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作者:陶式防務評論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美國F-14和F-15剛服役時,性能絕對領先世界。但是,這兩款重型四代機卻曾面對一個嚴峻挑戰,那就是米格-25高空高速戰鬥機。

與配備“不死鳥”的F-14相比,F-15在服役初期基本不具備擊落米格-25的能力。為此,美國空軍在模拟訓練時竟使用了“軟體開挂”,在表面上似乎解決了問題。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設計保守”的F-15

作為最早的重型四代戰鬥機,F-15“雄貓”和F-15“鷹”分别于1974年和1976年開始服役,分别成為美國海軍和空軍掌握全球空中優勢的核心力量。但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戰術航空面臨的最主要挑戰之一就是米格-25戰鬥機。

令人諷刺的是,美國最初設計F-15的用途,就包括了對付類似米格-25的高空高速戰鬥機。然而在F-15正式服役後,美國空軍赫然發現,這款“世界最先進戰鬥機”實際上并不具備攔截米格-25的能力。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從資料上看,米格-25(偵察型)能夠達到3萬米的飛行高度,以及3.2馬赫的極限飛行速度,至今仍沒有另一種戰鬥機(包括米格-31)達到這個水準。是以米格-25是當時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戰鬥機之一,但對于美國和北約而言,卻是防空系統面對的嚴重威脅。

20世紀70年代初期,早期型的米格-25公然飛越以色列控制的西奈半島,當時美國制造的最先進防空飛彈“霍克”和最先進戰鬥機F-4E“鬼怪II”完全無能為力。不僅如此,米格-25還能攜帶遠端的R-40和近程的R-60空空飛彈,性能也都優于西方同類産品。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面對米格-25的威脅,美國海軍提高了第四代戰鬥機的标準,為F-14配備了多達6枚的AIM-54“不死鳥”遠端空空飛彈,射程高達190公裡,速度達到了5馬赫。不僅如此,F-14雷達的探測距離也是壓倒性的,直到十幾年後米格-31的服役。是以,F-14“雄貓”是1970年代後期美國唯一能有效擊落米格-25的空中平台。

但是美國空軍的F-15卻不行!F-15速度和飛行高度都遠超F-14(2.5馬赫對2.3馬赫,20000米對15300米),但是設計保守,過度強調“機動性”,而忽視了遠端打擊能力。早期F-15隻能攜帶AIM-7“麻雀”半主動雷達飛彈,而且最大射程僅30公裡,對付高空高速目标非常吃力。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F-15模拟攔截SR-71,用了“軟體開挂”

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文章介紹,為了訓練F-14、F-15對付米格-25的能力,美國軍方曾調來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模拟米格-25。SR-71在高空高速性能上比米格-25更強,但也更昂貴,缺點是無法攜帶武器。

訓練工作在内華達州的内利斯空軍基地進行,F-14的訓練演習名為“雄貓追逐”,F-15的訓練演習名為“鷹餌”。據SR-71偵察機飛行員理查德·H·格雷厄姆少校回憶,訓練演習内容包括對高空高速目标進行搜素、跟蹤、鎖定、攔截和模拟發射,F-14使用AIM-54“不死鳥”飛彈,F-15則使用AIM-7“麻雀”飛彈。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據美方資料聲稱,F-14和F-15模拟攔截SR-71(扮演米格-25)的訓練,都成功取得了“模拟殺傷”。但事實上,F-15的“模拟擊落”紀錄頗有水分,反而證明了“麻雀”飛彈根本不具備可靠攔截能力。

關鍵問題在于,F-15攔截SR-71确實存在“能夠成功”的射擊視窗,但時間非常短暫,火控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射擊訓示,僅憑飛行員的反應速度幾乎不可能捕捉到這個時間視窗。在此過程中,F-15在1-1.5萬米高度發射“麻雀”飛彈,飛彈要爬升到2.5-3萬米高度,飛行員要一直用雷達鎖定目标(“麻雀”必須一直用戰機雷達引導),戰機和飛彈的速度、射程、機動條件都十分苛刻,稍有一點問題都會捕捉失敗。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最終美國空軍找到了解決辦法,就是修改軟體程式,由計算機控制戰機的飛行路線,并掌握短暫的發射視窗,硬是讓落後的“麻雀”飛彈在模拟戰中具備了“擊落SR-71”的能力。這在當時無疑是“軟體開挂”的黑科技,隻有電腦軟硬體技術發達的美國才做得到,其他國家是望塵莫及。

早期F-15真能對付米格-25嗎?

盡管F-15使用了“軟體開挂”,但機體和武器的硬體仍然不足。盡管F-15的飛行速度和高度已優于多數戰鬥機,但缺乏遠端雷達和飛彈配合,攔截能力遠不如F-14。

理論上,美國空軍F-15部隊都接受了“攔截米格-25”的專門訓練。按照标準程式,F-15必須抛棄所有副油箱,盡量減輕重量,然後飛到12000米高度,這時向前猛推操縱杆,在全加力狀态下加速和爬升,以獲得短暫的“射擊視窗”。盡管如此,F-15的攔截能力仍然令人懷疑。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攔截能力更強的F-14,在對付米格-25的時候也頗為吃力。

兩伊戰争期間,伊朗和伊拉克分别裝備了F-14和米格-25。伊拉克裝備的米格-25屬于截擊型,理論飛行速度和高度一般低于偵察型,戰時通常在2馬赫和2萬米高度飛行。盡管實戰中的米格-25飛行資料并不誇張,但對于F-14來說,擊落米格-25仍然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加力全開也很難獲得瞄準機會。

伊朗稱宣稱空戰中擊落了10架米格-25,但事實上伊拉克僅損失了3架,其中還包括了防空火力擊落的。是以,F-14攔截米格-25也并不是非常有效的。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由此可見,F-15在訓練中能夠用“軟體開挂”,但面對實戰仍然是另一個回事。畢竟,真正的敵機是不會乖乖配合的。

1991年海灣戰争期間,美國空軍聲稱F-15C曾使用“麻雀”飛彈擊落了兩架米格-25,但後者當時不是處于高空高速狀态,與普通戰機沒有太大差別。與此同時,伊拉克的米格-25多次成功挑戰美軍空中優勢,不僅成功擊落過一架F/A-18,還在另一場空戰中連續躲過8架F-15的攔截,向F-111發射了飛彈(雖然未擊中),并成功逃脫。

F-15為擊落米格-25而設計,服役後卻不中用,隻好用電腦軟體開挂

直到新型AIM-120主動雷達飛彈在1991年後服役,F-15才算勉強具備了攔截高空高速目标的能力。AIM-120不僅具備“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而且射程可達75公裡(早期型),射擊視窗得到了巨大改善。

1992年12月,美軍F-16使用AIM-120飛彈成功擊落了一架伊拉克米格-25,充分證明了先進空空飛彈對提升四代機戰鬥力的巨大價值。這也從側面證明,F-15早期忽視遠端打擊能力的保守思路是錯誤的。(作者:陶慕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