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本文包括科技司、運作監測協調局、中小企業局、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安全生産司)

01

科技司:聚焦技術創新 推動工業和資訊化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

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司司長 陳因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圖為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動力電池中試線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科技司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聚焦技術創新,突出提質增效,夯實基礎支撐,強化協同配合,推進産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努力推動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7年重點工作和成效

(一)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産業創新能力。加強專題調研,研究提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領域總體布局和近期工作建議,制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更新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條件。組建資訊光電子、印刷及柔性顯示、機器人等3個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指導地方認定培育近50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領域明确、差異發展,區域競合、上下銜接的建設格局初步形成。推動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加快全産業鍊創新資源整合和創新能力建設,年産2.5億瓦時的動力電池中試線投入試運作。認定24個工業和資訊化部重點實驗室,聯合财政部認定7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二)加快高新技術創新,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制定《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動建構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體系。會同20個部門組成國家制造強國建設上司小組車聯網産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研究制定《國家車聯網産業發展标準體系建設指南》,推進車聯網示範區建設工作。舉辦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加快無錫國家傳感器網創新示範區建設。統籌組織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統籌推動5G發展,促進5G的關鍵技術與标準研究、頻譜規劃、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推動部屬高校科研創新能力提升。

(三)落實标準改革措施,服務産業發展需要。緊密圍繞兩化融合、軍民融合、工業基礎、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等重點任務,紮實推進标準體系建設、标準制修訂、标準國際化、團體标準培育發展等工作。全年準許釋出2011項行業标準,廢止2749項推薦性行業标準,印發太陽能光伏、移動網際網路、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标準化技術體系,遴選出首批106項百項團體标準應用示範項目,推動兩化融合國際标準在ISO成功立項,釋出實施3項兩化融合國家标準,推動我國企事業機關牽頭制定184項國際标準項目,其中97項成為國際标準。

(四)強化知識産權運用,夯實産業技術基礎。強化産業知識産權協同運用,累計遴選知識産權試點企業1425家,省級知識産權運用示範企業358家,樹立工業企業知識産權運用标杆60家。近三年,試點企業建立知識産權管理制度的比例超過90%,專利數量平均增長率超過18%。确立17家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制定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運作工作指南。下達97項行業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計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開展工業企業計量标杆遴選工作。

(五)加快品質品牌建設,促進産業提質增效。會同國家質檢總局開展2017年工業品質品牌行動,推動重點裝備、消費品等10個領域品質提升。積極推廣先進品質管理方法,委托中國品質協會組織編寫全面品質管理教材,開展“全國企業員工全面品質管理知識競賽活動”,累計參與員工數量達200萬人次。遴選釋出33項标杆經驗,組織1600多家企業、2700多人次參與現場交流。深化工業企業品牌培育,新增近千家試點企業、44家示範企業,推動機械、輕工等10個行業制定品牌培育行業标準。促進産品實物品質提升,複核63家工業産品品質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推進産業叢集區域品牌建設,新增34家試點機關。加大品質品牌工作宣傳,開展“中國工業品牌之旅”,舉辦“2017中國工業品質品牌建設論壇”,聯合舉辦“中國品牌日”活動。

2018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2018年,科技司将按照部黨組決策部署,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加快産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育新動能,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一)着力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一是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産業核心競争力為目标,圍繞關鍵共性技術集聚創新資源,聚焦戰略性、引領性、重大基礎共性需求,建設3家左右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已認定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考核、評估工作。二是推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工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擴大示範企業輻射影響力度。三是強化制造業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建構完善制造業知識産權協同推進體系,組織實施産業知識産權協同運用推進行動和行業知識産權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開展工業企業知識産權标杆遴選,完善工業企業知識産權能力名額體系。四是促進制造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探索建構制造業技術轉移體系,以及成果評估評價的新機制。五是加強産業技術基礎能力建設,開展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形成行業與地方協同發展的産業技術基礎體系,加強産業計量工作,提升工業企業産業技術基礎能力。

