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工作基本流程

我的部落格即将同步至騰訊雲+社群,邀請大家一同入駐: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upport-plan?invite_code=2p5qjwxvujms4

産品工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立項階段,包括市場調研、産品規劃;(發現需求)

需求階段,包括需求收集、需求整理、文檔輸出、技術讨論;(尋找解決方案)

開發階段,包括項目跟進、項目釋出; (實作解決方案)

營運階段,包括資料統計與分析、意見收集、活動營運。(讓有需求的人使用和持續改進)

(注:一般性項目需求基本可從“需求階段”開始)

整個流程中各個角色負責的基本工作如下:

産品工作基本流程

立項

産品經理工作流程中的“立項”階段主要解決産品該不該做、為什麼做的問題,分為市場調研、産品規劃兩個部分。

所謂産品該不該做即産品與服務所對應的目标對象是否有相應的需求,提供的産品與服務是否能滿足相應的需求。

當然,以上定義即使回答都是肯定的,産品與服務也不一定可以去做,這還要看目标對象或者市場是否足夠大,這裡的“足夠大”取決于你的資源量。比如,一個小區的居民需要購買日用品,一個個體戶可以提供一個小商鋪(産品)滿足居民的需求,同時自己能夠過活,對于個體戶來說這個社群的需求是足夠大的,但對于一家可覆寫多個小區的超市來說,一個小區的需求則是不夠的。

關于“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是發現潛在市場需求的過程,所做的事包括:

目标市場發展趨勢調研,分為三種市場:現有市場、細分市場、新興市場;
新技術發展趨勢調研,可營運的技術至少不會被淘汰;
自身與競争對手分析(如:SWOT分析),市場主要有那些競争對手,他們的突出優勢是什麼;
注意:

對于已被淘汰的産品或者服務,要分析其相關的失敗經驗;
對于尚在人間的産品或者服務,可以通過什麼方法超越;
現有産品或者服務是否可以改進與創新。
關于“産品規劃”:
産品規劃是産品定位、使用者需求細分階段,所做的事包括:

産品定位,做什麼樣的産品或者核心功能;
a. 面向哪些使用者(目标市場)、使用者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分類);
b. 解決使用者什麼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

确定産品目标,期望産品是什麼樣子,量化的名額是什麼;
a. 産品的路标規劃(大目标的拆分);
b. 初步進行資源和時間的配置設定。

初步的産品營運規劃,要完成相應目标采取什麼營運政策;           

複制

關于輸出物

輸出《競争及市場分析文檔》

輸出《市場需求文檔》

産品滿足使用者的哪一個核心需求;

與同類産品相比你的獨特性是什麼;

分解使用者。根據産品的核心價值,将使用者分解成不同角色;

變成使用者。每類角色回答兩個問題:該角色為什麼會使用此産品;該角色該怎麼知曉和到達這個産品。

确定角色成就。确定産品如何滿足不同角色的成就感;

确定使用者需求滿足過程中的關鍵點;

提升關鍵點的轉化率;

形成閉環,讓産品能夠自我成長;

大幹快上,快速疊代。

需求

産品經理工作流程中的“需求階段”主要解決産品要做成什麼樣,怎麼做的問題。

經曆了上一階段對需求的可行性評估,在這一階段需要整理、細化需求,使需求成為團隊成員(不僅僅隻是開發)能夠看懂、實作的充分依據*(也許以後還會讨論需求文檔是否真有必要?)*。最後還需要與團隊成員細緻讨論,确定開發進度與裡程碑,以在後期充分把控項目進度。

這一階段可分為三個部分:需求收集、需求整理、需求評審。

關于“需求收集”

規劃階段對産品(服務)基本的核心需求已經有個初步的收集,但随着産品的深入思考和讨論,會源源不斷産生新的需求點,在這一階段收集的時候可以先不考慮需求是否可行、是否有意義,隻要盡量收集就好。

需求的來源可以有以下方式:

