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于matlab的-CDMA數字基帶接收系統的設計與實作仿真

移動通信以其特有的靈活、便捷的優點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對通信技術的要求,成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通信方式[1]。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碼分多址。無線通信在移動通信的多種體制中,CDMA蜂窩通信技術以其頻率規劃簡單、系統容量大、抗多徑能力強、通信品質好、電碰幹擾小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IMT-2000采用的三個标準是:(1)歐洲的W-CDMA (2)美國的cdma2000 (3)中國的TD-SCDMA。由此可見cdma2000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中非常重要的标準之一。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是為滿足人們對寬帶移動通信的要求而産生的,他除能提供傳統的電路資料業務(語音和低速資料業務)以外還能提供最高達2 Mb/s的分組資料業務[2]。CDMA是采用擴頻通信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較新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3]是基于擴頻技術,即将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帶寬資訊資料,用一個帶寬遠大于信号帶寬的高速僞随機碼進行調制,使原資料信号的帶寬被擴充,再經載波調制并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僞随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号作相關處理,把寬帶信号換成原資訊資料的窄帶信号即解擴,以實作資訊通信。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随着硬體描述語言的出現和ASIC的應用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FPGA是在PAL、GAL等邏輯器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PAL、GAL等相比較。FPGA的規模大,更适合于時序、組合等邏輯電路應用場合,并且由于晶片内部硬體連接配接關系的描述可以存放在下載下傳晶片中。因而具有可程式設計性和設計方案容易改動等特點。目前FPGA器件已被廣泛應用于代替中小規模數字電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抗幹擾性能和處理速度[4]。

本課題的主要任務和目标就是完成CDMA數字基帶接收系統的設計并用CPLD/FPGA晶片加以實作

2 移動通信發展的曆史現狀與趨勢

2.1移動通信的發展[5-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