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構強推買入 六股成搖錢樹

作者:南京美術學院美術館

遠光軟體(002063):老牌集團管理軟體龍頭 受益電力改革加速

類别:公司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熊莉/張倫可 日期:2022-01-20

公司堅持服務電力集團企業為主的戰略方向,不斷拓展業務闆塊公司在電力行業企業管理軟體領域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主營産品與服務包括集團管理、碳資産管理系統、配售電一體化平台、智能物聯、能源區塊鍊等,采取軟硬一體化的模式,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 2020 年公司66%收入集團管理業務,34%收入來自于智慧能源、區塊鍊等優勢領域業務。

電網資訊化建設投入逐漸提升,電力改革打開中期業務空間“十四五”期間電網總投入預計達 3 萬億元,創曆史新高。回顧2009-2020 年國家電網分三階段的改革投入,我們發現國網對智能化的投資占比逐漸提升,近三階段來看,智能化投資占電網總投資比例分别為6.19%、11.67%、12.50%。

我們還發現,在國網智能化規劃的第三階段,輸電、變電和配電環節的智能化投資規模呈上升趨勢,為核心改革重點。我們認為公司有望受益于電力資訊化改革,開啟新一輪增長。

股權激勵落地,與國網業務融合有望進一步提升時隔六年,公司于2021 年12 月頒布最新股權激勵草案,其中關鍵考核條件為2022-2024 淨利潤增速,較2020 年複合增長率不低于11%,且不低于對标企業75 分位值水準。此次激勵計劃的對象共計 681 人,包括公司董事、進階管理人員、管理骨幹及技術業務骨幹。此次激勵計劃與國電南瑞、國網信通的股權激勵計劃同期頒布,控股股東人員與上市公司長期利益實作綁定,後續公司與國網體系有望産生更加深度的合作與融合。

公司受益于電力改革加速,首次覆寫,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收入分别為20.27、24.66、30.15 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85/3.84/4.92 億元,同比增速分别為8.5%/ 34.6%/28.1%,對應每股收益分别為0.22 /0.29/ 0.37 元,對應目前股價PE 為45/34/26 倍,首次覆寫,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碳資産管理系統建設不及預期;電力現貨交易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電力改革政策不及預期;國網電商與公司業務融合不及預期等。

銅陵有色(000630)公司簡評報告:産品價格顯著上漲 公司21年業績創曆史新高

類别:公司 機構: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吳軒 日期:2022-01-20

21 年業績預計大增260.44% 符合市場預期。公司1 月17 日晚間披露2021 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 年實作歸母淨利潤31.2 億,同上年同期相比上升260.44%;實作扣非淨利潤28.2 億,同比增長311.84%。公司業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為電解銅、硫酸等産品價格上漲,以及銅箔加工費持續上升。

銅價、銅箔加工費顯著上漲 助力公司業績創曆史新高。2021 年,銅價漲幅明顯,年末價格約7 萬/噸,全年漲幅近27%;公司自産銅産量約5.7 萬噸,完全成本約3.5 萬/噸,自産礦端業績顯著提升。21 年,銅箔加工費上漲顯著,标準箔加工費約為27000 元/噸;6μm 锂電箔為45000元/噸;4.5μm 锂電箔加工費50000 元/噸。公司子公司銅冠銅箔産能約4.5 萬噸,21 年業績貢獻顯著,分拆上市臨近,即将登陸科創闆。

受益于硫酸價格大幅上漲 公司硫酸業務盈利激增。硫酸是化肥生産所需的重要原材料,2021 年國内化肥需求旺盛,硫酸價格大漲,現貨最高價突破900 元/噸。公司利用銅冶煉尾氣來制取硫酸,成本僅為150 元/噸,與其餘硫酸生産企業相比,公司成本優勢明顯,21 年硫酸闆塊業績亮眼。我們預計一季度化肥出口禁令有望放開,同時目前硫酸庫存較低,硫酸價格有望繼續保持堅挺。

米拉多銅礦生産順利 注入預期強烈。自投産以來,米拉多銅礦産量穩步上升,預計2021 年銅礦産量達7.5 萬噸,2022 年産量有望達10 萬噸以上。米拉多銅礦注入的相關事項一直在穩步推進中,若米拉多銅礦後期順利注入,公司将成為集銅礦開采、銅冶煉以及銅深加工于一體的銅行業龍頭企業。

投資建議:公司集銅礦開采、銅冶煉以及銅深加工于一體,随着銅價和銅箔加工費的上漲,業績或穩步增長。公司營業收入有望在2021-2023年達到1431.38、1493.34、1532.79 億元,EPS 分别為0.30、0.33、0.34。