現有産品優化;(使用者使用時産生的不爽)
邏輯缺陷;(缺陷需要迅速解決)
使用者的回報;(使用者調研,包括内部與外部使用者)
競品分析的成果;(抄襲?微創新?)
管理層提案;(可能是無法拒絕的)
合作方提案;(與外部合作,可能有個性需求)
資料分析結果;(增長黑客?)
創新。(産品差異化)           

複制

關于“需求整理”

需求整理主要是對之前收集的需求進行分析,确定優先級,并細化成文檔的過程。當然,同時還涉及到營運計劃的拟定,所需資源的預估。

具體工作如下:

需求條目的整理與管理,根據需求需要消耗的資源、緊急程度、重要性确定需求優先級;
由于資源的有限性,需産品小組内部讨論,确定目前版本可做需求(如果是合作平台項目,需與合作方充分溝通相關要求);
細化需求:
需求的背景與目的,為什麼要做;
具體功能點的邏輯、流程、規則等;
項目涉及(影響)的平台、管道、功能等;
資料統計與其他非功能性(伺服器、背景)需求。
與營運人員拟定初步的營運計劃,開始着手準備可能的營運素材;
預計需要支援該産品的部門(團隊成員)以及可能的經費、物資預算;團隊成員大概分工:
項目産品經理,協調各方面資源,及時輸出文檔;
項目經理,協調開發進度,制定裡程碑;(許多公司由産品經理兼任)
項目其他成員,評估各自任務,過程中與産品經理及時、充分溝通。           

複制

注意:

有限的資源包括技術資源(前端、後端、測試)、設計(界面、互動)、編輯(文案)以及推廣資源等;

互動設計和界面設計工作要盡早開始,以便有時間空間調整;
内容資源主要是内容營運人員所産生的文案内容;
推廣資源也需要及早收集彙總;
較大項目釋出需保留舊版本入口,避免因新舊版本反差較大造成使用者投訴。           

複制

關于需求評審

需求評審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産品工作能不能愉快的進行下去,就好比戰時出征前的誓師大會,搞得好士氣将大增,搞得不好那…需求評審需要達到幾個目的:讓團隊認同産品、說明産品功能點、明确分歧點、确定時間點。表面上的工作如下:

通過郵件召集項目需求評審,邀請項目相關人員進行評審讨論:
由産品經理講解需求,技術同學評估;
針對分歧點進行讨論,确定解決方案;
項目經理确定各部分負責人與相關排期。
會後根據讨論點對需求進行疊代優化(同時更新檔案存檔);
項目經理确定項目相關裡程碑與時間點
項目計劃須由項目經理最終确認,并最好通過可記錄的方式(比如郵件)通知相關人員;
裡程碑是指諸如“技術預研結束”、“架構設計完成”、“測試、釋出完成”等項目關鍵點的完成時間;
開發計劃一旦釋出,就必須按照裡程碑去定時檢查是否完成;
如果開發進度有變動,無論提前還是推遲,都必須在開發計劃郵件中進行補充說明。           

複制

為什麼說以上是表面上的工作?因為要讓團隊認可産品不僅需要産品本身确實是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在内在方面則要求産品經理本身的個人說服力也能潛在影響團隊成員對産品的認同度。

關于輸出物

包括以下文檔輸出(部分文檔可能部分項目暫不需要,輸出的文檔最後進行共享、備份):

★★★《産品需求文檔》,把功能分類進行詳述,需分版本;

《UI/互動設計文檔》,主要涉及原型圖和互動稿;

《統計需求文檔》,項目涉及的資料統計需求;

★★★《需求評審會議紀要》,主要涉及會議決議、項目計劃、團隊成員等資訊;

教育訓練材料(内部交流所需,ppt)。

--------------------------------------正文分割線----------------------------------------

關于産品部/個人文檔存儲、共享規範,下面有一個簡單的案例分享:

産品工作基本流程

文檔存儲檔案夾結構圖

文檔存儲檔案夾結構如圖所示;

