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今天這堂教育訓練課講什麼呢?我既不講Spring,也不講Hibernate,更不講Ext,我不講任何一個具體的技術。我們抛開任何具體的技術,來談談如何提高代碼品質。如何提高代碼品質,相信不僅是在座所有人苦惱的事情,也是所有軟體項目苦惱的事情。如何提高代碼品質呢,我認為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高品質的代碼。

  高品質代碼的三要素

  我們評價高品質代碼有三要素:可讀性、可維護性、可變更性。我們的代碼要一個都不能少地達到了這三要素的要求才能算高品質的代碼。

  1. 可讀性強

  一提到可讀性似乎有一些老生常談的味道,但令人沮喪的是,雖然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可讀性,但我們的代碼在可讀性方面依然做得非常糟糕。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常常需要去閱讀他人的代碼,維護他人設計的子產品。每當我看到大段大段、密密麻麻的代碼,而且還沒有任何的注釋時常常感慨不已,深深體會到了這項工作的重要。由于分工的需要,我們寫的代碼難免需要别人去閱讀和維護的。而對于許多程式員來說,他們很少去閱讀和維護别人的代碼。正因為如此,他們很少關注代碼的可讀性,也對如何提高代碼的可讀性缺乏切身體會。有時即使為代碼編寫了注釋,也常常是注釋語言晦澀難懂形同天書,令閱讀者反複斟酌依然不明其意。針對以上問題,我給大家以下建議:

  1)不要編寫大段的代碼

  如果你有閱讀他人代碼的經驗,當你看到别人寫的大段大段的代碼,而且還不怎麼帶注釋,你是怎樣的感覺,是不是“嗡”地一聲頭大。各種各樣的功能糾纏在一個方法中,各種變量來回調用,相信任何人多不會認為它是高品質的代碼,但卻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編寫的程式了。如果現在你再回顧自己寫過的代碼,你會發現,稍微編寫一個複雜的功能,幾百行的代碼就出去了。一些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分段。将大段的代碼經過整理,分為功能相對獨立的一段又一段,并且在每段的前端編寫一段注釋。這樣的編寫,比前面那些雜亂無章的大段代碼确實進步了不少,但它們在功能獨立性、可複用性、可維護性方面依然不盡人意。從另一個比較專業的評價标準來說,它沒有實作低耦合、高内聚。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将這些相對獨立的段落另外封裝成一個又一個的函數。

  許多大師在自己的經典書籍中,都鼓勵我們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應當養成不斷重構的習慣。我們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常常要編寫一些複雜的功能,起初是寫在一個類的一個函數中。随着功能的逐漸展開,我們開始對複雜功能進行歸納整理,整理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獨立功能。這些獨立功能有它與其它功能互相交流的輸入輸出資料。當我們分析到此處時,我們會非常自然地要将這些功能從原函數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函數,供原函數調用。在編寫這些函數時,我們應當仔細思考一下,為它們取一個釋義名稱,并為它們編寫注釋(後面還将詳細讨論這個問題)。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這些函數應當放到什麼地方。這些函數可能放在原類中,也可能放到其它相應職責的類中,其遵循的原則應當是“職責驅動設計”(後面也将較長的描述)。

  下面是我編寫的一個從XML檔案中讀取資料,将其生成工廠的一個類。這個類最主要的一段程式就是初始化工廠,該功能歸納起來就是三部分功能:用各種方式嘗試讀取檔案、以DOM的方式解析XML資料流、生成工廠。而這些功能被我歸納整理後封裝在一個不同的函數中,并且為其取了釋義名稱和編寫了注釋:

