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大家好,我是愛學習的小xiong熊妹。

很多小夥伴不清楚做資料分析的流程,經常疑惑:到底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分析?其實,資料分析是有标準模闆的,一共分8步走,隻要全部做完就可以了。

這八個步驟是:

  1. 提出問題       5.識别異常
  2. 尋找名額       6.問題歸因
  3. 現狀描述       7.走勢預測
  4. 梳理标準       8.結論建議

具體含義見下圖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舉個簡單的例子。财務部門的小姐姐來問:“小熊妹,最近銷售情況怎麼樣?”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資料分析問題。收到問題後,我就按照這八步,完成分析啦(如下圖)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做完啦,多簡單。

當然,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并不是都從第一步開始的。因為很多日常資料,有監控報表。業務部門的小夥伴也經常看報表,是以提的問題,可能是從中間某一步開始的。

舉例1

部門上司問:“今天給營運的日報資料是多少”這就是跳到第3步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舉例2

産品經理問:“昨天登入資料有問題不?”這就是跳到第4步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舉例3

銷售部的同僚問:“為啥這個月業績沒有達标呀?”這就是直接跳到第6步了。因為有名額,有明确标準,已識别出異常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舉例4

營運部的同僚們問:“預測一下,下個月名額走勢?”這就是直接跳到第7步了。那麼馬上反問一句:前邊幾步準備好了嗎?

隻需八步,做一個完整的資料分析

注意!之是以要分八步,是因為這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

  1. 不知道問題,就無法找到對應的名額
  2. 不樹立标準,就無法評價好壞,更無法進一步分析
  3. 不識别問題,就不知道到底往哪裡深入分析
  4. 不了解原因,就不知道未來走勢,也沒法提建議

而實際工作中90%的問題,都是以上四個環節沒有理清楚,所導緻的。比如:

一、光說:“分析下銷售情況”,不知道是啥部門提的。

  • 财務想看銷售情況,關心的是銷售的回款、賬目、資金
  • 銷售想看銷售情況,關心的是目标,各小組任務,獎金
  • 營運想看銷售情況,關心的是整體表現,要不要上活動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同的提問人,關心的名額都不一樣,不問清楚就拿數,不返工就怪了。

二、沒有标準,瞎胡亂改标準。

這個問題在營運分析中非常多,活動分析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經常是營運事前不提标準,事後發現活動做得不好,拼命找理由改标準,反正得改到合格。

更可氣的是,我原本以為進了“大廠”就沒這種事了,結果發現根本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匿了匿了。

三、不找問題原因,隻會做拆分。

這個問題在解讀日常名額波動的時候很常見。很多人就是傻乎乎的拆分、拆分、拆分,拿各種分析次元做交叉。折騰一整天,才發現是人家業務自己做的調整……總之,名額高了低了,隻是表現。

業務做了調整、對手做了動作、追加投入見效了、産品做了改版……這些才是真正的原因,資料是用來探索/驗證真正原因的,做分析不要止步于資料本身的計算。

四、不做預測就瞎提建議。

  • 有的事,人家業務已經部署整改計劃了,可做分析的還傻乎乎的“建議提升XXX”
  • 有的事,即使按目前趨勢發展,也不會惹啥大問題,可做分析的還傻乎乎的“建議改進”
  • 有的事,明明處于“三不管”狀态,根本沒人理會,可做分析的還傻乎乎的“建議保持”

總結

總之,提建議不是看到名額漲了就“保持”,看到名額跌了就“加強”。而是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對症下藥。

是以在想要分析問題的時候,強烈建議大家按八步走,檢查下每個環節的資訊全不全,如果有遺漏,及時補充。如果對方提的問題,環節越靠後,就得往前補充越多的資訊。

這樣就不至于分析報告被上司罵過,才跑過來“小熊妹,小熊妹,上司說分析的不行,咋辦呀……”這樣多耽誤大家下班呀。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喜歡哦。喜歡的話,轉發+在看+點贊三連,支援一下哦。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我在第2步,找名額那裡就挂掉了。到底怎麼确認每個問題找哪些名額?如果沒經驗的話,可以直接熟讀背誦一些常用名額哦,這個下一篇文章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