使用員工分類是避免各自負責的項目互相影響,同時便于個人管理,若出現人員離職情況,可直接将該人檔案夾中的文檔移至“曆史文檔”;

共用資源可放一些工作會用到的文檔,比如預算、營運流程、産品流程、公司規章等;

每個人下面會有n個項目和一個公共資源(包括每個項目可能用到的資料等内容);

如果是大項目可能還包含若幹小項目以及需求、原型、營運資源、設計稿、互動稿以及其他文檔;

文檔名稱規範建議:

項目(作為項目檔案夾名):[類别]項目名

需求文檔(或其文檔):[項目名]需求名_時間版本(或标準版本号)(如:[豆瓣主站]豆瓣市集項目需求文檔_v20150630)

(付)圖檔:[項目名]需求名_尺寸。(如:[豆瓣主站]豆瓣市集首頁宣傳用圖_360*200)

開發

産品經理工作流程中的“開發階段”主要為産品實作階段,産品經理在這一階段需要進行進度把控、資源協調,并最終完成産品的釋出。

這一階段,将其稱之為**“産品經理黑盒”**,因為對于産品經理來說,并不用關心也無法清楚的知道産品實作的具體開發細節、測試細節等,而隻需要關注最終的輸出物在功能、界面、邏輯上是否符合預期與要求。

這一階段可分為兩個部分:項目把控、産品釋出。

關于“項目把控”

産品經理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主要工作是跟進、協調,但也還有一些額外的工作需要準備。

産品Q&A文檔,主要用于對應産品後期的教育訓練或者客服解答使用者疑問需要;
産品與競争對手同類産品的對比(性能、效率等),提煉産品優勢,把握後期推廣點;
以前期準備的初步營運計劃為基礎,與營運同學細化營運工作内容。           

複制

項目跟進、協調工作部分:

這一部分工作主要考驗産品經理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設計稿、互動稿跟進與确認,設計輸出物需要及時确認與評估,快速修改、完善;
開發進度跟進與确認,對評審确定的時間點要及時梳理;
跟進開發進度,與開發同學溝通功能細節;
協助項目經理對裡程碑進行檢查;
協調各方資源的合作與溝通,做好橋梁。
測試跟進,對主要流程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體驗,結合需求:
在測試環境對整體項目穩定性進行體驗、測試;
對可能影響到的功能、背景進行體驗、測試;
對統計資料進行體驗、測試;
對于用戶端需對舊版本相容性、更新後資料穩定性進行體驗、測試;
對涉及平台、管道進行體驗、測試。           

複制

注意: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需求變更(應盡量少)以及未考慮到的問題(當然,這要求在需求整理階段盡量想全),應做到

針對可解決問題與變更,适當調整功能流程;
針對不可解決問題,應及早回報與溝通,并及時調整産品政策;
如果可能盡早發給業務、客服部門提前體驗(特别是活動項目)。           

複制

關于“産品釋出”

産品釋出意味着産品正式與使用者見面,需慎重、慎重、慎重!

産品釋出前需與營運同學确定推廣方案與計劃,細節:
廣告圖,需提前一周提設計需求;
使用者觸達應根據計劃提前作規劃;
需要的文案根據産品優勢提前準備好;
新聞稿也需與編輯提前準備。
産品釋出之前(最好提前三天)應周知各相關部門,特别是對客服同學的教育訓練與通知;
周知需求提出方;
周知項目改動可能影響到的功能負責人;
周知業務部門。
對于合作項目涉及到聯調時間,在規劃上應予以考慮;
确定産品釋出的使用者範圍:
部分釋出需确定釋出規則,可針對使用者地理位置或者條件是否滿足進行釋出;
全量釋出,針對所有使用者範圍。
注意:
	釋出時應關注使用者回報,簡單回報應及時疊代;
	檢查資料,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并解決;
	較大項目釋出需同時保留新舊版本,避免因新舊版本反差較大造成使用者投訴。           

複制

關于輸出物

包括以下文檔輸出:

