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壽光:農資到地頭,農戶待豐收

作者:大衆網
壽光:農資到地頭,農戶待豐收

□士茹關大玉良報道了北郭村壽光聖道街,村民們正在把新鮮采摘的甜瓜運出棚子。

□記者 戴玉良石材如寬

3月10日上午,在壽光市營地西北河村,糧食種植者丁金生開着化肥機在麥田裡疾馳。沒過多久,一整袋扔進化肥機的化肥就均勻地倒入了地下。"當地球變肥時,小麥就會長得很強壯。我種了150畝土地,打了一個民政服務電話,農用超市把我需要的化肥配置設定到地上。現在,您不必走出村莊來使用所需的農場資金。丁金生說。

英利鎮周家莊子村村民王汐志需要将農業資金分撥到村口後,村幹部第一時間對送貨車進行消毒,并安排專人将化肥從車上運到王汝志的車上。"村幹部思維很好,不會懷念農耕時期。"王汐之說。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準備的重要時期。在壽光田裡,農民們正在犁地、播種肥料和清除雜草。為了不錯過農耕時間,保護農民對農業資本的需求,英利鎮通過建立民政服務電話、田頭配送、合作統計需求、錯誤時間接收等方式,通過"農資超市、合作社和農民"的流通環節。

疫情發生以來,壽光将政策、資訊、技術等運用到田間,及時解決農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月7日下午,在台頭鎮馬莊村的農田裡,李多功帶領勞工在濕軟的土地上鋪設黑色滴灌帶,系上鋼筋做拱形支架,鋪上亮片。"我有140多英畝的土地,其中一些是西蘭花,其餘的是香菜。"李說。

據了解,如果不是疫情的延遲和雨雪天氣的影響,李道功這部分土地早已種下。李道貢是華龍鎮李屯村人,春節前在馬莊以每畝700元的價格租用這塊土地,并進行耕作。包括人工、化肥、螺紋鋼、種子、薄膜等成本,1畝土地投資約2500元。

"我一年四季都種植蔬菜,我有客戶全年一起工作,種植優質蔬菜并充滿信心地出售它們。"李說。

目前,在農業生産的關鍵時刻,聖城街道上北郭村菜農張叔庭的絲瓜棚裡充滿了春天。自2月28日以來,張叔庭的蠶絲瓜一直在市場上銷售。近日,張叔丁夫妻在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的同時,抓住農民,采摘、裝筐。張叔庭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蠶絲甜瓜價格不錯,剛開始賣5.2元每斤,這幾天壽光農産品物流園收購價格可以達到每斤6.2元。

"我們村建了菜農資訊組,隻要菜農戶有農業資本需求,在組别中,可以從市政府指定的26家供應商采購,直接向村長發放。"北國村黨支部書記張樹岑說。

據介紹,聖城街頭共有62個菜市場、合作社,因為北方棚屋正處于置換期,目前經營33個蔬菜市場,合作社集中在南方,市場蔬菜以茄子、黃瓜、蠶瓜為主,日銷售約90噸。

被譽為"中國第一胡蘿蔔鄉"的華龍鎮,如今正為一個繁忙的春景。田頭、溫室棚、村民在土壤中、種植、澆水、施肥、育苗。

在華龍鎮村,胡蘿蔔種植者鄭金堂正在給大棚子吹風,三個蒙面經理正在吸胡蘿蔔苗。"胡蘿蔔是半耐寒蔬菜。每天到棚子裡,首先要根據天氣情況給棚子開一條縫,讓風吹風,降低棚子裡的溫度和濕度,控制胡蘿蔔和櫻花的生長。像這樣生長的胡蘿蔔又大又甜。"鄭金堂說。

村幹部鄭寶芝說:"我們村裡的胡蘿蔔大多種在金庫裡,一般在月的中下半月播種,明年5月收獲。按照往年的價格,1畝地胡蘿蔔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一個大棚子占地4英畝,有的有四五個棚子。5月胡蘿蔔後,再種上黃瓜、辣椒等,年收入非常可觀。"

"雖然農業不是等人,但疫情防控不能慢下來。華龍鎮北賽東村黨支部書記王福友說:"我們村實行了掃碼測溫系統,村民可以拿着手機掃碼登記到棚内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