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其實我是完全沒想到,電影版的《愛很美味》,在上映之後,會冷成這樣。

在上映快一周之後,本片的票房僅過了1000萬,而按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最終的累計票房,甚至很難達到1500萬,預測總票房僅有1400多萬出頭。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這樣的票房表現,确實太讓人意外了。

明明是一個熱門高分劇的電影版,最終卻冷成一個小衆劇情片的票房。

而從之前片方對本片的信心,以及影片幾輪電影的口碑回報來看,一直以為,這會是近期國産片的一個小熱點。

結果,卻撲了。

當然,我指的撲,并不是口碑的撲。其實影片到現在為止,在評分上,其實還可以。

豆瓣現在仍然保持着7.8分的分數。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而在貓眼和淘票票上的點映評分,也都有9.2分或9.3分。

當然,我們從這個評分當中,也能看出些問題。你們會發現,豆瓣雖然評分7.8分,但打分人數卻僅有2萬多人。

而貓眼和淘票票甚至隻有點映評分,也就是說。幾個平台收到的打分人數,都嚴重不足。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這部影片的院線熱度,确實沒有那麼高。

而對比當初劇版20多萬觀衆豆瓣評分的基數。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這部電影版的熱度,确實降了太少(在上映第一周,大概隻調動了當初劇版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數量的觀衆去影院)。

剛好,在前兩天,我也湊熱鬧觀看了電影版。相比之前點映之後,非常興奮的劇版粉絲,我的觀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我完全沒看過原版的劇集,屬于純純的路人,湊熱鬧去看的這部電影。

還是要強調一下,接下來的内容,一定會有劇版粉絲覺得不好接受,因為,對于這部電影來說,看沒看過之前的劇集,影響确實非常大。而我,剛好可以用一個沒看過劇集,路人的角度進入這部電影,換個角度,幫忙發現這部電影的問題。

要知道,既然變成電影上映,必然會面對另一部分并沒看夠原版劇集,純路人的觀衆。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換個視角看問題,或許,更容易發現本片票房撲街的原因。

記得剛看完電影版《愛很美味》的時候,我是有點懵的。坦白說,這部電影對于非劇集觀衆,其實挺不友好的。

這與其說是一個獨立的電影版,不如說是一個特别集,也就是SP的概念。

做熱門劇集的電影版,其實一般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純電影版,套用原版的人物、背景設定、以及人物關系。卻盡量跳出劇集的劇情,做一個獨立于劇集的故事,是一部從劇情上完全獨立于劇集的電影版。

比較通俗的例子,其實偏向于“海賊王”或是“名偵探柯南”的劇場版,每一部劇場版都是完全獨立的故事,與劇集主線并不需要太大關聯。

而劇集的電影版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劇集和劇場版的關聯,故事線緊密相連,放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故事線,就好像之前大熱的“鬼滅之刃”劇場版,劇情是緊跟TV版的,你錯過哪部分,劇情都連不起來。

而這次電影版的《愛很美味》,在情節設定上,其實更偏向第二種方式。劇情并不獨立,而是跟劇集相連的。而且,據說本劇還要有第二季,而這次的劇場版,大概就是串聯第一季和第二季的一部橋梁電影吧。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其實這樣的設定也沒有問題,相當于影劇關聯,做得好彼此帶熱度。隻不過,這樣之後,電影版的門檻确實是在提高了,尤其對于像我這種非劇觀衆,就非常不友好了。

現在的感覺,就好像在劇集當中抽出那麼三兩集,剪成了一部電影,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特别明顯的高端、高潮與發展,也自然不會有什麼結尾。

就隻是劇集中間的某一部分,是過渡的一部電影,這個感覺就太奇怪了。是以,才會有觀衆覺得,演了120分鐘,卻似乎什麼都沒有演。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然後,你再去複盤這部電影,你會發現,确實是這樣的,三個主角彼此之間的關系,她們各自感情的關系,其實都沒有在這部電影中有特别大的變化,相當于轉了一圈,又全都轉回來了,多少有點原地走的感覺。

如果作為十集電視劇中的某兩集,這個節奏是沒問題的,但作為一部單獨的電影,這個節奏其實就太慢了,劇情也稍微平淡了一些。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于是,看完電影之後,會讓我非常好奇,這部并沒有展示出很大魅力的電影,當初的劇版,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

然後,我才發現。

嗯,這期間,确實出了些問題。

很顯然,陳正道導演的劇集版《愛很美味》是成功的,當初的劇集并沒有沿用以往國産偶像愛情劇那種糖水愛情片的模式,去做一個空中樓閣的精緻愛情故事。

而是以更生活、更細膩的方式,來展示三個女生更有大衆共通性的愛情生活。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當初的劇集版,其實是跳出了那種偶像片的精緻和套路,讓三個角色的愛情經曆更接地氣,也更能喚起觀衆的共鳴。同時,也展示了當代女性對于婚姻、愛情、事業、友情各方面的感觸和困擾,使得很多女性觀衆非常喜歡這部劇的描寫。