  Java代碼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
  * 初始化工廠。根據路徑讀取XML檔案,将XML檔案中的資料裝載到工廠中
  * @param path XML的路徑
  */
public void initFactory(String path){
    if(findOnlyOneFileByClassPath(path)){return;}
    if(findResourcesByUrl(path)){return;}
    if(findResourcesByFile(path)){return;}
    this.paths = new String[]{path};
}
/**
* 初始化工廠。根據路徑清單依次讀取XML檔案,将XML檔案中的資料裝載到工廠中
* @param paths 路徑清單
*/
public void initFactory(String[] paths){
    for(int i=0; i<paths.length; i++){
        initFactory(paths[i]);
    }
    this.paths = paths;
}
/**
* 重新初始化工廠,初始化所需的參數,為上一次初始化工廠所用的參數。
*/
public void reloadFactory(){
initFactory(this.paths);
}
/**
* 采用ClassLoader的方式試圖查找一個檔案,并調用<code>readXmlStream()</code>進行解析
* @param path XML檔案的路徑
* @return 是否成功
*/
protected boolean findOnlyOneFileByClassPath(String path){
    boolean success = false;
    try {
        Resource resource = new ClassPathResource(path, this.getClass());
        resource.setFilter(this.getFilter());
        InputStream is = resource.getInputStream();
        if(is==null){return false;}
        readXmlStream(is);
        success = true;
    } catch (SAX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OnlyOneFileByClassPath:"+path,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OnlyOneFileByClassPath:"+path,e);
    } catch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OnlyOneFileByClassPath:"+path,e);
    }
    return success;
}
/**
* 采用URL的方式試圖查找一個目錄中的所有XML檔案,并調用<code>readXmlStream()</code>進行解析
* @param path XML檔案的路徑
* @return 是否成功
*/
protected boolean findResourcesByUrl(String path){
    boolean success = false;
    try {
        ResourcePath resourcePath = new PathMatchResource(path, this.getClass());
        resourcePath.setFilter(this.getFilter());
        Resource[] loaders = resourcePath.getResources();
        for(int i=0; i<loaders.length; i++){
            InputStream is = loaders[i].getInputStream();
            if(is!=null){
                readXmlStream(is);
                success = true;
            }
        }
    } catch (SAX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Url:"+path,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Url:"+path,e);
    } catch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Url:"+path,e);
    }
    return success;
}
/**
* 用File的方式試圖查找檔案,并調用<code>readXmlStream()</code>解析
* @param path XML檔案的路徑
* @return 是否成功
*/
protected boolean findResourcesByFile(String path){
    boolean success = false;
    FileResource loader = new FileResource(new File(path));
    loader.setFilter(this.getFilter());
    try {
        Resource[] loaders = loader.getResources();
        if(loaders==null){return false;}
    for(int i=0; i<loaders.length; i++){
        InputStream is = loaders[i].getInputStream();
        if(is!=null){
            readXmlStream(is);
            success = true;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File:"+path,e);
} catch (SAX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File:"+path,e);
} catch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 e) {
    log.debug("Error when findResourcesByFile:"+path,e);
}
  return success;
}
/**
* 讀取并解析一個XML的檔案輸入流,以Element的形式擷取XML的根,
* 然後調用<code>buildFactory(Element)</code>建構工廠
* @param inputStream 檔案輸入流
* @throws SAXException
* @throws IOException
* @throws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
*/
protected void readXmlStream(InputStream inputStream) throws SAXException, IOException,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
    if(inputStream==null){
        throw new ParserConfigurationException("Cann't parse source because of InputStream is null!");
    }
    DocumentBuilderFactory factory = DocumentBuilderFactory.newInstance();
    factory.setValidating(this.isValidating());
    factory.setNamespaceAware(this.isNamespaceAware());
    DocumentBuilder build = factory.newDocumentBuilder();
    Document doc = build.parse(new InputSource(inputStream));
    Element root = doc.getDocumentElement();
    buildFactory(root);
}
/**
* 用從一個XML的檔案中讀取的資料建構工廠
* @param root 從一個XML的檔案中讀取的資料的根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buildFactory(Element root);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通常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從下往上編寫,也就是按照順序,每分出去一個函數,都要将這個函數編寫完,才回到主程式,繼續往下編寫。而一些更有經驗的程式員會采用另外一種從上往下的編寫方式。當他們在編寫程式的時候,每個被分出去的程式,可以暫時隻寫一個空程式而不去具體實作功能。當主程式完成以後,再一個個實作它的所有子程式。采用這樣的編寫方式,可以使複雜程式有更好的規劃,避免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病。

  有多少代碼就算大段代碼,每個人有自己的了解。我編寫代碼,每當達到15~20行的時候,我就開始考慮是否需要重構代碼。同理,一個類也不應當有太多的函數,當函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分為多個類了;一個包也不應當有太多的類······

  2)釋義名稱與注釋

  我們在命名變量、函數、屬性、類以及包的時候,應當仔細想想,使名稱更加符合相應的功能。我們常常在說,設計一個系統時應當有一個或多個系統分析師對整個系統的包、類以及相關的函數和屬性進行規劃,但在通常的項目中這都非常難于做到。對它們的命名更多的還是程式員來完成。但是,在一個項目開始的時候,應當對項目的命名出台一個規範。譬如,在我的項目中規定,新增記錄用new或add開頭,更新記錄用edit或mod開頭,删除用del開頭,查詢用find或query開頭。使用最亂的就是get,是以我規定,get開頭的函數僅僅用于擷取類屬性。