(二)着力推進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以适應我國經濟進入高品質新時代要求為目标,固本強基、開拓創新,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一是堅持優化供給、融合發展、開放共享,統籌技術标準體系和重點領域專項标準體系建設,抓好重點和基礎公益類标準、強制性國家标準、團體标準以及國際标準。二是夯實标準化工作的制度基礎群組織基礎,着力建構和完善政府主導制定标準和市場自主制定标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标準體系,持續提升标準的技術水準、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程度,不斷增加和優化标準有效供給,倒逼和引領産業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邁進。三是組織開展工業産品品質提升行動,形成合力,補足品質發展短闆。推廣行業适用的品質管理方法,加快完善适合行業特點的品質管理體系。四是發揮品牌培育行業标準的引領作用,加強産業叢集區域品牌建設,推動企業品牌與區域品牌互相促進。五是營造環境激發社會品質創新活力,支援開展品質标杆經驗交流和群衆性品質活動,實施品質攻關工程,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工業産品品質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三)着力推進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統籌産學研,發展高技術,促進産業化,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推動科技創新能力轉變為産業實力。一是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組織實施《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建設,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健康發展。二是聚焦物聯網、車聯網和5G等高技術發展,利用車聯網産業發展專項委員會機制,推動車聯網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物聯網融合創新,抓好物聯網領域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加快NB-IoT等窄帶物聯網技術應用和産業集聚。三是發揮部5G上司小組辦公室作用,釋出5G指導性檔案,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創新技術成為5G國際标準。四是用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資源,統籌部内重大專項管理,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相關工作,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五是做好部重點實驗室等認定工作,支援部屬高校參與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提升部屬高校和部屬機關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繼續開展擴大自主權試點。推動部屬高校科研誠信建設,促進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和科學儀器開放共享。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落實黨的十九大的戰略部署,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2018年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要求,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推動工業和資訊化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台階。

02

運作監測協調局:堅持穩中求進 推動運作監測協調工作再續新篇章

工業和資訊化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 鄭立新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運作監測協調局按照部黨組的統一部署,圍繞部2017年工作要點,服務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目标,突出以促進工業通信業平穩增長和提質增效為重點,持續提升經濟運作監測分析水準,深入推進減輕企業負擔,優化工業要素保障和應急協調。

(一)強化重大問題研究和形勢分析,全力推進工業經濟平穩運作。圍繞與經濟運作相關的國内外熱點難點問題,先後開展了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對工業通信業的影響、民間制造業裝置投資、制造業态勢與放管服改革等影響經濟運作的重大問題專題研究,為上司決策提供參考。狠抓形勢分析,全面把握與工業密切相關的宏觀經濟名額變化情況,每季度組織兩次地區形勢座談會,深入企業了解一線生産經營情況,形成分析報告,提出政策措施建議,積極推動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作持續好于預期,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前十個月實作利潤同比增長23.3%。

(二)積極開拓創新,推動工業通信業運作監測體系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工業轉型更新與新舊動能轉換監測體系研究工作。提出了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基本内涵,建立評價名額體系,形成一個新動能産業分類目錄,對全國和分地區的工業新舊動能轉換水準綜合指數進行了試點試算。進一步完善國家工業運作重點聯系城市監測體系。公布了第二批15個重點聯系城市名單,加強55個國家工業運作重點聯系城市的運作監測預測資訊交換、報送等工作。研究和釋出了中國資訊産業綜合發展指數。指數報告被人民網、光明網等60多家媒體轉發;中國電子報官方微信的點選量超過4700人次;第一财經自制視訊宣傳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積極完善網際網路企業運作監測體系。開展網際網路行業統計試點,擴大重點監測的網際網路企業數至200家,自2017年7月起開始釋出網際網路及相關服務業統計資料。開展2015年電信業務不變單價測算并印發《2015年電信業務不變單價表》。進一步健全工業企業問卷調查系統,擴大企業調查數至7000餘戶。全面改版、更新資訊産業運作監測平台系統,實作功能全覆寫。繼續發揮工業經濟分析專家咨詢委員會參謀支撐作用。

(三)落實降成本政策措施,紮實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深入開展涉企保證金清理規範工作,督促各地區取消涉企保證金項目200餘項,制定公布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清單。按照職責分工積極開展涉企經營性收費清理規範工作,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項目。組織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督查,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将降成本、減負擔政策落到實處,加強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和問責。開展了第六屆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系列活動,對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項降成本政策措施進行全面的宣傳解讀。推動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建立并試運作全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查詢系統。繼續做好對全國6000家企業的負擔調查和第三方評估研究。

