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P、NAT、ICMP、DHCP、RIP、OSPF、BGP協定簡單了解

ARP、NAT、ICMP、DHCP、RIP、OSPF、BGP協定簡單了解

1、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位址解析協定,根據IP位址擷取實體位址。

主機發送資訊時将包含目标IP位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絡上的所有主機,并接收傳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實體位址;收到傳回消息後将該IP位址和實體位址存入本機ARP緩存中并保留一定時間,下次請求時直接查詢ARP緩存以節約資源。位址解析協定是建立在網絡中各個主機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網絡上的主機可以自主發送ARP應答消息,其他主機收到應答封包時不會檢測該封包的真實性就會将其記入本機ARP緩存,由此攻擊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機發送僞ARP應答封包,使其發送的資訊無法到達預期的主機或到達錯誤的主機,這就構成了一個ARP欺騙。

2、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位址轉換,一種将私有(保留)位址轉化為合法IP位址的轉換技術。

在專用網内部的一些主機本來已經配置設定到了本地IP位址(即僅在本專用網内使用的專用位址),但又想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時,可使用NAT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在專用網連接配接到網際網路的路由器上安裝NAT軟體。裝有NAT軟體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個有效的外部全球IP位址。這樣,所有專用網内部的想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時,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位址轉換成全球IP位址,才能和網際網路連接配接。

3、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封包協定,用于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并不傳輸使用者資料,但是對于使用者資料的傳遞起着重要的作用。

4、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态主機配置協定,是一個區域網路的網絡協定。

DHCP使用UDP協定工作,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給内部網絡或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動配置設定IP位址,二是作為使用者或者内部網絡管理者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5、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資訊協定,是一個内部網關協定,是一種基于距離矢量的路由協定,以路由跳數作為計數機關的路由協定,适合用于比較小型的網絡環境。它選擇路由的度量标準是跳數,最大跳數是15跳,如果大于15跳,它就會丢棄資料包。

6、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是一個内部網關協定,是對鍊路狀态路由協定的一種實作,用Dijastra算法實作。它選擇路由的度量标準是帶寬,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