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娃在學校的表現,小雨(化名)媽媽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常做小動作
寫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拖沓,容易被外界幹擾分神
在家情緒易怒,經常頂嘴
。。。。。。
寶媽群的閨蜜建議小雨媽媽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看看,經過兒保科醫生一系列的診療和檢查之後,7歲的小雨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朋友,出現這些問題真正的根源在于:孩子的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感覺統合到底有多重要?
感覺統合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說它是學習一切的起點。
我們之是以可以認識這個世界,正因為我們的大腦可以接收到這個世界中豐富多彩的資訊: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前庭、皮膚等,這些都是我們接受資訊的器官,接收到的資訊傳導到大腦,我們才會感覺到各種畫面、聲音、味道、感覺,接着大腦還會進一步發出對應指令指揮我們的身體:比如嘗到酸的口水開始分泌;比如走在平衡木上會不自主的張開雙臂。
感覺統合,就是我們對外界資訊輸入的接受、處理、輸出的過程,感覺統合是一個正常大腦必需具備的功能,它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各種資訊。
這就是為什麼,感覺統合正常的孩子可以更好地在不同的環境下,扮演适當的角色,更快地适應。比如做遊戲時,就是一個很好的遊戲者;學習時,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生;和别人交往時,就是一個很好的朋友。
感統訓練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01語言能力
讓孩子具備良好的語言了解表達、邏輯思維能力,為人際交往學習等做好基礎奠定。
02情緒管理能力
增強孩子的情緒控制力,關注自我和他人情緒變化及時疏導,自我調節能力強。
03自信抗挫能力
讓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加的自信勇敢,有助于孩子心理成長。
04專注力及學習能力
注意力集中,獨立完成作業并對學習産生興趣。
05身體協調能力
使孩子身體平衡性和調動性更加良好,為以後的高難度的運動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06精細動作能力
增加孩子手部力量、協調性及靈活度,為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認知能力的促進奠定基礎。
草莓崽的專家團
快樂治療
給大腦吃營養餐
針對小雨存在整體感覺統合失調,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輕中度失調的情況,草莓醫院兒保科對她進行了一對一的定制化治療方案設計。
和普遍認為來醫院做治療不是吃藥打針就是推拿針灸不同,兒保科對孩子制定的訓練方式是差別于傳統方法的,采用的是形式多樣内容有趣的感覺統合訓練,就像是給大腦吃營養餐。
我們平時給孩子準備三餐的時候,會注重營養均衡,感統訓練其實也一樣,充分的滿足了孩子關于感統發展的七大需求。
所謂“感覺統合”,包括了下面人體七大類感覺:
味覺、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平衡能力)、本體覺(身體感覺能力、對肌肉和關節的壓力)
像小雨這種情況的小朋友訓練方案裡就涉及到了:彈力床、平衡台,錐形筒,攀爬架,滑闆車,羊角球,跳跳袋,懸吊彈力床等一系列能讓孩子樂在其中的訓練器材。
在連續的治療訓練後,小雨的情緒控制、專注力都有了大大的改進,學習能力及成績明顯好轉!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需要感統訓練?
随着生活條件的提高,感統失調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也基本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1.都市化、小家庭化生活
2.缺少父母陪伴導緻幼兒感官刺激不足
3.爬行時長不夠
4.父母害怕孩子弄髒而禁止玩沙玩土
5.過早使用學步車
6.孩子自由活動時間過少
7.懷孕時胎位不正、早産或剖腹産
“如果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症狀,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醫學檢查,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感統訓練。”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譚傳梅主任說,感統失調的孩子會由于身體發展不足,影響到學習、情緒、語言、社交、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比其他同齡人走得更辛苦。
3~6歲屬于改善感覺統合失調的黃金期,最好及早進行幹預。
▲本文經由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譚傳梅主任稽核。
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
通訊員: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