(四)推進應急産業發展,提升工業運作要素保障協調能力。釋出了應急産業培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指導應急産業規劃布局。公布了第二批5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名單,組織開展示範基地交流座談會。組織2017年度應急産業發展推進交流會,宣傳、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應急産業交流合作,展示應急技術成果。建立應急産業重點聯系企業制度,公布了首批重點聯系企業名單。組織應對四川九寨溝地震及重大事件應急保障工作。紮實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2016—2020年)》計劃。釋出第三批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範企業(園區)及首批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參考産品(技術)目錄,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開展燃煤自備電廠規範建設及運作轉型督查。繼續推進供應鍊創新與應用、重要産品追溯體系建設、物流業降本增效等工作。

(五)服務經濟開放發展大局,做好國際經貿和多(雙)邊談判綜合協調工作。組織參加了RCEP、中日韓、中以自貿協定等談判工作,形成出要價方案。完成了工業通信業領域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梳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4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和經驗。抓好國家已出台外貿政策措施中涉及我部職責任務分工的督促落實。為企業提供機電産品進口備案和國際招投标管理服務,開展對所屬機電産品國際招投标活動和招标機構的監督檢查工作。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運作監測協調局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進一步加強運作監測協調,着力減輕企業負擔,提升應急和要素保障協調能力,努力實作工業經濟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是強化經濟運作分析和重大問題研究。跟蹤宏觀調控政策、重點任務進展及統計資料情況,準确把握趨勢變化,聚焦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沖突和問題,跟蹤新出現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分析可能産生的影響,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建議。繼續完善工業運作經濟品質研究和評價工作,更加注重工業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别是工業領域全要素生産率的變化。繼續做好工業生産、效益和投資的通報工作,形成監督長效機制。開展新時代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思路與提高工業全要素生産率研究。

二是繼續完善運作監測預測手段和系統平台,提高監測分析水準。進一步開展建立工業新舊動能轉換評價體系工作。會同地方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共同做好國家統計局5萬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工業企業名錄庫的補充完善工作,跟蹤研究分析全國及重點地區新舊動能轉換程度、主要問題及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向,适時公布各省市工業新舊動能轉換評價結果,促進各地區自我對标、自我調整,更加重視工業發展品質和效益。進一步發揮國家工業運作重點聯系城市在經濟運作工作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好工業經濟分析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定期聽取對工業經濟運作的看法和觀點。繼續做好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工作,逐漸擴大問卷企業的戶數,提高問卷品質。進一步完善資訊産業運作監測平台系統功能,研究修訂《資訊産業統計報表制度》,推進建立全國網際網路統計監測體系及資訊消費統計監測制度,繼續開展電子制造業、軟體業兩個綜合發展指數的研究釋出工作。

三是深入推進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繼續做好涉企保證金的清理規範工作,督促各地區制定并公布涉企保證金清單,建立保證金收支台賬。進一步拓展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查詢内容和功能,完善企業調查和舉報平台,形成轉變政府職能服務企業發展的綜合平台。繼續做好減負宣傳周、企業負擔調查、第三方評估和專項督查工作,進一步摸清企業的負擔情況和政策訴求,強化監督問責。

四是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和優化工業運作要素配置。推進工業應急産業穩步發展。繼續在重點行業開展體系化應急動員能力建設,不斷提升保障應對突發事件保障能力。加快我國應急産業标準體系建設,發揮标準對應急産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進一步規範國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管理,研究國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産品及生産能力動員和響應機制。持續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工作。深入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做好示範企業園區推廣、推薦産品技術遴選、系統平台建設更新、電能服務産業培育等工作。指導地方進一步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促進電力供需兩側雙向互動、平衡發展。繼續做好工業國防動員和工業物流相關工作。

五是繼續開展國際經貿及進出口協調等工作。組織參加中歐、中日韓、RCEP等談判,提前做好出要價對策研究。跟蹤國内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實施情況,部署落實相關試點方案。配合開展外貿穩增長相關政策的制定和督促落實。繼續履行機電辦工作職責,為企業提供機電産品進口備案和國際招投标管理服務。

03

中小企業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力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馬向晖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圖為2017年“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現場

