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1)IS-IS基本配置(背景)

(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

(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

(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

(1)IS-IS基本配置

  • 概要
IS-IS(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協定):
IS(Intermediate System) : 中間系統(一個路由器就是一個中間系統),是以字面意思可以了解 IS-IS 就是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協定。(除此之外,你還注意到有啥協定是在路由器之間運作的呢?)
IS-IS 是由國際标準化組織定義的,一開始的時候是為了支援 CLNP(無連接配接網絡協定,和TCP/IP下的IP協定很類似,用來向傳輸層提供服務。)
(內建 IS-IS 采用資料鍊路層進行封裝,而OSPF采用IP層進行封裝。
 OSPF 是基于鍊路的而IS-IS是基于裝置來劃分區域的。
)
由于 IS-IS 的可擴充性非常的強悍,現在已經支援IPV4/IPV6了。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 組成部分
    • 身份唯一辨別(NSAP)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DP(Intial Domain Part   初始域部分   ~ 類似于 IP 位址中的網絡号)
   - AFI   組織格式辨別
   - IDI   域初始辨別 
   AFI + IDI = IP(網絡号)
   例如:   49.0005 曆史中美國國防部使用過; 49.0001 私有位址,這個應該都熟悉。
DSP (Domain Specific Part 域指定部分  ~   IP位址中的主機位)
  - High Order Dsp   高位 DSP,類似于子網号 
  - System ID        系統ID,用來辨別唯一系統
  - SEL              固定辨別00,辨別系統支援IP
 當 SEL = 00 時此時的NSAP 也有一種特殊的叫法:
 NET(Network Entity Title) :網絡實體名稱。 其工作在網絡層,主要用來路由計算。

列如: R1工作在 49.0001 區域,請自由配置 R1 的 NET?
   49.00001.0000.0000.0001.00
   (網絡号):(主機号)
           

實驗: 在eNSP 上對 AR1進行 NET 配置。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注意: 一個路由器裝置最多隻能配 3 個 NET。

(2)IS-IS特性

  • 路由器之間鄰居的建立過程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 建立鄰居是通過互動 IIH(IS-IS Hello) 封包, IS-IS 與 OSPF 所支援的網絡類型有點差別,
其隻支援 P2P 和 廣播(MA)類型網絡,而兩者建立鄰居的過程又有一點不同。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在 MA 網絡中,如果 R1 發現 R2 發過來的 Hello 封包中包含自己的 MAC 位址則,
進入 UP 狀态(鄰居建立完成)
           

發送 hello 封包,抓包效果圖: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注: 在廣播型網絡中(MA),多個路由器之間會選擇 DIS 出來(指派IS系統用來同步資料庫)
選舉規則:
   -  比較DIS,越大越優(預設優先級=64 , 最大優先級 = 127)
   -  當優先級相同時,比較接口MAC位址,越大越優
而在OSPF中,DR-Other 之間隻建立鄰居關系(2-way)而 DR/BDR 與 DR-Other 之間建立鄰接關系。(FULL)
IS-IS 體系中,所有裝置之間建立的都是鄰接關系,而DIS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同步資料庫的。
OSPF 中在區域部分分為骨幹區域(area=0)和非骨幹區域。
而在 IS-IS 中分為骨幹/非骨幹區域,用層級關系來描述:
    - level-1 : 隻與同一區域内的路由器建立鄰居關系,隻維護本區域内的資料庫。(非骨幹)
    - level-2 : 可以與同一/不同區域間的路由器建立鄰居關系,隻維護一個 Level-2 的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整個IS-IS内的路由資訊。
    - level-1-2 : 用來連接配接骨幹和非骨幹之間的路由器,與 OSPF 中 ABR(邊界路由)非常相似,維護兩張資料庫,分别為 Level-1 和 level-2 的。(如果學習過OSPF,應該知道這裡的 Level-1 和 OSPF 中的特殊區域(stub 區域)非常相似。)