  注釋是每個項目組都在不斷強調的,可是依然有許多的代碼沒有任何的注釋。為什麼呢?因為每個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往往時間都是非常緊的。在緊張的代碼開發過程中,注釋往往就漸漸地被忽略了。利用開發工具的代碼編寫模闆也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用我們常用的MyEclipse為例,在菜單“window>>Preferences>>Java>>Code Style>>Code Templates>>Comments”中,可以簡單的修改一下。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Files”代表的是我們每建立一個檔案(可能是類也可能是接口)時編寫的注釋,我通常設定為:

  Java代碼

/*
* created on ${date}
*/      

  “Types”代表的是我們建立的接口或類前的注釋,我通常設定為:

  Java代碼

/**
*
* @author ${user}
*/      

  第一行為一個空行,是用于你寫該類的注釋。如果你采用“職責驅動設計”,這裡首先應當描述的是該類的職責。如果需要,你可以寫該類一些重要的方法及其用法、該類的屬性及其中文含義等。

  ${user}代表的是你在windows中登陸的使用者名。如果這個使用者名不是你的名稱,你可以直接寫死為你自己的名稱。

  其它我通常都保持為預設值。通過以上設定,你在建立類或接口的時候,系統将自動為你編寫好注釋,然後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修改,大大提高注釋編寫的效率。

  同時,如果你在代碼中新增了一個函數時,通過Alt+Shift+J快捷鍵,可以按照模闆快速添加注釋。

  在編寫代碼時如果你編寫的是一個接口或抽象類,我還建議你在@author後面增加@see注釋,将該接口或抽象類的所有實作類列出來,因為閱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尋找接口或抽象類的實作類比較困難。

  Java代碼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
* 抽象的單表數組查詢實作類,僅用于單表查詢
* @author 範鋼
* @see com.htxx.support.query.DefaultArrayQuery
* @see com.htxx.support.query.DwrQuery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rrayQuery implements ISingleQuery {
...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2. 可維護性

  軟體的可維護性有幾層意思,首先的意思就是能夠适應軟體在部署和使用中的各種情況。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它對我們的軟體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将代碼寫死。

  1)代碼不能寫死

  我曾經見我的同僚将系統要讀取的一個日志檔案指定在C槽的一個固定目錄下,如果系統部署時沒有這個目錄以及這個檔案就會出錯。如果他将這個決定路徑下的目錄改為相對路徑,或者通過一個屬性檔案可以修改,代碼豈不就寫活了。一般來說,我在設計中需要使用日志檔案、屬性檔案、配置檔案,通常都是以下幾個方式:将檔案放到與類相同的目錄,使用ClassLoader.getResource()來讀取;将檔案放到classpath目錄下,用File的相對路徑來讀取;使用web.xml或另一個屬性檔案來制定讀取路徑。

  我也曾見另一家公司的軟體要求,在部署的時候必須在C:/bea目錄下,如果換成其它目錄則不能正常運作。這樣的設定常常為軟體部署時帶來許多的麻煩。如果伺服器在該目錄下已經沒有多餘空間,或者已經有其它軟體,将是很撓頭的事情。

  2)預測可能發生的變化

  除此之外,在設計的時候,如果将一些關鍵參數放到配置檔案中,可以為軟體部署和使用帶來更多的靈活性。要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在軟體設計時,應當有更多的意識,考慮到軟體應用中可能發生的變化。比如,有一次我在設計财務軟體的時候,考慮到一些單據在制作時的前置條件,在不同企業使用的時候,可能要求不一樣,有些企業可能要求嚴格些而有些要求松散些。考慮到這種可能的變化,我将前置條件設計為可配置的,就可能友善部署人員在實際部署中進行靈活變化。然而這樣的配置,必要的注釋說明是非常必要的。

  軟體可維護性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軟體的設計便于日後的變更。這一層意思與軟體的可變更性是重合的。所有的軟體設計理論的發展,都是從軟體的可變更性這一要求逐漸展開的,它成為了軟體設計理論的核心。

  3. 可變更性

  前面我提到了,軟體的變更性是所有軟體理論的核心,那麼什麼是軟體的可變更性呢?按照現在的軟體理論,客戶對軟體的需求時時刻刻在發生着變化。當軟體設計好以後,為應對客戶需求的變更而進行的代碼修改,其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軟體設計的可變更性。由于軟體合理的設計,修改所付出的代價越小,則軟體的可變更性越好,即代碼設計的品質越高。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态是,無論客戶需求怎樣變化,軟體隻需進行适當的修改就能夠适應。但這之是以稱之為理想狀态,因為客戶需求變化是有大有小的。如果客戶需求變化非常大,即使再好的設計也無法應付,甚至重新開發。然而,客戶需求的适當變化,一個合理的設計可以使得變更代價最小化,延續我們設計的軟體的生命力。