2017年重點工作和主要成效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上司下,我部認真履行職責,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着力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配合全國人大做好《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工作,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為新時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作用,印發上司小組2017年度工作要點,涉及18個部門69項工作任務,及時召開上司小組辦公室會議抓好督促落實。積極推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營運工作,截至目前,已設立195億元規模的4支實體直投基金,完成出資項目125個,投資金額36.06億元,投資項目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分布全國各區域。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推動開展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工作。與民建中央、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2017年中國(江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同時,進一步抓好中小企業運作監測和分析研判工作,并加強了資訊報送工作。

(二)“雙創”工作進一步推進。開展“網際網路+”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培育行動,實施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召開了2017中小企業資訊化服務資訊釋出會。遴選公告第三批103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舉辦2017創客中國大賽,共有5275個項目參賽,比2016年增長65%。發揮“創客中國”公共服務平台作用,集聚創業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交流展示、産融對接、項目孵化等服務。引導各地積極參與全國“雙創”活動周活動,期間,各地共出台政策措施80多項、開展服務活動800多場、舉辦展覽展示等600多次。與知識産權局聯合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産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共有17個省市的22個城市申報,涉及中小企業集聚園區41個。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動智慧叢集建設試點,提升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的内生動力。落實國務院“雙創”工作部署,推薦13家機關成為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

(三)融資支援進一步加大。全面貫徹國務院促進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與郵儲銀行、建設銀行簽訂《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定》,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制定了《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在全國開展為期3年的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研究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增值稅政策,配合财政部完善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設立方案,組織北京等6個試點省(市)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代償補償試點工作。部署在全國開展小微企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編輯出版《小微企業金融知識普及讀本》。

(四)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與财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絡有效營運的指導意見》,完善平台網絡的定位職責、提高服務能力、強化營運保障。印發《中小企業公共服務規範評價名額(試行)》,進一步提升和規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組織編印全國中小企業服務大資料平台服務情況月報,及時了解掌握服務開展情況。認定公布188家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完善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庫,已有七批624名專家入庫。繼續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中小企業銀河教育訓練工程,完成對50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和1000名中小企業領軍人才的教育訓練。與教育部聯合舉辦2017年全國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投遞履歷43萬份。

(五)中小企業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參加了第24次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第7屆歐洲中小企業大會、第8次中歐中小企業政策對話等會議,推動設立“東盟-中日韓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服務聯盟”,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中阿中小企業合作與創新備忘錄》,不斷深化多邊、雙邊中小企業合作機制。成功舉辦第14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共有32個國家和地區的649家境外企業和2300多家境内企業參展。與外交部、廣東省、中國銀行聯合舉辦亞歐會議中小企業融資研讨會,會議發表《關于支援亞歐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廣州倡議》。推進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批複設立嘉興、昆山、濟南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推動搭建中小企業交流合作平台,分别與廣東省、山東省共同主辦了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指導中國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活動,累計參會人數約8600人,吸引國内外企業近3500家。與中國貿促會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支援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成功設立APEC中小企業資訊化促進中心。

2018年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

2018年,我們将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為重要抓手,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繼續實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抓好政策落實。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宣貫實施。發揮好上司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作用,印發上司小組2018年工作要點。配合财政部,優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重點和方式。繼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實體基金營運。加強中小企業運作監測和分析研判,為制定和完善中小企業支援政策提供支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等工作。

(二)推進創業創新。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繼續做好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遴選公告工作。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做好細分領域“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完善“創客中國”公共服務平台,舉辦“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繼續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産權戰略推進工程和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實施産業叢集能力提升工程,推動産業叢集轉型更新、創新發展。

(三)加大融資促進。會同有關部門,推進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及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進擔保體系建設,落實有關财稅政策,加大對擔保機構的支援力度。全面推進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工作。大力推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積極利用大資料為中小企業增信。開展小微企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廣泛引入各類金融機構和融資服務機構,積極對接資源。

(四)提高服務能力。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絡平穩有效營運,加強服務監測。開展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培育認定,加強動态管理。推進政策資訊釋出平台建設,彙聚政策等各類服務資訊,為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服務。完善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專家資訊庫,鼓勵支援管理創新。組織實施國家中小企業銀河教育訓練工程和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教育訓練。

