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cikit-learn機器學習筆記——k近鄰算法k近鄰算法

scikit-learn機器學習筆記——k近鄰算法

  • k近鄰算法
    • sklearn k-近鄰算法API
    • k近鄰算法執行個體-預測入住位置
      • 執行個體流程:
      • 資料的處理
    • 模型的選擇與調優
      • 交叉驗證
      • 超參數搜尋-網格搜尋
        • 超參數搜尋-網格搜尋API

k近鄰算法

  定義:如果一個樣本在特征空間中的k個最相似(即特征空間中最鄰近) 的樣本中的大多數屬于某一個類别,則該樣本也屬于這個類别。

  來源:KNN算法最早是由Cover和Hart提出的一種分類算法。

  計算距離公式:兩個樣本的距離可以通過如下公式計算,又叫歐式距離。

  比如說,a(a1,a2,a3),b(b1,b2,b3)。

( a 1 − b 1 ) 2 + ( a 2 − b 2 ) 2 + ( a 3 − b 3 ) 2 \sqrt{(a 1-b 1)^{2}+(a 2-b 2)^{2}+(a 3-b 3)^{2}} (a1−b1)2+(a2−b2)2+(a3−b3)2

sklearn k-近鄰算法API

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algorithm='auto')

• n_neighbors:int,可選(預設= 5),k_neighbors查詢預設使用 的鄰居數。

• algorithm:{‘auto’,‘ball_tree’,‘kd_tree’,‘brute’},可選用于計 算最近鄰居的算法:‘ball_tree’将會使用 BallTree,‘kd_tree’将使 用 KDTree。‘auto’将嘗試根據傳遞給fit方法的值來決定最合适的 算法。 (不同實作方式影響效率)。

k近鄰算法執行個體-預測入住位置

預測入住位置

scikit-learn機器學習筆記——k近鄰算法k近鄰算法
scikit-learn機器學習筆記——k近鄰算法k近鄰算法

執行個體流程:

1、資料集的處理

2、分割資料集

3、對資料集進行标準化

4、estimator流程進行分類預測

資料的處理

首先對資料進行以下處理:

1、縮小資料集範圍

2、處理日期資料

pd.to_datetime pd.DatetimeIndex 
           

3、增加分割的日期資料

4、删除沒用的日期資料 pd.drop

5、将簽到位置少于n個使用者的删除

place_count=data.groupby('place_id').aggregate(np.count_nonzero) 
tf = place_count[place_count.row_id > 3].reset_index()
data = data[data['place_id'].isin(tf.place_id)]
           

項目代碼示例: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knncls():
    """
    K-近鄰預測使用者簽到位置
    :return:None
    """
    # 讀取資料
    data = pd.read_csv("./train.csv")

    # print(data.head(10))

    # 處理資料
    # 1、縮小資料,查詢資料曬訊
    data = data.query("x > 1.0 &  x < 1.25 & y > 2.5 & y < 2.75")

    # 處理時間的資料
    time_value = pd.to_datetime(data['time'], unit='s')

    print(time_value)

    # 把日期格式轉換成 字典格式
    time_value = pd.DatetimeIndex(time_value)

    # 構造一些特征
    data['day'] = time_value.day
    data['hour'] = time_value.hour
    data['weekday'] = time_value.weekday

    # 把時間戳特征删除
    data = data.drop(['time'], axis=1)

    # 把簽到數量少于n個目标位置删除
    place_count = data.groupby('place_id').count()

    tf = place_count[place_count.row_id > 3].reset_index()

    data = data[data['place_id'].isin(tf.place_id)]

    # 取出資料當中的特征值和目标值
    y = data['place_id']

    x = data.drop(['place_id'], axis=1)

    # 進行資料的分割訓練集合測試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5)

    # 特征工程(标準化)
    std = StandardScaler()

    # 對測試集和訓練集的特征值進行标準化
    x_train = std.fit_transform(x_train)

    x_test = std.transform(x_test)

    # 進行算法流程 # 超參數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

    # fit, predict,score
    knn.fit(x_train, y_train)

    # 得出預測結果
    y_predict = knn.predict(x_test)

    print("預測的目标簽到位置為:", y_predict)

    # 得出準确率
    print("預測的準确率:", knn.score(x_test, y_test))

    return None


if __name__ == '__main__':
    knncls()
           
預測的目标簽到位置為: [1582523772 6399991653 1097200869 ... 2754348284 2327054745 8048985799]
預測的準确率: 0.41702127659574467
           

模型的選擇與調優

交叉驗證

  将拿到的資料,分為訓練和驗證集。以下圖為例:将資料分成5份,其中一份作為驗證集。然後經過5次(組)的測試,每次都更換不同的驗證集。即得到5組模型的結果,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又稱5折交叉驗證。

scikit-learn機器學習筆記——k近鄰算法k近鄰算法

超參數搜尋-網格搜尋

  通常情況下,有很多參數是需要手動指定的(如k-近鄰算法中的K值), 這種叫超參數。但是手動過程繁雜,是以需要對模型預設幾種超參數組合。每組超參數都采用交叉驗證來進行評估。最後選出最優參數組合建立模型。

k 模型
k=3 模型1
k=5 模型2
k=10 模型3

超參數搜尋-網格搜尋API

sklearn.model_selection.GridSearchCV

• sklearn.model_selection.GridSearchCV(estimator, param_grid=None,cv= None)

• 對估計器的指定參數值進行詳盡搜尋 • estimator:估計器對象

• param_grid:估計器參數(dict){“n_neighbors”:[1,3,5]}

• cv:指定幾折交叉驗證

• fit:輸入訓練資料

• score:準确率

結果分析:

• best_score_:在交叉驗證中測試的最好結果

• best_estimator_:最好的參數模型

• cv_results_:每次交叉驗證後的測試集準确率結果和訓練集準确率結果

代碼示例:K近鄰網格搜尋執行個體

params = {"n_neighbors": [3, 5, 10]}

    gs = GridSearchCV(knn, param_grid=params, cv=5)
    gs.fit(X_train, y_train)

    print('交叉驗證的最高分數:', gs.best_score_)
    print('交叉驗證的最好估計器:', gs.best_estimator_)
    print('每次交叉驗證的結果', gs.cv_results_)
    print('交叉驗證的分數:', gs.score(X_test, y_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