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試 | 鐵憨憨程式員怎麼寫好履歷?先把這個問題改掉先!

大家好,不知不覺暑期臨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秋招的時候了。說到招聘,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面試。在職場摸爬滾打了幾年,既當過求職者也做過面試官,雖然沒什麼大的成就,但總算積累了一些經驗。應小夥伴的邀請,來開一個專欄聊聊面試中的那些事兒。

履歷但不簡單

說到面試,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就是履歷了。都說履歷是敲門磚,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敲開企業大門擷取offer的。遞交履歷其實是一個很有商業規範的事情,和生意人之間互換名片本質是一樣的。你需要讓企業通過履歷了解你,知道你是誰,是幹嘛的,有什麼特長和能力。

面試官在面試之前必然會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候選人的履歷,不要以為它就是給hr看的,面試官也是必看必研究的。是以一封合格的履歷應該能夠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映像,對你有一定的了解,傳遞一定的價值。這三點是履歷的核心價值,也是我們寫履歷的目的所在。好的履歷内容和形式也許各有不同,但是起到的作用是類似的。

可惜的是雖然求職對于大學生、研究所學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學校裡是沒有一門課是講授履歷應該怎麼寫,學生往往也找不到一個很好的途徑學習,都隻能靠自己體悟。往往到了最後就變成了百度一下履歷怎麼寫,然後找一兩封模闆,依葫蘆畫瓢了事。這是千萬千萬要不得的!在你寫履歷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端正心态,鄭重、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情。這也是一切的基礎。

根據我個人的判斷,履歷在求職當中的重要性超過50%,一定要慎重!

那麼怎麼樣才能寫出一封優秀的履歷呢?俗話說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人卻往往有着類似的幸福。履歷也是一樣,糟糕的履歷各有各的問題,而優秀的履歷往往是趨同的。是以我們可以反向入手,寫履歷的過程當中最容易犯的問題有哪些?我們應該怎麼避免呢?

履歷變提綱

在我見過的上百封履歷當中,70%擁有一個類似的問題——把履歷寫成了提綱。這不僅是應屆生如此,很多工作了很久的老人也是一樣。

我在網上随便找了一封不知名的履歷來做個例子(僅作說明使用,無意冒犯):

面試 | 鐵憨憨程式員怎麼寫好履歷?先把這個問題改掉先!

我們抛開履歷描述的技術能力和水準不談,僅僅看它描述的方法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問題。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太實誠,這也是很多程式員的通病。是以才有很多人總是抱怨幹活的比不過講PPT的,其實把活幹好和把自己做的事情講得出彩宣傳給更多的人(老闆)知道,這兩者之間并不沖突。是以實誠是好事,但是在合理範圍内包裝自己、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是谄媚小人才會做的事,而是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能力。

回到履歷本身,它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像是招聘網站裡的崗位描述。從他的描述當中,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日常工作的内容,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資訊嗎?我們對照一下履歷的三大用途,能夠留下好印像嗎?不鹹不淡沒什麼感覺。能讓我知道他是誰嗎?也不能,隻能看出來他是做這個工作的。能傳遞他的價值嗎?好像也不太行。

是以很明顯,這段文字的描述是有問題的。除非能夠證明面試官就是想要找個會用hadoop、lr、gbdt的人,否則,很難認為這段履歷是合格的。

這就是我們寫履歷的時候最容易碰到也是最大的問題——把履歷當成經曆提綱來寫,隻傳遞你做過些什麼。

分析與改進

想要寫出的履歷不隻是經曆的提綱,我們需要在履歷當中傳遞更多的資訊。不隻是之前的工作經曆,還有你是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特質(和崗位契合),你憑什麼能勝任這個崗位。

展開來說是這四點,但實際上可以濃縮成兩點,第一點是基本資訊,也就是之前的經曆做過的項目的基本資訊。第二點是特質資訊,也就是身為應聘者的特質、特點、特長以及能力的資訊,也就是俗稱的”閃光點“。想要把這兩點都兼顧到會很難,因為履歷的形式限制了我們的表達,我們不能長篇大論,實際上也的确如此,履歷的語言越精簡越内涵越好。是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簡化。

把基礎資訊介紹的這個部分盡可能地簡化,想辦法傳遞出更多隐含的資訊來。比如剛才的例子,我們可以這麼改:

負責58集團使用者畫像系統的開發,包括實時與離線兩套系統。挖掘使用者行為、偏好以及基礎資訊,制作使用者标簽,支撐各大業務場景。

基于對使用者畫像的了解,獨自負責hadoop叢集以對多端日志進行清洗的使用者标簽系統的搭建。
探索将fast-unfolding算法對大規模使用者關系網絡進行分析,并應用線上下使用者關系群體的識别場景,帶來了xxx的提升
負責LR+GBDT與業内其他先進算法在标簽的挖掘與提取上的落地,取得了xxx的成果
兼負責輔助工具的開發,推動完善整個算法流程
           

