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作者:星星飛翔

迎來谷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加大。這個時候除了養肝,也要注意“濕邪”傷身。

濕氣纏身,人也容易頭暈乏力,四肢沉重,浮腫,腹脹腹滿,還容易便秘又或者大便稀溏。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那我們該如何食療才能祛濕?又有哪些祛濕誤區千萬别犯呢?

1

3種食物,越吃濕氣越重

1甘味

中醫講甘入脾,雖能補脾益氣,但同時也會助濕。

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澱粉類多的食物對于有濕氣的人來說,不适合多吃。

2生冷食物

寒涼傷脾,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傷了脾,脾運化水濕的能力下降了,濕氣也就更容易産生。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3油膩食物

火鍋、燒烤、油炸食物等比較油膩的食物,熱量很高不容易消化,食用過多會給脾胃增加負擔,影響脾胃的運化,使身體内更容易産生濕氣。

2

健脾養肝祛濕豆

白扁豆被稱為“祛濕第一豆”。它也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益氣養胃。主治脾虛、食少便溏、氣短懶言、四肢酸軟、濕濁下注等。

《本草綱目》中記載稱:“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

白扁豆養肝、祛濕,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搭配食用呢?

1健脾祛濕粥

脾虛痰濕的人群,如有腹瀉便溏、胃寒胃痛、遇冷加重、手掌中心發青發黃、面部中央青黃等表現的,可以試試健脾祛濕化痰的三白粥。

三白粥

食材:山藥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5克。

功效:

山藥:山藥被稱為“脾胃第一補”,能補脾胃虧損,緩解氣虛衰弱、消化不良。

薏米:薏米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去濕、利水消腫、清熱的好處。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做法:生薏米泡半個小時,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即可食用。

2健脾祛濕五豆包

脾虛痰濕的人群也可以試試吃健脾祛濕五豆包。

食材:白扁豆、豌豆、芸豆、紅豆、綠豆。

做法:

①加酵母和面,放在溫暖處,饧發2小時。

②五種豆先用高壓鍋加水焖20分鐘,收水後用鍋鏟碾碎。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③和好的豆泥包在面餅裡,包成包子。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④上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3通腑清腸茶

痰濕重的人往往容易虛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容易腹脹,同時還伴有便秘、大便稀溏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推薦一杯通腑清腸茶,祛濕的同時,緩解腹脹便秘問題。

通腑清腸茶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組成:白扁豆、當歸、白菊花、玫瑰花各10克。

做法:四味藥加水300~500毫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20分鐘,代茶飲,此為1天的量。

功效:

白扁豆補氣、健脾胃、祛濕;當歸養血、潤腸通便;菊花清熱瀉火、通便;玫瑰花理氣解郁、潤腸通便。聯合起來,久服可以消腸道積食。

4八珍糕

在《清宮醫案》中,記載了一個長壽秘方“清晨服用數條,百日後可漸覺體健,輕身耐老,妙難盡述”。此方不僅功效受到各大醫家認可,乾隆、慈禧等常服以養生延年。它就是流傳百年的經典長壽方——八珍糕!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早餐餅則是根據現代人的習慣,在八珍糕的基礎上加以改良的:

益壽八珍餅

食材:

茯苓、薏仁、山藥、芡實、蓮子、白扁豆、紫蘇、雞肉。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做法:

①将白扁豆、蓮子、薏米、芡實蒸一小時到軟爛的狀态碾碎,山藥蒸熟後搗成泥,放入茯苓粉混合均勻。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②加入雞肉泥、雞蛋、紫蘇葉碎和清水。調成像酸奶一樣的糊狀,加入鹽、胡椒粉、花椒粉調味。

③将紙用油潤濕,擦一遍鍋,放入餅糊,煎一分鐘即可翻面。

“祛濕第一豆”,學會這樣搭配,健脾化濕、潤腸通便,勝吃八珍糕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