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開始認識接觸flutter還是兩年前在大學的時候,那時候前端三大架構鼎力,而移動端的開發更是有數不勝數的相關技術棧可供選擇,快應用,小程式再到現在的低代碼和無代碼平台,前端技術的發展一直是一個高速發展和疊代的過程,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什麼時候你學不動了,你就要被社會淘汰了”。現在從事前端開發的工作兩年之後再回頭看一次這個flutter,在文檔看了很久我還是覺得“入門”這兩個字是最難的一步,現在每天上班的工作量不是很多,我可以抽出部分時間學習學習這個當初被我遺棄的技術(我當時選擇了web開發,用vue架構)。
2、首先布局和互動事件的寫法和之前的web開發很不一樣,dart文法很不适應,一個部件一個Widget,每一個Widget都可以嵌套很深,相對于html,css和JavaScript分開來寫的寫法,後者更能一目了然,這可能也是我知道的唯一的缺點了,因為flutter跨平台開發聲稱是可以媲美原生開發的響應和體驗的。一套代碼可以編譯成安卓、蘋果App。我也用過原生的微信小程式開發過應用,這種方式相比于H5又會友善和實用很多,還有如uni-app、mp-vue等架構配合vue來開發的生态,也能讓你的小程式開發路上的探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