注意: 
OSPF 在建立鄰居時 是将 HELLO 封包 發送到 多點傳播位址 為 224.0.0.5 ,而 DR 與 BDR 則處在 224.0.0.6 的多點傳播位址。
IS-IS 在建立鄰居時,發送HELLO 封包的多點傳播位址有點不同:
    - 如果是 level-1 層級,則向 0180-c200-0014 發送 hello 。
    - 如果是 level-2 層級,則向 0180-c200-0015 發送 hello 。 
           

(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提示:
CSNP(Complete Sequence Number Pdu) : 完整序列号PDU,類似于OSPF中的 DD 封包(内含LSA摘要資訊或LSA明細資訊)
PSNP(Part Sequence Number Pdu) : 部分序列号 PDU, 類似于OSPF 中的 LSR/LSACK(LSA封包的請求和回複)
LSP(Link State Pdu) : 鍊路狀态 PDU, 類似于OSPF中的 LSA (用于在鄰居之間傳遞存儲在路由器資料庫内的資料)

// 如果判斷所在鍊路的網絡類型?
根據資料鍊路層的協定進行判斷。(如廣域網内的PPP協定則屬于 P2P網絡; 以太網協定則為 MA 網絡。)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此時 AR1 與 AR2 的 LSDB 已經同步完成,而同時 AR1 由于優先級(自己給定)高于AR2被選為 DIS。
這時當網絡中新接入一個路由器時,資料庫同步過程如下: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從上圖應該可以發現,當DIS發送LSP給 AR3 時, AR3 并沒有給予回複。
這是因為 DIS 每隔10s 會重新發送 CSNP 路由摘要資訊,如果 AR3 之前沒有擷取繼而可以PSNP。
一次不能擷取,總不能次次不能擷取吧?
           
  • IS-IS 鍊路狀态資料庫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檢視真實節點 LSP: dis isis lsdb 0000.0000.0001.00-00 verbose // 檢視 僞節點 LSP(由DIS 産生): dis isis lsdb 0000.0000.0003.01-00

    注意:

    檢視僞結點資料庫時你會發現,根本沒有子網路遮罩等路由資訊,而檢視真實節點時會發現存在子網路遮罩等路由資訊。是以從這可以看出 IS-IS 與 OSPF 的不同點之一就是,在一個IS-IS系統中無需子網路遮罩一緻也能建立鄰接關系。

(4)IS-IS 路由滲透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任務:
使 AR1 的環回接口位址能 ping 通 AR4 的環回接口位址。
 - 在整個區域内跑 IS-IS 路由協定後,在AR1上檢視路由表: 問 AR4的環回接口路由在 AR1 上能否檢視?
 - tracert -a 1.1.1.1  4.4.4.4 問走哪條路由?
 - tracert -a 4.4.4.4  1.1.1.1 走哪條路由?
 - 如果避免次優問題?
           
  • 在 AR1 上檢視路由表,發現并未存在AR4的路由資訊。隻是有一條預設路由。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從兩條 tracert 記錄可以發現,AR1 到 AR4 走的是下面 cost = 488+1=489 的路由
,而 AR4 到 AR1 走的是 cost = 10+1=11 的路由,那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 AR1 所在的層級是 level-1 隻同步自身區域内路由資訊,
無法感覺其他區域的路由開銷值。AR1路由表中的預設路由是由層級為 Level-1-2 的路由器 AR2/3 附屬自身後
在傳遞給 AR1的,此時AR1隻會走離自己較近的路線。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問: 如何讓 level-1 層級的 AR1 能感受到其他區域路由的開銷值呢?

答: 可進行路由滲透,利用層級 Level-1-2 的 AR2/3 将去往 AR4 的cost 告知給 AR1 即可。

AR2:
acl 2000
rule permit source 4.4.4.0 0
q
isis
import-route isis level-2 into level-1 filter-policy 2000
//将 level-2 的路由政策滲透進 level-1,使 AR1 能感受其他區域cost資訊。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IS-IS(中間到中間系統)協定(1)IS-IS基本配置(背景)(2)IS-IS特性(層次,鄰居表)(3)不同網絡類型同步資料庫過程(P2P,MA)(4)IS-IS 路由滲透(路由過濾)
到這: 即可解決上述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