  1)通過提高代碼複用提高可維護性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要維護的一個系統因為應用範圍的擴大,它對機關級次的計算方式需要改變一種政策。如果這個項目統一采用一段公用方法來計算機關級次,這樣一個修改實在太簡單了,就是修改這個公用方法即可。但是,事實卻不一樣,對機關級次計算的代碼遍布整個項目,甚至有些還寫入到了那些複雜的SQL語句中。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這樣一個需求的修改無異于需要周遊這個項目代碼。這樣一個執行個體顯示了一個項目代碼複用的重要,然而不幸的是,代碼無法很好複用的情況遍布我們所有的項目。代碼複用的道理十分簡單,但要具體運作起來非常複雜,它除了需要很好的代碼規劃,還需要持續地代碼重構。

  對整個系統的整體分析與合理規劃可以根本地保證代碼複用。系統分析師通過用例模型、領域模型、分析模型的一步一步分析,最後通過正向工程,生成系統需要設計的各種類及其各自的屬性和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功能被合理地劃分到這個類中,可以很好地保證代碼複用。

  采用以上方法雖然好,但技術難度較高,需要有高深的系統分析師,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普遍采用的,特别是時間比較緊張的項目。通過開發人員在設計過程中的重構,也許更加實用。當某個開發人員在開發一段代碼時,發現該功能與前面已經開發功能相同,或者部分相同。這時,這個開發人員可以對前面已經開發的功能進行重構,将可以通用的代碼提取出來,進行相應的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便于各個地方可以使用。

  一些比較成功的項目組會指定一個專門管理通用代碼的人,負責收集和整理項目組中各個成員編寫的、可以通用的代碼。這個負責人同時也應當具有一定的代碼編寫功力,因為将專用代碼提升為通用代碼,或者以前使用該通用代碼的某個功能,由于業務變更,而對這個通用代碼的變更要求,都對這個負責人提出了很高的能力要求。

  雖然後一種方式非常實用,但是它有些亡羊補牢的味道,不能從整體上對項目代碼進行有效規劃。正因為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是以在項目中應當配合使用。

  2)利用設計模式提高可變更性

  對于初學者,軟體設計理論常常感覺晦澀難懂。一個快速提高軟體品質的捷徑就是利用設計模式。這裡說的設計模式,不僅僅指經典的32個模式,是一切前人總結的,我們可以利用的、更加廣泛的設計模式。

  a. if...else...

  這個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最早是哪位大師總結的,它出現在Larman的《UML與模式應用》,也出現在出現在Mardin的《靈活軟體開發》。它是這樣描述的:當你發現你必須要設計這樣的代碼:“if...elseif...elseif...else...”時,你應當想到你的代碼應當重構一下了。我們先看看這樣的代碼有怎樣的特點。

  Java代碼

if(var.equals("A")){ doA(); }
else if(var.equals("B")){ doB(); }
else if(var.equals("C")){ doC(); }
else{ doD(); }      

  這樣的代碼很常見,也非常平常,我們大家都寫過。但正是這樣平常才隐藏着我們永遠沒有注意的問題。問題就在于,如果某一天這個選項不再僅僅是A、B、C,而是增加了新的選項,會怎樣呢?你也許會說,那沒有關系,我把代碼改改就行。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在大型軟體研發與維護中有一個原則,每次的變更盡量不要去修改原有的代碼。如果我們重構一下,能保證不修改原有代碼,僅僅增加新的代碼就能應付選項的增加,這就增加了這段代碼的可維護性和可變更性,提高了代碼品質。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去做呢?

  經過深入分析你會發現,這裡存在一個對應關系,即A對應doA(),B對應doB()...如果将doA()、doB()、doC()...與原有代碼解耦,問題就解決了。如何解耦呢?設計一個接口X以及它的實作A、B、C...每個類都包含一個方法doX(),并且将doA()的代碼放到A.doX()中,将doB()的代碼放到B.doX()中...經過以上的重構,代碼還是這些代碼,效果卻完全不一樣了。我們隻需要這樣寫:

  Java代碼

X x = factory.getBean(var); x.doX();      

  這樣就可以實作以上的功能了。我們看到這裡有一個工廠,放着所有的A、B、C...并且與它們的key對應起來,并且寫在配置檔案中。如果出現新的選項時,通過修改配置檔案就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下去。