(五)推動交流合作。發揮中小企業雙多邊對外合作機制作用。開展支援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項行動。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在條件成熟的國家和地區探索設立“中國中小企業中心”。發揮中國銀行“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平台”作用,聯合開發銀行共同推進中德中小企業專項貸款二期設立,支援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辦好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和APEC中小企業技展會,為中小企業搭建展覽、展示、合作、交流平台。

04

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 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圖為中海油惠州石化公司全面實施節電技術改造,與2012年相比電耗下降12.5%,年節電6150萬千瓦時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節能與綜合利用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要求,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紮實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預計全年規模以上機關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超過4%、機關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約6%,超額完成年度目标。

(一)加大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支援力度。各行業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積極利用财稅金融信貸等政策支援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各地區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結合本地産業發展實際,紮實落實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和綠色制造體系實施方案,細化配套政策,研究創新舉措,探索新模式新機制,已有30個地區出台了相關支援政策。完善與國家開發銀行的綠色信貸合作機制,2017年利用綠色信貸支援154個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項目。利用财政綠色制造專項支援142個重大項目,聚焦化工、機械、電子、家電、食品、紡織、大型成套裝置等行業,推動将綠色制造理念貫徹産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着力推進綠色制造關鍵工藝技術裝備産業化應用,加強全産業鍊綠色管理水準提升,相關企業綠色制造水準大幅提升,節能、節水、減排等資源環境效益明顯。會同有關部門修訂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專用裝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支援節能環保裝置推廣應用。加強有毒有害污染源頭削減,支援汞、鉛、高毒農藥等行業21個高風險污染物削減改造項目,可減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劑使用量12萬噸/年,減少汞使用量17噸/年,減少廢水、廢氣中鋁及鉛化合物排放量2噸/年。

(二)工業能效水效持續提升。六大高耗能行業節能形勢持續向好,石化、電力、建材等行業機關工業增加值能耗繼續下降,鋼鐵等行業機關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速保持回落。2013年至2017年五年間,規模以上機關工業增加值能耗預計下降27%,機關工業增加值水耗預計下降27%。狠抓工業節能降耗,大力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産品,确定鋼鐵、電解鋁等六個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釋出《國家工業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17)》和《“能效之星”産品目錄(2017)》,推廣39項工業節能技術、119種工業節能裝備及80種消費類家用電器“能效之星”産品。實施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在大慶、遼河等油田開展高效變壓器節能改造試點。在山東、河北、廣東等地組織開展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推動節能服務公司與重點用能企業加強對接。組織開展年度國家重大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和專項督查,重點圍繞鋼鐵、電解鋁、水泥、平闆玻璃等高耗能行業,對全國5689家高耗能工業企業開展專項監察,委托吉林、江蘇等5個省(區)對全國1200多名節能監察人員開展業務教育訓練。加大工業節水力度,重點圍繞鋼鐵、紡織、造紙等高耗水行業,會同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質檢總局組織開展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确定鋼鐵、紡織和造紙等行業11家企業為首批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推動用水企業水效對标達标。

(三)資源綜合利用加快發展。2017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預計達到14億噸,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量預計達到2.65億噸。釋出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适用技術裝備目錄,總結推廣第一批12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經驗,積極推動貴州省水泥窯協同處置試點建設。推進再生資源産業發展,加強已公告再生資源規範企業的事中事後管理,釋出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第五批企業名單,開展電器電子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試點。順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動力蓄電池保有量逐年增加的新形勢,加快研究建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加快相關标準和動力電池溯源管理系統建設,推動重點地區和企業先行先試,啟動回收利用試點。推動甲醇汽車試點,完成晉中等9市甲醇汽車試點驗收工作。大力發展再制造産業,積極開展再制造産品認定,釋出《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促進再制造技術研發及産業化應用,推進形成再制造生産與新品設計制造間的高效反哺互動機制。

