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音頻要變天了?

長音頻要變天了?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對于很多人來說,家裡的電視已經基本淪為一個做飯、打掃時制造BGM的工具,他們并非特别在乎電視上的新聞或者電視劇,他們隻不過是不想讓自己的耳朵“閑”下來。

當然還會有一部分人會選擇播客、有聲書、廣播劇等長音頻内容來填滿自己的耳朵,暫且不論這些人選擇長音頻的目的是出于打發時間還是想從其中學習到什麼,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對于長音頻内容的需求得到了釋放。

行業洗牌臨近

長音頻并不是出現不久的新賽道,十年前行業内就已經出現星星之火,在經曆過起起落落的發展之後,長音頻領域的市場規模雖然在擴大,但速度卻較為緩慢,到2015年也隻有12億左右的規模。

但在市場形成了一定規模之後,成長的速度自然也會加快。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19年長音頻市場使用者體量4.86億人,增速16.8%;2020年使用者體量達到5.42億,市場規模達到272.4億元,增速是54.9%,預計在2022年國内長音頻市場規模将達到543.1億元。

市場的快速增長說明了長音頻市場正在逐漸趨于成熟,但是縱觀這個充滿機會的賽道,在新老玩家的你争我奪中,讓本就沒有成型的市場格局更加撲朔迷離。

這種情況能出現首先是因為長音頻市場還需要繼續培養。目前長音頻在國内市場的普及率并不高,據艾瑞和CNNIC的調查資料,目前我國網絡音頻使用者約占全國網民的54%,而在移動網際網路中的滲透率不足10%。

比如長音頻中的播客闆塊,根據播客搜尋引擎與資料庫Listen Notes的統計資料顯示,在2021年之前,全球的播客數量超過190萬個,其中英文類播客就有123.5萬個,而中文播客卻隻有2.6萬個,增長空間還很巨大。

其次是因為行業内還沒有出現壟斷平台。這意味着很多後入局者可以憑借更好的經營手段以及更充裕的資源來成功做到“後來者居上”。這種相對輕松的市場環境,也會讓後來者在發展前期面對更少的壓力。

這意味着長音頻賽道即将迎來一輪行業洗牌,也将會有更多的機會被釋放,于是一衆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紛紛入局其中。

巨頭殺入長音頻

今年以來,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發展勢如破竹,而近日其100%收購懶人聽書股權的消息也正沸沸揚揚。收購後,懶人聽書将成為TME整體長音頻戰略的中堅力量,這意味着長音頻将會成為TME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重點。

而除了躊躇滿志的TME之外,更多的網際網路巨頭也看中長音頻市場的機會,紛至沓來。

比如在去年4月份的位元組跳動上線了“番茄暢聽”APP,其中産品内容是将番茄小說中的正版小說以音頻形式播放出來;另外去年9月網易雲音樂也上線了全新内容闆塊“聲之劇場”,主打年輕IP改編的廣播劇與有聲書;而快手也宣布正在内測播客類産品“皮艇”,劍指長音頻市場。

而縱觀這些巨頭們的動作,可以看出其背後的共同優勢:流量+資金的雙向保證。

首先是流量方面的保證。線上音頻領域的發展離不開流量,行業内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是如此。而這些入局的網際網路巨頭們無一不是坐擁着海量使用者的平台,這對其長音頻業務的初期發展階段有着絕佳的助力。

其次就是資金方面的保證。長音頻領域同樣也有關于版權的争奪,并且在這個領域之中,版權的重要性還要更高,而網際網路巨頭的資金實力也從多方面保證了版權方面的優勢。

一方面是通過資金保證版權争奪戰中的優勢,版權越多意味着競争中的優勢更大;另一個方面則是資金保證了版權的後續開發,版權并不是終點,基于版權衍生出更多的環節為之後的商業閉環打基礎才是更重要的。而這兩個方面都需要充裕的資金做支援。

死守陣地的老玩家

瞄準機會的網際網路巨頭裹挾着巨大的流量和資金沖進這個行業中,是想通過這種野蠻的方式快速鞏固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而他們的第一個對手,就是那些在行業中已經浮沉了十餘年的老玩家們。

比如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都算得上是行業内知名的老玩家了,但就像前文所述,整個長音頻行業并沒有十分強勢的壟斷性平台出現,這三家也不例外。隻是,老玩家并不想自己耕耘了十餘年的地位就這樣被新入局者搶走。

于是老玩家們也開始了自己的反擊,想盡辦法提高自身的優勢,加強自身的護城河,也給網際網路巨頭們搶占長音頻市場的道路增加了不小的阻礙。

比如喜馬拉雅就在去年4月釋出了“春生計劃”,用流量和資金的支援來助力播客主播,又在8月推出了“喜樂計劃”,依舊是流量+資金的模式助力播客群體的成長;而在今年年初,荔枝FM上線了一款“荔枝播客”的産品,開始重點發力播客闆塊。

值得注意的是,老三家之一的蜻蜓FM在長音頻領域的布局并不同于其他兩家,其更加注重場景的布局。蜻蜓FM攜手百度Apollo智能車聯以及斑馬智行,結合雙方優勢布局車聯網生态,通過“音頻+硬體”的手段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雖然這些老玩家在行業中耕耘了十餘年并沒有形成壟斷地位,但在行業走向和使用者需求方面,老玩家也會有着自己的心得,這也将成為老玩家們抵抗巨頭進攻的優勢之一。

洗牌之下的新機會

不論是強勢入局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還是奮力抵抗的老玩家們,在你來我往的過招之後,必然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也會促進整個長音頻行業的再次繁榮,從全産業鍊釋放機會。

首先是最源頭的網文IP方面。網文是有聲書和廣播劇的基礎,而長音頻市場的繁榮,也将會進一步刺激對優質網文IP的需求,這将倒逼網文産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而在優質網文内容被創作之後,又可以進一步賦能長音頻領域的内容繁榮,實作良性循環。

其次是長音頻本身的多元場景拓展。比如蜻蜓FM将音頻打入車聯網的做法,就是在拓展長音頻的場景邊界,而未來随着競争的加劇,長音頻也将會從生活的更多場景之中出現,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對長音頻的需求。

最後是聲優等較為末端的方面。高水準的聲優可以為音頻内容錦上添花,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視聽體驗。伴随長音頻的行業水準提高,高水準聲優也将會更吃香,這也将拉動聲優産業的繁榮和整體水準的提升。

但是長音頻領域的那些老問題依舊存在,也讓來自不同層面的從業者們都需要重視到這些問題。比如現階段整個行業内的内容同質化問題,将會一直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如何從源頭緩解這種同質化的問題,就需要從業者們找到各自的答案了。

總而言之,長音頻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角逐的下一個新戰場,而且因為巨頭們的入局,整個行業也将出現新的活力和機會。但是如何緊抓這些機會,就要看賽道中衆多從業者們的表現了。

文/劉曠公衆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