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鎮宇的嘲諷,劉青雲的坦誠, 撕下了香港金像獎的“僞裝”

作者:邱柯思

2023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一連串的意外事件讓人不禁想起了2019年的奧斯卡大典。世界影壇的頂級獎項,本該是電影人的節日,但在這個充滿政治争議和社會分歧的時代,就算是文藝界也無法幸免于紛争。

吳鎮宇的嘲諷,劉青雲的坦誠, 撕下了香港金像獎的“僞裝”

在這場獎項比拼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吳鎮宇和劉青雲的對話和舉動。這兩位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生”們,在頒獎結果出爐前,爆發了一次有關藝術與政治、誠實與虛僞的激烈辯論。

事情始于“最佳女主角”頒獎環節,當時台上的陳德森正準備公布獲勝者名單時,現場出現了“金像獎退場計劃”倡導者——反送中組織的智語,随後香港金像獎從業人員緊急撤下了這些智語。

這場突發事件讓所有人的心情變得緊張,為了緩解現場的氣氛,主持人邀請了吳鎮宇和劉青雲上台表演。兩人憑借多年的演藝經驗和口才,成功地把氣氛帶回到了獎項本身。

但在風波平息之後,吳鎮宇和劉青雲的對話卻引發了新的争議。獲得“最佳男主角”的吳鎮宇,在得獎感言中直指香港小圈子文化、惡意評分、黃牛買票等行為,稱這些現象扭曲了香港電影市場,使得真正優秀的作品無法獲得公正的認可。

而當劉青雲上台領獎時,他則坦誠承認自己并非最适合獲獎的人選,承認自己的作品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突破。

這兩位演員的不同表态,讓人不禁想起了2019年的奧斯卡大典。在那次大會上,許多頒獎嘉賓都在不同程度上談及了美國政府的移民問題,令奧斯卡的紅毯變成了一個表達政治立場的舞台。

吳鎮宇和劉青雲在香港金像獎上的言論,其實也展示了一種更廣闊的社會現象:在這個資訊透明、價值觀多元的時代,藝術家們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創作機器”,而是有思想、有立場、有表态的人。他們不僅關注自己的藝術作品,也同樣關注着周圍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試圖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

但這種表達并不總是被人了解和接受。正如此次香港金像獎上的事件一樣,吳鎮宇和劉青雲的言論也遭到了許多網友和觀衆的謾罵和批評。有些人認為,他們的話隻是在趁機炒作,或者是借機攻擊香港電影圈的競争對手。也有些人認為,藝術應該超脫政治,不應該混雜在這些争議之中。

但我們不能否認,藝術與政治、文化與社會之間的交叉和互動,已經成為了當下世界不可忽視的現實。正如電影《大赢家》中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微小的存在,但我們的生活卻深深地觸及着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吳鎮宇和劉青雲的言論并不是在道德和價值觀上的争論,而是在為藝術和社會的關系尋找一條更為合理和有意義的出路。他們批評的,并不是電影評分或者小圈子文化本身,而是那些扭曲了市場規則、否定了真正品質的作品所獲得的榮譽。

這種探讨,正是當下電影行業所需要的。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聽人對文化産品的品質标準提高了要求,而文化産品本身的功能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電影不再隻是純粹的娛樂活動,它承載着越來越多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對社會和文化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面對這樣的變化,電影人需要反思和深化。他們不能僅僅把自己局限在表演和制作層面,而應該關注更為廣泛和深刻的社會價值和影響。隻有這樣,電影才能夠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們精神追求的重要力量。

最後,我們也應該明确,藝術與政治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界限。電影人在表達自己立場和态度的同時,也需要審慎處理、平衡各方利益,保持對話和溝通的管道。隻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夠讓電影以更加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姿态,面對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未來。

吳鎮宇的嘲諷,劉青雲的坦誠, 撕下了香港金像獎的“僞裝”

2023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吳鎮宇和劉青雲的言論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讨論。在頒獎結果出爐前,現場出現了“金像獎退場計劃”倡導者——反送中組織的智語,随後香港金像獎從業人員緊急撤下了這些智語。這場突發事件讓所有人的心情變得緊張,為了緩解現場的氣氛,主持人邀請了吳鎮宇和劉青雲上台表演。兩人憑借多年的演藝經驗和口才,成功地把氣氛帶回到了獎項本身。但在風波平息之後,吳鎮宇和劉青雲的對話卻引發了新的争議。

獲得“最佳男主角”的吳鎮宇,在得獎感言中直指香港小圈子文化、惡意評分、黃牛買票等行為,稱這些現象扭曲了香港電影市場,使得真正優秀的作品無法獲得公正的認可。他說:“現在香港電影市場面臨的問題,不僅是票房和市場,更是文化和社會的問題。大多數電影都被認為是娛樂産業,但實際上,電影也是一種文化形式,代表着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和思想。”

吳鎮宇的言論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和支援。他的觀點是對香港電影市場現狀的有力抨擊,也是對那些販賣假票、欺騙市場的不良商家的警醒。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需要經過嚴格的評選和公正的評價,才能夠呈現出真正的文化内涵和價值。吳鎮宇在這個問題上的亮明立場,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引導。

劉青雲則坦誠承認自己并非最适合獲獎的人選,承認自己的作品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突破。他說:“我一直認為,電影是一種全球性的藝術形式,它可以跨越國家和文化的界限,傳遞着人類共同的情感和價值觀念。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更好地呈現出這種文化的内涵和價值,為觀衆帶來更多的啟迪和思考。”

劉青雲的話語是對自己作品的深度反思和自我批評,也是對電影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作為一個優秀的電影人,不僅需要有出色的表演和創作能力,還需要有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究。隻有這樣,電影才能夠真正成為一種文化形式,讓觀衆從中感受到人類共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吳鎮宇和劉青雲的言論,彰顯了電影與文化、政治之間的深入聯系。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商品或娛樂産品,更是一種文化形态和藝術表現,代表着人類精神和文化的變遷。電影人應該保持對社會和文化的敏感性和反思性,通過自己的作品和言行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

但是,吳鎮宇的嘲諷和劉青雲的坦誠,也揭示出金像獎和香港電影圈的“僞裝”。在商業和市場的壓力下,金像獎等獎項評選往往難以做到公正、客觀和獨立。電影圈的小圈子文化、惡意評分、黃牛買票等問題,也嚴重扭曲了市場規則,損害了真正優秀作品的利益。

吳鎮宇和劉青雲的言論,是在揭示香港電影圈的病根,并試圖通過自己的聲音推動改變。他們的話語并非攻擊或诋毀别人,而是對電影圈現有模式的客觀抨擊和思考。隻有這樣,香港電影才能夠真正走向一種健康、公正和開放的發展道路。

電影不僅僅是一種産業和商業,更是一種藝術和文化,代表着一個時代和國家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電影人應該深刻認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和環境,并通過自己的作品和思考,為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而金像獎等獎項評選也應該秉持公正、客觀和獨立的原則,為優秀的電影作品提供更廣闊、更公正的平台和機會。

吳鎮宇的嘲諷,劉青雲的坦誠, 撕下了香港金像獎的“僞裝”

吳鎮宇的嘲諷和劉青雲的坦誠,撕下了香港金像獎的“僞裝”,也為香港電影的前進道路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希望香港電影能夠盡快走出低谷,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文化内涵和價值的藝術品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