(四)重點區域流域領域清潔生産水準穩步提升。加快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聯合有關部門制定《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優化工業布局,調整産業結構,引導産業轉移,加快工業節水減污改造。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有關要求,組織開展專項督導調研,指導和督促“2+26”城市政府落實2017-2018年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堅決取締地條鋼,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産。印發《國家涉重金屬重點行業清潔生産先進适用技術推薦目錄》,指導鉻、聚氯乙烯等行業加快源頭削減重金屬污染。實施清潔生産能力提升教育訓練計劃,組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近萬家企業共2.3萬人參加清潔生産能力提升線上教育訓練。大力發展環保産業,印發《工業和資訊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不斷提升産業核心競争力,釋出第二批符合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範條件企業名單。

(五)标準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标準化行動計劃全面啟動,首批286項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重點标準集中研究制定,加快建立健全工業節能與綠色标準體系。完善綠色産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及綠色供應鍊評價要求等綠色标準規範,釋出相關标準19項,有效支撐了綠色制造示範工作。首批綠色制造示範名單釋出,包括201家綠色工廠、193種綠色設計産品、24家綠色工業園區和15家綠色供應鍊管理示範企業,綠色制造先進典型的以點帶面示範作用持續發揮,帶動相關領域綠色制造水準加快提升。深入推進工業産品綠色設計試點示範工作,啟動99家企業綠色設計試點驗收,組織遴選第三批試點企業,加快打造一批綠色設計領軍企業。釋出第二批75家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名單。加快建構市場化的綠色制造評價機制,第三方評價機構首度利用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台實施自我聲明,進一步提升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支撐能力。

(六)積極宣傳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成為工業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各地區各行業紛紛結合實際出台工業綠色發展行動方案,綠色制造成為企業實作可持續發展的内在需要。釋出《中國工業綠色發展報告(2017)》,第一次全面梳理我國工業領域綠色發展程序。大力開展綠色制造專項宣傳,在“砥砺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上展示近5年來工業節能、節水、低碳、再制造等領域的綠色發展成就,中海油惠州煉油廠節電工程等綠色制造典型案例産生巨大影響。組織中央媒體專項報道綠色制造,央視《輝煌中國》紀錄片對鎮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等案例進行系統宣傳,《經濟日報》專欄介紹寶鋼綠色發展先進經驗。推動成立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建立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台,釋出綠色制造合作夥伴倡議,促進政産學研用金等加強互動交流,着力推進綠色制造理念傳播、綠色制造診斷服務、綠色制造金融對接、綠色制造+網際網路和綠色制造國際合作。

(七)國際合作交流加快拓展。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加強工業綠色發展交流對話,為世界提供中國綠色制造解決方案。将中歐、中法、中意等現有工作機制交流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至綠色制造各領域,綠色制造理念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拓展新雙邊合作機制,工業和資訊化部與南韓産業資源通商部在中韓兩國元首見證下簽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領域戰略合作備忘錄,與英國商業、能源和産業戰略部在綠色制造領域的交流合作事項納入第九次中英經濟财金對話政策成果。首次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舉辦“中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會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共同倡議在工業領域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引領全球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2018年主要思路

2018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系統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把推進工業綠色發展作為建設美麗中國和現代化經濟體系、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硬任務,全面推行綠色制造,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為確定完成國家“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目标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不斷深化綠色制造示範。充分發揮财政資金杠杆作用,滾動組織實施綠色制造專項。加強對前期225個項目的跟蹤管理,督促項目按時保質實施,部署啟動首批重大項目驗收。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構,滾動釋出綠色示範工廠、綠色示範園區、綠色産品和綠色供應鍊示範名單。深入開展區域工業綠色轉型、工業領域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及固體廢物、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電器電子和汽車産品生産者責任延伸試點等示範工作。

二是加快推廣綠色技術裝備。積極推動利用現有政策管道,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大力開展綠色化技術改造,推廣應用一批節能、低碳、節水、清潔生産、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等領域先進适用的工藝、技術及裝備,創新國家鼓勵發展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方式和管道。實施重點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計劃,促進企業降本增效。紮實做好電機、鍋爐、配電變壓器等裝置能效提升工作,不斷提升系統能效。落實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沿江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更新。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産業。發展壯大節能服務業,充分發揮工業節能與綠色評價中心的公益服務診斷能力,繼續組織實施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推進節能服務公司與工業企業規模化對接。大力發展環保裝備産業和環保服務産業,按照細分領域制定環保産業規範條件,釋出符合規範條件企業名單,樹立标杆企業,引領行業規範發展。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機制,深入開展試點。推動再生資源行業規範管理,加強已公告企業事中事後監管,促進規範經營。組織落實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推動實施在役再制造,開展再制造産品認定。依托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推動綠色制造全産業鍊合作,充分調動中外旗艦型龍頭企業的積極性,以響應綠色制造合作夥伴倡議的形式,提出落實“中國制造2025”要求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加強中外綠色制造理念、技術和具體實踐的交流與對接,快速發展綠色制造産業,促進國内外迅速接軌,推動綠色增長。