  這個模式雖然有效提高了代碼品質,但是不能濫用,并非隻要出現if...else...就需要使用。由于它使用了工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代碼複雜度,是以僅僅在選項較多,并且增加選項的可能性很大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另外,要使用這個模式,繼承我在附件中提供的抽象類XmlBuildFactoryFacade就可以快速建立一個工廠。如果你的項目放在spring或其它可配置架構中,也可以快速建立工廠。設計一個Map靜态屬性并使其V為這些A、B、C...這個工廠就建立起來了。

  b. 政策模式

  也許你看過政策模式(strategy model)的相關資料但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讓你快速了解它。如果一個員工系統中,員工被分為臨時工和正式工并且在不同的地方相應的行為不一樣。在設計它們的時候,你肯定設計一個抽象的員工類,并且設計兩個繼承類:臨時工和正式工。這樣,通過下溯類型,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表現出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各自行為。在另一個系統中,員工被分為了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并且也在不同的地方相應的行為不一樣。同樣,我們在設計時也是設計一個抽象的員工類,并且設計數個繼承類: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現在,我們要把這兩個系統合并起來,也就是說,在新的系統中,員工既被分為臨時工和正式工,又被分為了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這時候如何設計。如果我們還是使用以往的設計,我們将不得不設計很多繼承類:銷售臨時工、銷售正式工、技術臨時工、技術正式工。。。如此的設計,在随着劃分的類型,以及每種類型的選項的增多,呈笛卡爾增長。通過以上一個系統的設計,我們不得不發現,我們以往學習的關于繼承的設計遇到了挑戰。

  解決繼承出現的問題,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采用政策模式。在這個應用中,員工之是以要分為臨時工和正式工,無非是因為它們的一些行為不一樣,比如,發工資時的計算方式不同。如果我們在設計時不将員工類分為臨時工類和正式工類,而僅僅隻有員工類,隻是在類中增加“工資發放政策”。當我們建立員工對象時,根據員工的類型,将“工資發放政策”設定為“臨時工政策”或“正式工政策”,在計算工資時,隻需要調用政策類中的“計算工資”方法,其行為的表現,也設計臨時工類和正式工類是一樣的。同樣的設計可以放到銷售人員政策、技術人員政策、管理人員政策中。一個通常的設計是,我們将某一個影響更大的、或者選項更少的屬性設計成繼承類,而将其它屬性設計成政策類,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使用政策模式,你同樣把代碼寫活了,因為你可以無限制地增加政策。但是,使用政策模式你同樣需要設計一個工廠——政策工廠。以上執行個體中,你需要設計一個發放工資政策工廠,并且在工廠中将“臨時工”與“臨時工政策”對應起來,将“正式工”與“正式工政策”對應起來。

  c. 擴充卡模式

  我的筆記本是港貨,它的插頭與我們常用的插座不一樣,所有我出差的時候我必須帶一個擴充卡,才能使用不同地方的插座。這是一個對擴充卡模式最經典的描述。當我們設計的系統要與其它系統互動,或者我們設計的子產品要與其它子產品互動時,這種互動可能是調用一個接口,或者交換一段資料,接受方常常因發送方對協定的變更而頻繁變更。這種變更,可能是接受方來源的變更,比如原來是A系統,現在變成B系統了;也可能是接受方自身的代碼變更,如原來的接口現在增加了一個參數。由于發送方的變更常常導緻接受方代碼的不穩定,即頻繁跟着修改,為接受方的維護帶來困難。

  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有經驗的程式員馬上想到的就是采用擴充卡模式。在設計時,我方的接口按照某個協定編寫,并且保持固定不變。然後,在與真正對方接口時,在前段設計一個擴充卡類,一旦對方協定發生變更,我可以換個擴充卡,将新協定轉換成原協定,問題就解決了。擴充卡模式應當包含一個接口和它的實作類。接口應當包含一個本系統要調用的方法,而它的實作類分别是與A系統接口的擴充卡、與B系統接口的擴充卡...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我曾經在一個項目中需要與另一個系統接口,起初那個系統通過一個資料集的方式為我提供資料,我寫了一個接收資料集的擴充卡;後來改為用一個XML資料流的形式,我又寫了一個接收XML的擴充卡。雖然為我提供資料的方式不同,但是經過擴充卡轉換後,輸出的資料是一樣的。通過在spring中的配置,我可以靈活地切換到底是使用哪個擴充卡。

  d. 模闆模式

  32個經典模式中的模闆模式,對開發者的代碼規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開發者對自己開發的所有代碼有一個互相聯系和從中抽象的能力,從各個不同的子產品和各個不同的功能中,抽象出其過程比較一緻的通用流程,最終形成模闆。譬如說,讀取XML并形成工廠,是許多子產品常常要使用的功能。它們雖然有各自的不同,但是總體流程都是一樣的:讀取XML檔案、解析XML資料流、形成工廠。正因為有這樣的特征,它們可以使用共同的模闆,那麼,什麼是模闆模式呢?

