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作者:文彙網

520,我愛你,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

一群年輕人穿着全套服裝出發,

尋找散落在申城各地的珍貴回憶,

重溫你們一起許下的誓言,

到最喜歡的 TA

完成一個深刻而熱切的忏悔!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我們走吧!5月20日下午,上海紅色文化資源資訊應用平台"紅路"首場線下體驗活動"看紅廳,學黨史,走大衆路"——"豫年"主題線搜尋(靜安)出發。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在中共上海市委黨委、宣傳部、紅路體驗團的指導下,由"紅路"平台、"學習力量"上海學習平台、文融傳媒視訊聚合部、上海東方宣傳教育服務中心(上海市公共服務廣告協調中心)組織, 應邀市委宣傳部黨委代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代表、媒體代表、B站UP組成"紅路體驗團"并開展"紅路體驗團""紅路"巡展,先後參觀了中共紀念館二次會議、中共中央軍委機關的舊址紀念館, 中國勞動集團書記展廳等紅色地标的舊址,跟随革命前輩的工作,奮鬥足迹,感受中共的偉大精神淬煉成鋼鐵,重溫那段風風大的"禹年",在散步中經曆了一堂溫暖而特殊的黨的課。該體驗首次在Beep Mile平台上直播,觀看次數超過134萬。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B站直播量超過134萬!

上海是黨的發源地和發源地,黨的成立後長期駐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豐富的紅色資源蘊含着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黨的優良傳統和偉大精神。在上午舉行的中國共産黨上海市委員會新聞釋出會上,在上海宣布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活動内容。據了解,為促進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7月1日前,上海将完成"一亭五地"等重要場館和舊址的建設和改造。在"學習力"推出的上海紅色文化資源資訊應用平台"紅色道路"中,全市近400個紅色資源和147個愛國教育基地将通過網絡平台全景呈現,實作紅色文化資源"一網管理"、紅色文化應用"一網營運"、紅文化載體"一站式服務"、紅色文化資訊"一站式共享"。

全市紅色地标将繼續幫助傳遞紅色基因,也将成為"看紅廳、學校黨的曆史、大衆之路"系列黨史學習體驗活動的"打腳石"。目前,"紅路"平台已經進入内測階段,在正式上線之前,還将推出更多紅精品線體驗"紅路"之旅,以汽車、騎行、步行等方式讀懂城市,沉浸在紅色記憶中,感受紅色的力量。

跟随體驗團的腳步,

讓我們一起走"紅路"

"為共産主義而奮鬥!"

在他們戰鬥的地方,重溫他們所做的誓言

下午1點.m,體驗團成員身穿"紅路"白色T恤,聚集在中國共産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現場的紀念館前,用手繪導遊仔細研究路線,期待餘下的行程。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的革命活動,是對中國共産黨曆史和整個中國近代史演進産生深遠影響的極其寶貴的曆史遺産......"在"紅路講師"和中國共産黨中央軍委舊址紀念館館長的陪同下,"葛偉說,"紅路"之旅正式開始。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在上海主幹道延安中路的一側,陰涼的石庫門是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舉辦地。這裡是中國共産黨第一部黨章的發源地,也是大會議後中央局的辦公場所,也是黨内第一所女幹部教育訓練學校——文職女校的所在地。

為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中國共産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紀念館去年啟動了建築機構的維護工作。在"滕玉峰"的門下,上海工匠工作室成員黃俊雄結合自己的經曆,在第二屆大會遺址紀念館講述了文物改造和保護的故事。在工匠們169個晝夜的精心呵護下,這座輝煌輝煌的建築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在"玉瑜年代",石庫門不僅是黨早期機關的所在地,也是革命先輩的故鄉。在前往紅路之旅第二站的巴士上,葛先生講述了共産黨人家屬及其家屬的故事。溫暖的"巴士派對班"正在動人。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活動的第二站是位于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613号的中國共産黨中央軍委舊址紀念館。作為"一館五地"的"五地"之一,體驗團有幸在新館開放後不久就成為了一名新訪客。這個原名"穿越遠方"的百年石庫門,曾是中國共産黨中央軍委機關所在地,記錄了早期中央軍委的富麗堂皇之路、革命過去,也見證了周恩來、楊寅、彭偉等革命元在上海鬥争中的光榮事迹。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在這革命烈士奮戰的地方,體驗班子的黨員們以黨旗為旗幟站成一排,莊嚴舉起右手,再次重溫入黨誓言。"為共産主義而奮鬥,為黨和人民準備犧牲一切,永不叛逃到黨!"那一年做出的承諾被逐字逐句地喊出來,第一顆心的使命更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

"我沒想到我會在B站學習黨史。

聽士兵哥哥聊軍事史,人氣起來的師傅也來了!