四是持續完善工業綠色發展政策标準體系。嚴格落實《工業節能管理辦法》和《電器電子産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制定工業節能監察管理辦法,開展2018年國家重大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加強節能監察體制機制建設。深入實施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标準化行動計劃,加快完善綠色制造标準。進一步加強與國開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完善綠色信貸機制,推進落實綠色信貸重點項目。積極探索應用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手段。加快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和配套評價标準,創新方式引導典型企業釋出綠色發展報告。

05

安全生産司:強基礎抓改革奮力開啟安全發展新征程

工業和資訊化部安全生産司(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辦公室)司長金鑫

詳解工信部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科技司、運作局、中小企業局、節能司、安全司)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在部黨組的堅強上司下,安全生産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部黨組工作部署,以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為重點,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守紅線,攻堅克難,努力保障安全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為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堅決貫徹部黨組工作要求,今年始終把迎十九大保安全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周密部署、嚴格落實,實作了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和召開期間,民爆行業及部屬機關安全生産工作平穩運作,監控化學品管理平穩有序,未發生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

(一)民爆行業以檢查督查為有力抓手,在確定生産安全的同時,着力提升行業管理能力。特别在十九大召開前夕,要求各省責成屬地行業主管部門與全部生産銷售企業簽訂“特殊時段安全生産責任書”,對京、津、冀三省市着重開展安全督查。今年對全國27個省的重點生産銷售企業開展督查,提出70多個安全監管不到位問題和近600項企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問題,要求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督促企業全部整改到位。部屬機關紮實開展安全生産檢查督查,會同人教司、機關服務局聯合組成6個督查組,集中對12家安全生産重點機關開展督查。指導推動部屬機關提高思想認識,加強改進安全管理。

(二)嚴格監控化學品監督管理。按照部工作部署,試點開展監控化學品“雙随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下發《關于加強監控化學品企業網際網路釋出資訊管理的通知》,預防和消除資訊安全隐患。指導地方完善預案,妥善做好敏感化學品調查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二、狠抓重點突破,落實中央部署安全生産改革發展舉措

根據部黨組關于工業和通信業領域安全生産改革發展工作部署,堅持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狠抓落實。

(一)明确任務分工抓統籌

制定出台我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對15項重點工作任務明确承辦司局、任務措施和時間進度。加強統籌協調,密切配合,保障各項工作紮實有序推進,根據中央改革辦和國務院安委會督查要求,于8月、10月、12月向國務院安委辦報送我部貫徹落實重點任務情況。

(二)突出重點任務求突破

緊緊圍繞中發32号文部署“健全投融資服務體系,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安全産業”重點任務,創新思路,積極推進。

1.加強頂層設計。拟與國家安監總局、财政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加快安全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與國家安監總局聯合編制《國家安全産業示範園區建立指南(試行)》,引導企業集聚發展;積極探索與地方政府推動安全産業發展的共建合作機制,與江蘇省、國家安監總局達成促進安全産業發展的共建合作協定。

2.探索打造市場化金融服務平台。指導組建區域性、行業性安全産業發展投資基金,為産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引導社會資本設立了國内首隻地方性安全産業基金和首隻行業性安全産業基金——汽車安全産業發展投資基金。

3.加強安全技術創新與産品應用。與國家安監總局、科技部聯合編制《推廣先進與淘汰落後安全技術裝備目錄》。開展安全技術裝備試點示範。選擇安全事故高發的交通、建築領域,組織研究先進安全産品試點應用方案,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規模。

(三)找準職責定位抓指導

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按照中發32号文要求,指導重點行業領域嚴格市場準入,推動将安全生産方面的要求納入政策法規、标準規劃、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産能等工作中。研究起草新時期行業安全生産标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完善部“十三五”安全生産标準體系架構建設方案,為指導工業安全生産标準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民爆行業改革發展