  模闆模式(Template Model)通常有一個抽象類。在這個抽象類中,通常有一個主函數,按照一定地順序去調用其它函數。而其它函數往往是某這個連續過程中的各個步驟,如以上執行個體中的讀取XML檔案、解析XML資料流、形成工廠等步驟。由于這是一個抽象類,這些步驟函數可以是抽象函數。抽象類僅僅定義了整個過程的執行順序,以及一些可以通用的步驟(如讀取XML檔案和解析XML資料流),而另一些比較個性的步驟,則由它的繼承類自己去完成(如上例中的“形成工廠”,由于各個工廠各不一樣,是以由各自的繼承類自己去決定它的工廠是怎樣形成的)。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各個繼承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重載重新定義各個步驟函數。但是,模闆模式要求不能重載主函數,是以正規的模闆模式其主函數應當是final(雖然我們常常不這麼寫)。另外,模闆模式還允許你定義的這個步驟中,有些步驟是可選步驟。對與可選步驟,我們通常稱為“鈎子(hood)”。它在編寫時,在抽象類中并不是一個抽象函數,但卻是一個什麼都不寫的空函數。繼承類在編寫時,如果需要這個步驟則重載這個函數,否則就什麼也不寫,進而在執行的時候也如同什麼都沒有執行。

  通過以上對模闆模式的描述可以發現,模闆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我們的代碼複用程度。

  以上一些常用設計模式,都能使我們快速提高代碼品質。還是那句話,設計模式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恰恰相反,它是初學者快速提高的捷徑。然而,如果說提高代碼複用是提高代碼品質的初階,使用設計模式也隻能是提高代碼品質的中階。那麼,什麼是高階呢?我認為是那些分析設計理論,更具體地說,就是職責驅動設計和領域驅動設計。

  3)職責驅動設計和領域驅動設計

  前面我提到,當我們嘗試寫一些複雜功能的時候,我們把功能分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函數。但是,應當将這些函數配置設定到哪個類中呢?也就是系統中的所有類都應當擁有哪些函數呢?或者說應當表現出哪些行為呢?答案就在這裡:以職責為中心,根據職責配置設定行為。我們在分析系統時,首先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用例分析,然後根據用例繪制領域模式和分析模型,整個系統最主要的類就形成了。通過以上分析形成的類,往往和現實世界的對象是對應的。正因為如此,軟體世界的這些類也具有了與現實世界的對象相對應的職責,以及在這些職責範圍内的行為。

  職責驅動設計(Responsibility Drive Design,RDD)是Craig Larman在他的經典著作《UML和模式應用》中提出的。職責驅動設計的核心思想,就是我們在對一個系統進行分析設計的時候,應當以職責為中心,根據職責配置設定行為。這種思想首先要求我們設計的所有軟體世界的對象,應當與現實世界盡量保持一緻,他稱之為“低表示差異”。有了低表示差異,一方面提高了代碼的可讀性,另一方面,當業務發生變更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快速應對變更。

  Craig Larman在提出職責驅動設計理論的同時,還提出了GRASP設計模式,來豐富這個理論。在GRASP設計模式中,我認為,低耦合、高内聚、資訊專家模式最有用。

  繼Craig Larman提出的職責驅動設計數年之後,另一位大師提出了領域驅動設計。領域驅動設計(Domain Drive Design,DDD)是Eric Evans在他的同名著作《領域驅動設計》中提出的。在之前的設計理論中,領域模型是從用例模型到分析模型之間的一種中間模型,也就是從需求分析到軟體開發之間的一種中間模型。這麼一個中間模型,既不是需求階段的重要産物,在開發階段也不以它作為标準進行開發,僅僅是作為參考,甚至給人感覺有一些多餘。但是,Evans在領域驅動設計中,将它放到了一個無比重要的位置。按照領域驅動設計的理論,在需求分析階段,需求分析人員使用領域模型與客戶進行溝通;在設計開發階段,開發人員使用領域模型指導設計開發;在運作維護和二次開發階段,維護和二次開發人員使用領域模型了解和熟悉系統,并指導他們進行維護和二次開發。總之,在整個軟體開發的生命周期中,領域模型都成為了最核心的内容。