複制

雖然内容還是剛才的内容,但是看起來逼格肯定不一樣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表達,其實能傳遞出很多潛在的資訊。比如“基于使用者畫像的了解”,傳遞出你在這個領域是有深入了解的,并不隻是擔任這一份工作而已。“探索xxx算法”,能夠展現你對技術的追求與學習能力,說明帶來的業績提升除了增加說服力之外,更加可以讓面試官看到把你招進來的價值。如果他剛好也在做類似的事情,他會覺得你可以派上用場。類似的表達還有一些,我就一一枚舉了,大家自行細品。

另外,由于我做過使用者畫像,是以我明白,其實這一段表達還沒有做到最好。因為其中還不能展現出他對于這個崗位這份工作核心價值的了解,依然還是圍繞着做過的事情在進行闡述。根據我的了解,使用者畫像這個崗位最大的價值其實是給下遊業務部門提供助力,比如幫助推薦提升效果,幫助搜尋結果提升精準度等等。是以最好描述當中能夠展現這一點,突出自己對于這個崗位核心價值的了解。

不用寫很多文字,也不用違心地吹牛,隻需要圍繞”盡可能傳遞高價值“這一點,就足夠我們寫出一封優秀出彩的履歷了。當然,這光靠我們鑽研文字套路是不夠的,也需要我們真正去思考和了解我們在職場、在學校、在項目裡做的事情,挖掘出其中的價值。

誤區與糾正

很多人會覺得履歷麼,寫清楚之前的經曆就可以了,面試官自然會來問的。

不得不說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先不說并不是所有面試官都會針對履歷進行提問。即使真的提問了,因為認知和了解的差異,面試官未必能夠問到你經曆當中的關鍵,更未必能夠get到你核心出彩的價值。同樣是通過面試,有些人評價是S有些人評價就是B,難道就隻是他們回答出來的問題數量不一樣?還是做出來的算法題數量不同?

顯然不是,面試的核心是價值,問答隻是展現價值的一種形式,履歷中的内容同樣可以傳遞出大量的價值。我們把履歷寫好,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價值最大化,把手上的牌盡可能打好,為我們的求職争取盡可能的優勢。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個搜尋工程師,你和一個同僚A的工作就是負責設計算法優化搜尋結果。你工作兢兢業業,業餘也會花很多時間研究工作的事情,由于你緊跟技術熱點和前沿技術,在你的提議下,你和你同僚一起把搜尋結果優化了不少。如果你隻是在履歷當中寫,負責優化搜尋結果,應用某某算法,帶來了結果的顯著提升。假設A也投了同樣的崗位,也寫了同樣的描述,你如何在履歷當中和A做區分呢?

如果A擅長寫履歷和面試,很有可能最後他拿到更高的職位和薪水,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你會不會覺得不公平呢?

但其實一點沒有不公平,是你自己沒有寫好履歷。兢兢業業、熱愛技術、對工作熱忱、有上司力、對崗位了解深刻這麼多能力和優勢一項也沒有在履歷當中展現出來,這能怪面試官在面試的時候沒有提問嗎?

另外,履歷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掌握主動權。在我們一般的了解當中,面試中求職者都是被動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面試官會問什麼。其實并不是如此,優秀的求職者是可以掌握主動權的,其中的技巧之一就是通過履歷。還用上面的例子,比如你是一個搜尋工程師,你隻在某個領域有建樹,對于一些相關的領域了解不多。如果你的建立描述很籠統,那麼面試官就會考察你在整個搜尋領域上的了解和能力,很有可能就會問到你搞不定或者不擅長的問題。

而利用履歷,你可以調整你的相關描述,弱化某些你不擅長的部分,強調你特長的部分。甚至可以故意将某個點留下一點疑問引導面試官發問和深究,進而引導面試官的提問。當然這是高端面試技巧和能力了,這裡不展開細講,但這是常用的掌握主動權的方法。

總結

履歷是面試的門面,寫出一份出彩優秀的履歷對于後續面試的幫助非常大,并且這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學會了之後可以在日後的每一次面試當中派上用場。

把履歷寫好,并不是要吹牛或者是誇大我們取得的成績,而是盡可能地展現出我們的閃光點,讓面試官能更好地了解我們,明白我們的能力和特長。對于求職者而言,認真梳理邏輯,寫一封高品質的履歷,本身也是求職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寫出一封優秀的履歷,除了能夠獲得給面試官更好的印象之外,本身也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個複盤和總結。優秀的面試者在寫履歷的過程當中,基本上就能猜到後續面試官可能會提問的内容,進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準備。

如果喜歡本文,可以的話,請點個關注,給我一點鼓勵,也友善擷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