形結果”,如圖35所示。

通過案例帶你輕松玩轉JMeter連載(49)

圖35 圖形結果

關于統計術語确切含義的更多詳細資訊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例如維基百科,或者通過查閱一本關于統計的書。

  • 樣本數目:所有的樣本個數。
  • 最新樣本:目前經過的采樣時間内樣本個數
  • 平均:繪制平均值。
  • 偏離:繪制标準偏差(變化的度量)。
  • 吞吐量:繪制每機關時間的樣本數。
  • 中值:繪制中位數(中間值)。
  • 圖表左上角顯示的值是響應時間的最大第90個百分位。

5 總結

本章我們對單功能性能測試和多功能性能測試測試品平台進行了搭建。然後對。

  • 登入子產品進行了并發負載測試。
  • 商品模糊查詢子產品進行了容量負載測試。
  • 整體功能進行了疲勞性測試。
  • 登入子產品進行了強度測試。

接下來學習了。

  • 邏輯控制器:吞吐量控制器。
  • 定時器:同步定時器、固定定時器、統一随機定時器、高斯随機定時器和泊松随機定時器。
  • 監控器:聚合報告、彙總報告、彙總圖、彙總圖和圖形結果。

共11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