  領域驅動設計繼承了職責驅動設計。在領域驅動設計中強調的,依然是低表示差異,以及職責的配置設定。但是,如何做到低表示差異呢?如何完成職責配置設定呢?領域驅動設計給了我們完美的答案,那就是建立領域模型。領域驅動設計改變了我們的設計方式。在需求分析階段,用例模型已不再是這個階段的核心,而是建立領域模型。在開發和二次開發階段,開發人員也不再是一埋頭地猛紮程序式堆裡開始程式設計,而是首先細緻地進行領域模型分析。領域驅動設計強調持續精化,使領域模型不再是一旦完成分析就扔在一邊不再理會的圖紙,而是在不斷了解業務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和精化領域模型,進而驅動我們代碼的精化。領域驅動設計強調的不再是一次軟體開發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工作,它看得更加長遠,它強調的是一套軟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持續更新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做的工作。我認為,領域驅動設計是提高代碼品質的最高等級。當時,使用領域驅動設計進行軟體開發是一場相當巨大的改革,它颠覆了我們過去的所有開發模式,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一步一步去實踐和改變。

  職責驅動設計

  随着軟體業的不斷發展,随着軟體需求的不斷擴大,軟體所管理的範圍也在不斷拓寬。過去一個軟體僅僅管理一台電腦的一個小小的功能,而現在被擴充到了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産業鍊。過去我們開發一套軟體,隻有少量的二次開發,當它使用到一定時候我們就抛棄掉重新又開發一套。現在,随着使用者對軟體依賴程度的不斷加大,我們很難說抛棄一套軟體重新開發了,更多的是在一套軟體中持續改進,使這套軟體的生命周期持續數年以及數個版本。正是因為軟體業面臨着如此巨大的壓力,我們的代碼品質,我們開發的軟體擁有的可變更性和持續改進的能力,成為軟體制勝的關鍵因素,令我們不能不反思。

  代碼品質評價的關鍵名額:低耦合,高内聚

  耦合就是對某元素與其它元素之間的連接配接、感覺和依賴的量度。耦合包括:

  1.元素B是元素A的屬性,或者元素A引用了元素B的執行個體(這包括元素A調用的某個方法,其參數中包含元素B)。

  2.元素A調用了元素B的方法。

  3.元素A直接或間接成為元素B的子類。

  4.元素A是接口B的實作。

  如果一個元素過于依賴其它元素,一旦它所依賴的元素不存在,或者發生變更,則該元素将不能再正常運作,或者不得不相應地進行變更。是以,耦合将大大影響代碼的通用性和可變更性。

  内聚,更為專業的說法叫功能内聚,是對軟體系統中元素職責相關性和集中度的度量。如果元素具有高度相關的職責,除了這些職責内的任務,沒有其它過多的工作,那麼該元素就具有高内聚性,反之則為低内聚性。内聚就像一個專橫的管理者,它隻做自己職責範圍内的事,而将其它與它相關的事情,配置設定給别人去做。

  高品質的代碼要求我們的代碼保持低耦合、高内聚。但是,這個要求是如此的抽象與模糊,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軟體大師們告訴我們了許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Craig Larman的職責驅動設計。

  職責驅動設計(Responsibility Drive Design,RDD)是Craig Larman在他的經典著作《UML和模式應用》中提出的。要了解職責驅動設計,我們首先要了解“低表示差異”。

  低表示差異

  我們開發的應用軟體實際上是對現實世界的模拟,是以,軟體世界與現實世界存在着必然的聯系。當我們在進行需求分析的時候,需求分析員實際上是從客戶那裡在了解現實世界事物的規則、工作的流程。如果我們在軟體分析和設計的過程中,将軟體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地聯系到一起,我們的軟體将更加本色地還原事物最本質的規律。這樣的設計,就稱之為“低表示差異”。

【Rules】高品質代碼規範

  采用“低表示差異”進行軟體設計,現實世界有什麼事物,就映射為軟體世界的各種對象(類);現實世界的事物擁有什麼樣的職責,在軟體世界裡的對象就擁有什麼樣的職責;在現實世界中的事物,因為它的職責而産生的行為,在軟體世界中就反映為對象所擁有的函數。

  低表示差異,使分析設計者對軟體的分析和設計更加簡單,思路更加清晰;使代碼更加可讀,閱讀者更加易于了解;更重要的是,當需求發生變更,或者業務産生擴充時,設計者隻需要遵循事物本來的面貌去思考和修改軟體,使軟體更加易于變更和擴充。

  角色、職責、協作

  了解了“低表示差異”,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應當如何運用職責驅動設計進行分析和設計。首先,我們通過與客戶的溝通和對業務需求的了解,從中提取出現實世界中的關鍵事物以及互相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我們通常通過建立領域模型來完成。領域模型建立起來以後,通過諸如Rational Rose這樣的設計軟體的正向工程,生成了我們在軟體系統中最初始的軟體類。這些軟體類,由于每個都扮演着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具體的角色,因而賦予了各自的職責。前面我已經提到,如果你的系統采用職責驅動設計的思想進行設計開發,作為一個好的習慣,你應當在每一個軟體類的注釋首行,清楚地描述該軟體類的職責。