民爆是高危行業,堅持一手抓安全,堅定人民立場,嚴守安全紅線;一手謀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加強政策指導和引導。制定《工業和資訊化部關于建立民爆企業安全生産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更好解決民爆行業安全生産“最後一公裡”問題;推進落實民爆行業“十三五”規劃,制定《民用爆炸物品行業産業技術發展方向及目标》,更好引導行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科技引領提升發展品質。積極争取财稅政策支援,協調有關部門首次将2大類12項民爆行業安全防護裝備與技術納入《安全生産專用裝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支援範圍;首次将民爆行業共性安全技術的基礎科研項目納入“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科技專項”支援範圍。

(二)加快推進智能制造。以提升行業本質安全為目的,結合“中國制造2025”在民爆行業實行“機器換人、自動化減人”。6月召開民爆科技工作座談會暨智能制造推進會,加大智能制造應用推廣力度。3個民爆智能制造項目被評選為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範或新模式應用,其中四川雅化集團參加第19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和國際智能制造展覽會,并作典型發言,在行業内引起較大反響。目前,全行業90%以上工業炸藥生産線實作了連續化、自動化生産,工業雷管生産線50%以上采用了自動裝填、人機隔離的生産工藝;全行業已引進近千台各類機器人;共減少危險崗位操作人員7400餘人。

(三)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繼取消、下放6項行政審批項目後,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修訂了《民用爆炸物品生産許可管理辦法》,更加簡化審批手續,更好減輕企業負擔。承辦了第17屆爆炸物品首席監管者國際會議,助推我國民爆行業與國際接軌。11月結合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組織召開首次“民爆行業進出口暨民爆企業‘走出去’工作座談會”,更好服務企業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形成民爆行業全面開放新格局。

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格履行禁化武公約

堅持從對人民負責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高度,從服從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紮實做好禁化武履約各項工作。

(一)夯實履約基礎。積極推進《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修訂)》立法工作。依法做好監控化學品設施建設、生産、使用和進出口等行政許可,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準。召開“雙随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座談會,制定抽查實施辦法,試點抽查5家生産、經營企業,及時公示檢查結果,督促整改,并作為首家試點機關在部内做經驗介紹。

(二)嚴格履行公約。召開履約部際聯席會議和履約20周年座談會,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工作協調,研判形勢,作出部署。舉辦全國教育訓練班,指導地方及企業按時向禁化武組織送出宣布資料。制定《接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現場視察工作規範(試行)》,對地方和企業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順利通過29次現場國際視察提供有力保障。落實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防止可用于生産化學武器原料和技術裝置擴散。

(三)加強國際交流。積極參加國家履約主管部門會議、締約國大會等禁化武組織及地區性國際會議和磋商,加強溝通、表明立場,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與禁化武組織在華開辦國際教育訓練班,為該組織國際合作項目提供實習企業,展現維護世界和平事業的大國擔當。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安全司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按照2018年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部署,制定新目标,落實新舉措,推動安全生産、禁化武履約工作再上新台階。

重點任務: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深刻領會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新部署,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上司。落實“兩個”責任,強化正風肅紀,持之以恒反“四風”。二是紮實推進中發32号文重點任務的貫徹落實。依據部内分工方案,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定期向國務院安委會報送我部貫徹落實重點任務情況。組織開展我國安全産業發展戰略研究;積極開展安全産業宣傳推動工作,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開展戰略合作,調動發展安全産業積極性;逐漸完善投資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大先進安全裝備的推廣應用。三是深化民爆行業改革與發展。推進民爆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助推企業重組整合,營造有利于安全發展的市場環境和秩序。實施行業安全、科技、産品品質水準提升專項行動,深入推動民爆行業智能制造的推廣與應用,實作民爆行業去産能和轉型更新,服務于工業和資訊化發展大局。四是全面做好履行禁化武公約工作。進一步完善履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協調,履行好國家宣布、接受國際視察和防擴散國際義務。加強監控化學品管理,統籌兼顧履約與發展。加強履約重大問題研究,為公約第四次審議大會提供中國方案,切實發揮好我負責任大國作用,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和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