首次覆寫,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銅價下降 米拉多銅礦注入進展不及預期

舍得酒業(600702):收入回款突出 堅定老酒優勢

類别:公司 機構: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馬铮 日期:2022-01-20

事件:公司初步測算,2021 年營收同比增長83%左右,預計實作歸母淨利潤12.3-12.8 億,同比增長112%-121%。

收入超預期2 億左右,利潤留有彈性。根據公告,我們預計公司21 年營收接近50 億,超市場預期2 億左右。其中21Q4 營收13-14 億,同比增長38%-49%,保持增長持續性;歸母淨利潤2.6-3.1 億,同比增長-4%-15%。通過管道調研,我們預計四季度公司費用投放水準正常,并沒有通過費用投放向經銷商壓貨、促進回款,且22 年整體管道費用有所收窄,欲進一步挺價。公司21 年全年回款額超越挑戰目标,且部分回款預留至22 年,老市場恢複表現超銷售團隊預期。

2021 年發展健康,管道增長具有持續性。2019 年老酒戰略的貫徹和2020 年的醬酒“攪局”是關鍵,前者降低了2020 年的社會庫存,從10多億降到6 個多億,2021 年多發了20 億貨,庫存保持2 個月,後者助推了次高端價位帶擴容,改善了管道利潤,品味舍得的經銷商從一瓶賺10-20 元,到當下一瓶賺50 元左右,且經銷商周轉速度提升。公司2021 年收入增長主要依靠老市場老經銷商的信心恢複,并未透支管道與未來。

老酒優勢短期内難以複制,是舍得的稀缺資源。舍得老酒資源是大多數濃香酒十年内難以複制的優勢,是特殊時代背景的産物。伴随消費者品質意識的覺醒,全行業年份規範化推進,各家酒企提升品質的需要,老酒是教育成本最低的差異化戰略。現在不好講老酒故事的濃香酒企,5-10 年之後必定會更大聲的講。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當下行業集中度提升,名酒資源稀缺,年份酒标準的呼喚,舍得既有名酒又有老酒的先發優勢。新大股東帶來潛在變革,經銷商積極性明顯提升。當下的舍得的勢能向上,管道賺錢,老商樂意回款,新商願意加入,次高端下沿的一瓶老酒擁有很強潛力。我們也一再強調,舍得短期看回款,中期看模式創新,長期看老酒戰略堅定推進。

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為3.81、6.03、8.27 元/股,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疫情反複導緻動銷放緩;全國化擴張不及預期。

長沙銀行(601577):盈利增速維持相對高位 信貸投放"供需兩旺"

類别: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一峰 日期:2022-01-20

事件:

1 月19 日,長沙銀行釋出2021 年業績快報,2021 年實作營業收入208.67 億元,同比增長15.8%,實作歸母淨利潤63.04 億元,同比增長18.1%。權重平均淨資産收益率為13.26%,同比下降0.50pct。

點評:

營收增長放緩,盈利增速維持相對高位。2021 年長沙銀行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為15.8%、18.1%,同比增速較21 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3.90、0.54pct,其中21Q4 單季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為5.4%、16.0%,季環比分别變動-19.14、2.64pct。公司業績同比增速較2021 年前三季度有所下降,預計主要受擴表放緩、支出增長影響(21Q4 單季營業支出QoQ+8.8%)。

信貸投放“供需兩旺”,存貸比改善為22 年初“開門紅”提供穩定資金來源。2021年末總資産、貸款同比增速分别為13.1%、17.3%,較21Q3 末分别變動-1.91、2.92pct,在銀行業整體信貸投放偏弱情況下,長沙銀行信貸呈現“供需兩旺”,貸款餘額占總資産的比重較21Q3 末提升1.44pct 至46.4%;2021 年末存款同比增速為10.9%,較21Q3 末提升6.40pct,存款端大幅改善推動存貸比較21Q3 末下降0.89pct 至73.0%,存貸闆塊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比對度得到改善,有助于進一步夯實2021 年末流動性監管名額安全空間,并為2022 年初信貸投放“開門紅”提供穩定的資金儲備。

不良貸款率、撥備覆寫率環比持平。2021 年末,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撥備覆寫率分别為1.20%、297.9%,環比基本持平,公司整體資産品質運作保持平穩,不良貸款率自2018 年以來呈現持續向好的态勢。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近年來,長沙銀行保持了較高的信貸增速,理财業務對中收形成有力提振,資産品質不斷夯實。縣域市場拓展有望進一步打開公司的盈利空間。維持長沙銀行2021-2023 年EPS 分别為1.53/1.73/1.95 元,目前股價對應PB估值為分别0.75/0.66/0.59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寬信用不及預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紫金礦業(601899):銅鋅量價齊升疊加黃金量增推動業績大漲

類别:公司 機構: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洪岩 日期:2022-01-20

事件:公司披露 2021業績預增報告。1)從全年看,預計2021年實作歸母淨利潤約156 億元,同比增139.67%;實作扣非淨利潤約145 億元,同比增129.36%。2)從Q4 單季度看,預計21Q4 實作歸母淨利潤約43億元,同比增122.0%,環比降7.6%;實作扣非淨利潤40 億元,同比增142.2%,環比降8.4%。