總之,随着越了解劇集,也就更加了解,為什麼當初那麼多人會喜歡這個劇了,在當下華語劇集市場裡,這确實是個很獨特,或者說是很難得的劇集。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隻是呢,越了解這個劇,就更難了解這部電影版了。

畢竟,劇版是有嘗試突破套路,去做成一部與衆不同的精品劇的,而且,也确實實作了這個目标,赢得了很多觀衆的喜愛。

而回到電影版,卻沒有劇集那麼大的驚喜,甚至有點浮皮潦草,像是直接把電視劇搬到了大銀幕上放映。甚至,有些部分的内容,還不如劇集版。

比如,我了解到,原來劇版裡王菊的角色,是個行動能力非常強的女性啊。劇集中有很多關于她憑自己的能力,大殺四方的設定。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而在電影裡,是感覺不到這個角色有這麼優秀的。

就像很多劇迷同樣在吐槽的那樣,她們覺得,這個角色在電影中是有降智的。當然,因為我沒看過劇集,我并不知道她是降智了,我還以為這個角色一直這樣,是以就很難了解她的魅力。

所謂的降智呢,就是這個角色作為一個多年經驗的劇集制作人,連自己打算要改編的作品的基本特點都搞不清楚(直接有網友吐槽她沒讀過那個作品),甚至,還不如你的健身教練男友對那個作品了解得更透徹,尤其是,通過他男友的解讀,作品中的那個亮點還挺明顯的,并不是那麼難發現。

那麼,這個角色的職業才能在哪呢?

我們看不出來。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而請她男友冒充自己幫忙玩遊戲,以及變聲器之類的設定,更是有些尴尬和愚蠢了,也非常缺少合理性。

不過,王菊這部分,在感情方面,倒是整部電影版裡,三組感情關系寫得相對最豐滿的一段。

兩人在便利店那場戲,反倒讓我有些記憶點。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李純那段感情故事,就非常沒頭沒尾了。

據說她和男友姜山木的愛情故事,在劇集裡還挺吸引人的。可惜電影版一開始就給這段掐了,直接讓她開始了一段app交友的旅程。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但這段因為篇幅有限,講得也很少,兩人基本上沒有太多互動和展開,其實更多是女生自己的一些對愛情挫折的消化。中間又加入了一條家人的線索,似乎想走親情線,其實也非常套路,包括“外公想吃紅燒肉,她說改天再做……”這種萬年俗套flag。

反正電影看下來,對于非劇觀衆的我來說,完全看不懂這個角色的特質,隻有其他朋友吐槽她是戀愛腦,但從電影本身,也沒有那麼明顯。

而她的感情故事,也基本上沒什麼記憶點。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難以了解的還有張含韻那個角色,我是之後看了劇集的科普,才知道,原來這個角色是一個小公主的設定,一直是美美的,甜甜的。當然,感情和事業也有她的挫折和成長。

從電影版來看,也是同時聚焦了她事業與感情的困擾。但她那個男朋友,是純純有毛病啊!從電影裡呈現的狀态,就是控制欲+并不真正想了解她的需求。

似乎,在劇集裡,也并非完全是這樣。

我看也有評論認為,這是希望給張含韻角色的覺醒提供一些理由,這麼說,倒還挺合理的。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了解了劇版的情況,大概也就了解了劇迷們對這部劇喜愛的原因。同時,将大家的喜愛,去投射到電影中,也是可以了解的。

隻不過,對于我這種沒看過劇集,對角色也沒什麼感情的觀衆,這部電影的接受程度确實沒那麼高,會覺得有些敷衍。而且,去掉了劇集的光環之後,也會更多注意到電影版本身的各種問題。

也基本就明白,這樣的電影,确實是很難出圈了。

尤其是,一般的電影版,其實都是要針對劇集版做一個全面的更新,可以稱之為對劇集觀衆的盛大回饋。比如會請一些大牌男星客串,出演幾個主角的臨時男友或者前男友,以此作為賣點。

但這次的電影版,似乎也沒有打算這麼做,似乎隻看到了尹浩宇。

備受期待的《愛很美味》,怎麼撲成這樣?

而這,顯然還是遠遠不夠的,确實很難吸引到更多非劇集觀衆。

再加上劇情和各種感情戲上的降級處理,使得口碑也沒有完全引爆,這次的電影版,最終沒有爆起來,也就很正常了。

當然,我并不懷疑,接下來的《愛很美味》第二季,或者仍然很好看,會讓劇迷很開心。

但是,這次電影版的《愛很美味》卻真的隻能說是很一般了。

最後冷成這樣,也就正常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