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經濟繼續面臨通脹壓力(國際視點)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歐元區3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為6.9%。其中,食品和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5.4%,非能源類工業産品價格上漲6.6%,服務價格上漲5%,能源價格下降0.9%。當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煙酒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為5.7%,創曆史新高。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歐洲部主任艾爾弗雷德·卡默4月14日在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春季會議期間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歐洲地區多數新興經濟體和一些發達經濟體通脹率仍處在兩位數水準。雖然能源價格有所下跌,但家庭支出仍在快速增加。卡預設為,盡管近期表現尚可,但歐洲經濟增長趨勢正在減弱,地區國家面臨遏制通脹、維持經濟複蘇、維護金融穩定三重挑戰。

“成本的壓力比我們預測的更棘手”

近日,德國柏林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推出特價葵花子油,1升裝的價格為1.99歐元,相比其他超市低至少0.5歐元,這一優惠舉措吸引了很多顧客,産品很快就被搶購一空。而兩年前,德國超市1升裝葵花子油平均價格為0.99歐元。黃瓜的價格更是一路高漲,即使在廉價超市,一根也要1.49歐元,在中高端超市甚至高達3.29歐元。而往年一根黃瓜的價格通常不超過0.7歐元。“高價黃瓜”已成為近期德國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

今年以來,德國通脹率繼續在高位運作,2月達到8.7%,3月為7.4%,回落程度不及市場預期。2022年,德國全年通脹率為6.9%,顯著高于2021年的3.1%。德國聯邦統計局局長露絲·布蘭德表示,2022年通脹率升至曆史高點,主要是受烏克蘭危機以來能源和食品價格飙升的推動。

目前,歐洲主要國家通脹率仍然處于較高水準。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3月通脹率分别達到5.7%、7.6%和3.3%。在比利時,生活必需品也大幅漲價,2月雞蛋價格同比上漲39%、牛奶價格上漲33%、洋芋價格上漲25%。比利時消費者協會最新資料顯示,現在一個兩口之家每月在食品雜貨上的花費約為512歐元,比去年每月平均上漲85歐元。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拉爾夫·索爾文評論稱,不考慮能源價格因素,歐元區物價上漲實際上仍在加速,這給歐洲央行進一步加息帶來壓力。歐洲經濟學家安娜·安德拉德認為,價格增速的下降不會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快,“而且風險在于,成本的壓力比我們預測的更棘手。”

“許多消費者仍然沒有安全感”

在比利時,通脹給群眾生活持續帶來壓力。據當地媒體報道,有約1/4的比利時家庭表示家庭财務狀況緊張。一名國小校長表示,據她觀察,不少孩子的餐盒裡隻帶了面包。

本報記者在比利時超市随機采訪了10名消費者,他們一緻認為物價上漲過快。其中2名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最近開始經常光顧超市的臨期食品櫃台購買打折食品,而以前總傾向于購買更新鮮的食品。3名消費者表示,現在會認真翻閱超市的特價産品廣告,并在該産品打折時大量囤積,盡管現在的特價比一年前的原價還貴。

通脹高企,給企業營運也帶來很大壓力。3月,德國超市品牌埃德卡宣布,與美國瑪氏集團的價格談判破裂,将終止與瑪氏的合作。德媒報道稱,通脹導緻成本上漲,瑪氏要求提價,但埃德卡認為漲幅過高,最終雙方未能達成一緻,包括可口可樂、箭牌口香糖等450餘種商品将不得不退出該超市的貨架。

購買力下降導緻歐元區消費持續萎縮。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月德國的零售額同比下降7.1%,這已是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德國零售業相關調查機構預計,今年銷售額将出現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預計下降3%。德國零售協會首席執行官斯特凡·根特表示:“許多消費者仍然沒有安全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成玉對本報記者表示,通脹高企已成為目前歐洲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早在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更新以前,歐洲便出現通脹上升迹象,天然氣等價格已有上漲勢頭。烏克蘭危機以來,歐洲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走高,進而推動電力價格上漲,又通過中間産品、運輸成本上漲傳導至制造業,蔓延至居民消費以及服務業,形成了全面的通脹态勢。與此同時,歐洲制造業或因能源成本因素外遷,或因産業鍊供應鍊受阻,造成供給側整體承壓,刺激通脹螺旋式上升。

“可能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行動”

面對通脹難題,歐洲各國推出多項應對舉措。德國政府先後出台數輪巨額财政救濟方案,主要包括發放能源補貼、減輕群眾稅負等措施。去年底,德國推出49歐元全國短途公共交通月票、限制天然氣和電力價格、發放能源開支一次性補貼、增加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補貼等舉措。德國央行行長約阿希姆·納格爾表示,由于歐洲央行加息政策效果會有時滞,預計今年德國通脹率仍将在7%左右的高位,明年有望大幅降低。

法國政府将遏制通脹作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計劃今年投入450億歐元用于能源補貼,以實作民用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漲幅不超過15%。不久前,法國政府還與包括家樂福在内的多家商超達成“抗通貨膨脹季”協定,承諾6月前在日用食品上為顧客提供“盡可能低的價格”。政府還将在未來數月内,以省為機關為最貧困群眾提供食品券。

西班牙政府今年也采取了一攬子應對通脹舉措,包括将面包、牛奶等基本食品的增值稅從4.0%降為零,将食用油增值稅從10%降至5%,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等。

近日,歐洲央行執行委員伊莎貝爾·施納貝爾表示,高企的核心通脹比整體通脹更持久令貨币當局擔憂,歐洲央行“可能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行動”。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表示,目前歐元區通脹率仍然過高,且沒有證據表明通脹正在下行,“這使得推進一項強有力的戰略變得至關重要”。

為遏制通脹,歐洲央行自去年7月以來已連續6次大幅加息,共計加息350個基點。不過,歐洲央行繼續堅持緊縮政策也引發了一些專家的擔憂。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部負責人卡斯滕·布熱斯基認為,歐元區成立以來最激進的貨币緊縮政策已經并将繼續對經濟産生不利影響,未來歐洲央行将在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之間做出艱難平衡。卡默表示,近期歐洲銀行業和更廣泛金融領域的穩定遭遇挑戰,給短期經濟增長前景蒙上陰影。勞動力市場緊張、能源價格再次回升和地緣政治分裂加劇等因素可能會阻礙增長并擡升通脹。此外,金融穩定風險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能導緻危機并拖累經濟增長。

(本報柏林、布魯塞爾、馬德裡、北京4月17日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