量價齊升助推全年業績大漲,Q4 淨利受卡莫阿存貨結轉影響。量:2021年公司礦産金、銅、鋅(鉛)、銀、鐵精礦的産量分别為47.5 噸、58.4萬噸、43.4 萬噸、309 噸、424.8 萬噸,同比分别增17.3%、28.9%、14.8%、3.3%、9.7%;價:核心礦種金、銅、鋅2021 年均價分别為373.1 元/克、6.86 萬元/噸、2.24 萬元/噸,同比分别-4%、+41%、+21%。銅、鋅的量價齊升以及金産量增長共同助推2021 年業績大漲。單獨看Q4,業績環比下降,主要是包銷卡莫阿銅礦存在未外銷的銅做為存貨結轉處理,抵消歸母淨利潤約4 億元,卡莫阿銅礦的業績并未完全在報表中得以展現。

黃金産能釋放受疫情影響,三大銅礦投産進展順利并将持續放量。由于疫情等因素,大陸金礦等海外金礦産能釋放節奏不及預期,相對于2021年産量指引提到的53-56 噸,實際産量47.5 噸,比年初預期少5.5-8.5 噸,并且業績預告中的2022 年産量指引60 噸,也相應調低了7-12 噸。在銅價大漲的背景下,卡莫阿-卡庫拉、Timok、巨龍三大世界級銅礦如期釋放産能,實際産量略超産量指引,并且2022 年産量指引進一步提升至86 萬噸。

多點開花,并購锂資源跻身新能源賽道。三大銅礦相繼投産後将持續放量:卡莫阿-卡庫拉于21 年5 月提前投産,預計年産銅20 萬噸,二期預計22 年Q2 投産;Timok 于21 年10 月投産,預計年産銅9.14 萬噸+金2.5 噸;巨龍一期(預計年産能16 萬噸)投産,22 年預計産銅12-13 萬噸。21 年10 月,公司收購阿根廷3Q 锂鹽湖項目,碳酸锂資源量765.5萬噸,平均锂濃度621mg/L,體量排名全球前五,紫金借此快速跻身新能源賽道。

投資建議:受海外經濟複蘇以及通脹預期等多因素的影響,銅、金價格繼續維持高位。公司礦産資源儲量豐富并且“紫金模式”提升企業經營效率,我們預計2021-2023 年公司營收分别為2091.9/ 2274.6 / 2407.6 億元, 同比增速分别為22.0%/8.7%/5.8%; 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56.7/209.7/258.3 億元,同比增速分别為140.8%/33.8%/23.2%,目前股價對應PE 分别為17X/12X/10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重要在建礦山項目投産不及預期;銅金價格大幅下跌;

酒鬼酒(000799):品牌力兌現助推業績高增 2022有望超預期

類别:公司 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強 日期:2022-01-20

事件:2022年1月 18日,公司釋出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預計2021年實作營收約34 億元,同比增長約86%,實作歸母淨利潤8.8-9.5 億元,同比增長79.00%-93.24%,實作扣非歸母淨利8.73-9.43 億元,同比增長98.54%-114.46%。其中,2021Q4 實作營收約為7.60 億元,同比增長約為8.73%,實作歸母淨利潤1.6-2.3 億元,同比增長0%-42.85%,實作扣非歸母淨利1.55-2.25 億元,同比-5.49%-37.20%。

内參酒鬼持續景氣,業績高增兌現品牌力。2021 年公司營收利潤雙雙實作高增長,主要系公司全國化鋪開順利,内參穩價放量,酒鬼系列量價齊升。需求端方面,消費更新趨勢+宴席市場回補奠定了公司業績高增的基礎。供給端,公司今年來着重強化品牌建設,堅持“中國文化酒”的戰略定位,通過品牌聚勢拉升品牌高度、事件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消費者促銷活動和品鑒會提升品牌美譽度,2021 年公司品牌勢能進一步釋放,業績高增兌現品牌力。另外,公司注重優化市場布局,推動管道建設更加符合酒鬼酒公司實際,省内依靠模式創新、一地一策,實作扁平化布局,省外注重核心中斷覆寫,省外收入占比大幅提升,預計内參2021 年省外收入占比突破45%。

高端和次高端擴容趨勢不減,2022 年内參和酒鬼有望持續超預期。

目前内參省内控量穩定價盤,省外快速擴張,根據管道調研,2021 年公司增加了新經銷商400+,全國地級市的覆寫率在90%以上。酒鬼系列,多個核心産品如紅壇、紫壇和傳承等定價200-400 元核心價格帶,此價格帶為大衆消費價位,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小,随着大衆需求的恢複,酒鬼系列酒得以快速放量。2022 年,随着高端五糧液、國窖提價順利開展,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定價空間進一步打開,内參作為高端酒第二陣營的佼佼者,将受益于此次高端提價,預計實作量價雙升。

酒鬼系列,預計公司将着重打造紅壇、透明裝、傳承等核心大單品,核心産品放量助推公司業績持續高增。

盈利預測:公司全國化招商順利,預計 2021-2023 年EPS 為3.21/4.59/6.00 元,對應PE 為58/40/3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發酵;食品安全問題;行業競争加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