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看上去很美

01

在說大資料之前,我們來看張美圖,大家看看誰更美?

大資料,看上去很美

這麼說吧,你喜歡哪一位姑娘,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

可是,我跟你說,你喜歡哪一位都沒用。

什麼?你說你有錢?你長得很帥?

我說一句:你沒戲!

因為,

因為,

因為這是根據大資料,形成的女性的平均相貌。

這位說了,咋看起來都象是中國人。

那位說了,不都是中國人,分别是南韓人,中國人,越南人。

那你說說,到底是哪國人?

NO,NO,NO!

後面這位同學說錯了,這三個姑娘都是中國人,不過分屬于不同水系的中國人:

第一張照片上的姑娘是屬于黃河流域的中國姑娘;

第二張照片上的姑娘是屬于長江流域的中國姑娘;

第三張照片上的姑娘,你肯定猜到了,對,是珠江流域的中國姑娘。

各位姑娘們,你對照着照片,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你旮沓的那人。

要是有出入,千萬别怨我。

你也許可以回家悄悄地問下你家家長,前提是不要說是我讓你們去問的。

02

這位說了,你就瞎扯,你有啥根據,你杜撰的吧。

實在話,還真不是。

我給大家看一張圖,你估計就紮心了。

大資料,看上去很美

看到了吧,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裸奔了?

其實不用擔心,跟你打個比方,大街上看到的是你俏麗的聲影;網上看到時你偷偷看了啥好看的,當然還有你不該看的;你個人信用在銀行呀,信貸那存着呢;還有那私密部分,那是國家給你保管着……

03

哎,你說,我還是不放心呐。

前兩天你是不是風聞歐洲的很多網站停擺了。

你知道為啥?

5月25日開始,歐盟網絡資料隐私保護新規《通用資料保護條例》(簡稱GDPR)在歐盟成員國正式生效。

大資料,看上去很美

據悉,這部GDPR對IT企業保護使用者隐私的責任規範空前嚴厲。根據規定,如果違反GDPR,公司可判處其全球年營業額的4%或2000萬歐元的罰款,而且規定選擇二者中較高的數值判罰。

注意兩個關鍵詞:全球 較高

不得了,看清楚了,是最低2000萬歐元的罰款。

我們來看看GDPR對個人敏感資訊的定義:包括姓名、電話号碼、位置資訊、線上身份資訊、種族、性别及性取向、政治傾向、宗教信仰、生物資料、醫療狀況、犯罪記錄。

歐洲人在網絡上又成了隐形人了,你要是在網上和歐洲的人說話,套句話,你根本不知道對面那個是不是一條狗。現在要加上一句,可能連生物都不是,還有可能是個機器人。

筆者看來,歐洲的GDPR有點矯枉過正了。

大資料,看上去很美

以後全球就兩個地方,一個是歐盟,一個是除歐盟的其他地方。

04

國内的QQ國際版關閉了歐洲服務,不知道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OVUM公司對這個GDPR有個調查,52%的受訪的IT決策者預計會因為違規行為而面臨罰款。

據說小米生态鍊企業、智能燈具品牌Yeelight表示,由于無法滿足歐盟最新出台的GDPR要求,将不再向歐洲使用者提供服務。

剛剛落地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小米表示,為了符合GDPR條例,已在幾年前就開始多方位投入,從大資料技術措施到組織實施業務在所有的業務中全面落實GDPR要求。

華為表示,重新審視和優化了對适用于GDPR的隐私保護要求。

05

雖然說歐盟的GDPR的規定有些矯枉過正,但其震懾作用是明顯的。合規的企業在繼續營運,評價可能不合GDPR規定的企業選擇關閉服務。

直至目前,還沒有消息說哪家企業因違反GDPR而受到懲罰。

反觀國内,那些依靠大資料偷偷數錢的企業,将他人的隐私占有以為是理所應當,也該醒醒了。

如果繼續漠視個人隐私,或許有一天,也會出現中國版的GDP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