風雨穿地望去,軍事曆史紀念碑。宣誓就職儀式結束後,"軍史"志願服務隊志願者、武警隊員羅子昂一同帶領參觀,而故事則發生在"遙遠"的故事中,仿佛将人們帶回了那個動蕩的時代。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英俊的士兵哥哥

中國共産黨中央軍委舊址始建于1919年。上海誕生後,中國共産黨中央軍部及其相應機構在尖銳複雜險惡的環境中,對武裝勞工農民、舉行起義、造兵、指導紅軍建設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艱苦探索。也正是在這個老派的石庫門造房,楊寅、彭偉等"軍委四烈士"為叛徒出賣,不幸被捕......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沿着新大門路步行200多米,體驗團來到了活動的第三站——中國勞工部長博物館舊址。它是中國共産黨為上司全國勞工運動而建立的第一個公開機構,也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搖籃。

在展廳入口處,新創作的雕塑《追随與奮鬥》靜靜地矗立着,吸引着大家停下來。一個身穿長衫的上司,有着一張結實的臉,握緊了拳頭,而他身後的抽象形象則代表着龐大的勞工群體。在圖像和想象圖像的交織中,力量的堅韌感噴得稀薄,顯示出勞工階級堅如磐石的精神力量。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磚塊是沉默的,歲月是有标記的。展廳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工會書記部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從上海到全國,組織工業工會,開展罷工鬥争,出版勞工出版物,組織勞工學校,掀起中國勞工運動的第一個高潮的輝煌曆程。叙述者生動的叙事與場景互動,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仿佛跨越了一百年,從勞工運動的曆史中汲取了不同的紅色力量。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B站直播首頁推薦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B站青年UP主要代表離得很遠

"士兵的哥哥說話很生動!""看到雕塑前的花朵,淚流滿面......""我沒想到我會在B站學習黨史。B站青年UP主要代表,作為體驗團成員現場直播活動,跟随紅色腳步重溫曆史,用新媒體手段,用新一代的語言帶領Z代年輕人了解黨的曆史,學習黨的曆史,欣賞"歲月"。在他的直播室裡,不少網友發出了"彈劾"的感覺,這樣一部"黨級"生動的小說,還詢問了會場的位址,表示有機會還想來現場看看。

"我們要接過紅色接力棒!"

"紅路"之旅讓他們感受深深

"走在革命先輩的腳步上,我被一百年前為信仰而堅定奮鬥的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深深打動。市宣傳部宣傳委員會委員王夢銀參與搜尋後感觸之深。他說,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也有東西要争取,我們要走我們這一代人的長路,"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必須接過紅色的接力棒"。"

體驗團成員杭州薇是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宣教部主任,當天的參觀使她受益匪淺,讓她感受到了自己的負擔。"在紅色曆史中,解釋者在書中對黨史的生動叙述被賦予了生命。作為一名傳教士工作者,在黨的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我們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将上海的紅色資源,用更多的方式講述紅色故事,傳遞中國故事。她說。

市宣傳部黨委專任副書記王福梅,是當天帶領大家重溫黨誓的宣誓就職者。她興奮地說,作為市委宣傳部和機關黨委委員,要把中國共産黨的光輝曆史學好,講好,傳下去。"這次考察通路活動給我們黨史教育也有很大的啟發,學習黨史活動必須深入現實,讓大家的心都真正震撼。

據了解,6月初,"紅路"平台正式上線,還将舉辦"尋找發源地""勇立潮頭"等主題線搜尋活動,以及"紅路青年講堂"主題課程。

平台正式上線後,将推出更多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邀請公衆共同踏上"紅路"之旅。其中九個版塊的"城市閱讀"版塊将針對不同人群,介紹主題為紅色搜尋的100條線下步行精品線,步行點包括場館、遺址、紀念設施,還有文物、城市地标、建設成果。屆時,利用此功能作為搜尋工具,公衆可以獲得線上流量規劃,引導解釋,并可以參與打孔,生成自己的學習報告。

奮鬥百年之路,啟航新征程

讓我們期待下一次"紅路"之旅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520,向TA表白!走“紅途”尋訪紅色文化記憶,百萬網民觀看直播

規劃:盧宇新

溫:蔣祝雲錢家嶽

圖檔:陳龍

視訊:張婷晨龍

剪輯:周俊超

制圖:陳雲峰

現場執行:趙雲軒、傅強玉滿、黃培

編輯:錢家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