  當我們完成了系統中軟體類的制訂,配置設定好了各自的職責,我們就應該開始根據軟體需求,編寫各個軟體類的功能。在前面我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不要在一個函數中編寫大段的代碼。編寫大段的代碼,通常會降低代碼的内聚度,因為這些代碼中将包含不是該軟體類應當完成的工作。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開發人員,在編寫一個功能時,首先應當對功能進行分解。一段稍微複雜的功能,通常都可以被分解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步驟。步驟與步驟之間存在着互動,那就是資料的輸入輸出。通過以上的分解,每一個步驟将形成一個獨立的函數,并且使用一個可以表明這個步驟意圖的釋義函數名。接下來,我們應當考慮的,就是應當将這些函數交給誰。它們有可能交給原軟體類,也有可能交給其它軟體類,其配置設定的原則是什麼呢?答案是否清楚,那就是職責。每個軟體類代表現實世界的一個事物,或者說一個角色。在現實世界中這個任務應當由誰來完成,那麼在軟體世界中,這個函數就應當配置設定給相應的那個軟體類。

  通過以上步驟的分解,一個功能就配置設定給了多個軟體類,互相協作地完成這個功能。這樣的分析和設計,其代碼一定是高内聚的和高可讀性的。同時,當需求發生變更的時候,設計者通過對現實世界的了解,可以非常輕松地找到那個需要修改的軟體類,而不會影響其它類,因而也就變得易維護、易變更和低耦合了。

  說了這麼多,舉一個執行個體也許更能幫助了解。拿一個員工工資系統來說吧。當人力資源在發放一個月工資的時候,以及離職的員工肯定不能再發放工資了。在系統設計的期初,開發人員商量好,在員工資訊中設定一個“離職标志”字段。編寫工資發放的開發人員通過查詢,将“離職标志”為false的員工查詢出來,并為他們計算和發放工資。但是,随着這個系統的不斷使用,編寫員工管理的開發人員發現,“離職标志”字段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因而将“離職标志”字段廢棄,并增加了一個“離職時間”字段來管理離職的員工。然而,編寫工資發放的開發人員并不知道這樣的變更,依然使用着“離職标志”字段。顯然,這樣的結果就是,軟體系統開始對離職員工發放工資了。仔細分析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确認員工是否離職,并不是“發放工資”軟體類應當完成的工作,而應當是“員工管理”軟體類應當完成的。如果将“擷取非離職員工”的任務交給“員工管理”軟體類,而“發放工資”軟體類僅僅隻是去調用,那麼離職功能由“離職标志”字段改為了“離職時間”字段,其實就與“發放工資”軟體類毫無關系。而作為“員工管理”的開發人員,一旦發生這樣的變更,他當然知道去修改自己相應的“擷取非離職員工”函數,這樣就不會發生以上問題。通過這樣一個執行個體,也許你能夠了解“職責驅動設計”的精要與作用了吧。

  職責配置設定與資訊專家

  通過以上對職責驅動設計的講述,我們不難發現,職責驅動設計的精要就是職責配置設定。但是,在紛繁複雜的軟體設計中,如何進行職責配置設定常常令我們迷惑。幸運的是,Larman大師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他的著作中,資訊專家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幫助。

  資訊專家模式(又稱為專家模式)告訴我們,在分析設計中,應當将職責配置設定給軟體系統中的這樣一個軟體類,它擁有實作這個職責所必須的資訊。我們稱這個軟體類,叫“資訊專家”。用更加簡短的話說,就是将職責配置設定給資訊專家。

  為什麼我們要将職責配置設定給資訊專家呢?我們用上面的例子來說明吧。當“發放工資”軟體類需要擷取非離職員工時,“員工管理”軟體類就是“擷取非離職員工”任務的資訊專家,因為它掌握着所有員工的資訊。假設我們不将“擷取非離職員工”的任務交給“員工管理”軟體類,而是另一個軟體類X,那麼,為了擷取員工資訊,軟體類X不得不通路“員工管理”軟體類,進而使“發放工資”與X耦合,X又與“員工管理”耦合。這樣的設計,不如直接将“擷取非離職員工”的任務交給“員工管理”軟體類,使得“發放工資”僅僅與“員工管理”耦合,進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統的整體耦合度。

  總之,采用“職責驅動設計”的思路,為我們提高軟體開發品質、可讀性、可維護性,以及保持軟體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