《産品體驗文檔》,描述體驗環境、問題、修改建議;
《産品Q&A文檔》,描述産品功能、使用幫助。           

複制

營運

産品經理工作流程的“營運階段”所要做的主要是配合與總結,并為下一個産品循環做準備,當然這個前提是你所在的公司将産品策劃與産品營運做了明确的區分,如果沒有,你可能還要關注“産品營運的工作流程”。

所謂“配合和總結”:即配合好營運同學做好營運工作,同時需要通過各種資料和各管道的回報來了解這個上線的産品到底對使用者有沒有用處,使用者究竟有沒有去用。如果使用者用了,那麼要考慮如何讓這個産品更好用;如果使用者不用,那麼要搞清楚為什麼不用,産品是否有問題。

這一階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營運、意見收集、資料統計與分析。

關于“營運”

營運的工作本身已經足夠寫很多篇長文進行介紹了,在這裡筆者隻是簡單介紹一下基本的概念與工作内容。

所謂網際網路産品營運簡單來說就是“找到産品的目标使用者,通過各種有節操無節操的方式将使用者吸引來使用産品,然後維護與留住使用者,同時時不時愉悅一下使用者促進其進行消費(消費型産品)或者創造價值(UCG産品),并對沉默使用者進行激活。”

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營運的基本工作内容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找到産品的目标使用者;
吸引目标使用者使用産品;
維護與留住使用者;
保持使用者的活躍度;
沉默使用者激活。           

複制

不同的産品類型在每個部分都對應了不同的衡量名額,而評估營運工作品質的好壞,則是看在不同階段對應的名額是不是達到了相應的預期目标。

粗看産品策劃主要跟産品玩,産品營運主要跟使用者玩,但其實産品策劃與産品營運的工作是相鋪相成的。沒有好産品再好的營運也沒人用,沒有好營運在好的産品也無人問津*(寫這句話時有點虛,要知道神一樣的産品和營運都是有的!)*,同時作為策劃和營運都需要“了解産品、了解使用者、了解市場“,并為統一的公司目标共同努力。

關于”意見收集“

”意見收集"是産品需求的一個重要來源,可能包括使用者槽點(需要改進)與使用者創意(新功能),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使用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所說的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使用者的個性想法很多,但你面對的是使用者整體;
可以迅速解決的問題,需要馬上解決。           

複制

意見的來源,可見:

産品本身具有意見收集功能,可進行意見收集;
通過合作管道、公司内部人員進行意見收集;
通過社交網站、社群論壇進行意見收集;
通過客服、營運以及市場同學進行意見收集;
通過資料分析結論進行收集。           

複制

關于“資料統計與分析”

“資料統計與分析”從産品設計開端時就應該作為重點考慮的“功能”,為了讓産品有據可循,而不是頭腦發熱的産物必須做好産品關鍵流程與産品目标資料的統計與收集。産品釋出後,所有的資料都将是驗證産品好壞的直接證據,通過分析這些資料及時作出總結與下一步規劃是一個出色的産品經理必備的素質(重要!這裡自行腦補3遍)。

做好這一步的大目的:

明白産品的缺陷,為下一步改進做準備(工作上的,重點);
擴大自己在團隊中的影響力,為後期工作鋪路(團隊上的,請意會);
讓上司知道你做了什麼,個人工作評估為數不多的依據(個人上的,請意會)。           

複制

小目的:

在産品各個時期發現産品問題,及時改進;
為後期疊代産品積累原始需求;
快速配合營運工作,提高短闆資料。           

複制

資料統計與分析本身也屬于一個大的工作項,這裡不做較長的描述,隻是建議産品經理需要有資料思維,把看資料作為每日的工作習慣,及時從資料中發現問題,并跟進解決問題。

關于輸出物

包括以下文檔輸出:

《營運計劃》,描述産品的主要營運規劃;
《意見收集資料》,簡單羅列使用者意見與初步分析;
《産品資料分析》,通過一段時間的營運,分析資料得出結論與後期計劃。           

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