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課有感

觀看了崔老師的《鳥的生殖和發育》一課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1.導入直覺形象,引人入勝。崔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幾幅圖來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進而一步步地把這節課的新課引入。這樣的情境導入法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傳授給學生知識,那麼首先就要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而不是老師的“滿堂灌”。是以說, “新課導入”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是以,每位老師都應該要尋找适合自己的一種課前導入模式。直覺形象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圖檔教學,豐富課堂内涵。成功地導入新課後,崔老師就給學生們展示了一些關于鳥的生殖與發育的圖檔,并且讓學生組成小組讨論來對這些圖檔進行排序、并分析其中的内容。并且讓同學們在分析圖檔内容的時候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實際例子來對鳥的生殖與發育加深了解。催老師利用小組讨論的這種方式巧妙的讓學生大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且在無形中加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最後在學生的自主讨論後總結出了“鳥的生殖與發育”過程。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要是我來授課的話,我隻會自己一個人自演自說的把整一個過程分析給學生聽,或者最多會讓個别學生來回答,卻不會想到小組讨論這樣的方法。是以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到這一點的。這樣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事半功倍。 

3. 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講解“卵的結構”這個内容時,崔老師并非直接的用課件來講解,而是把理論與實驗結合在一起,先讓學生們分組動手做實驗,解剖雞蛋來認識卵的結構。在實驗前交代清楚實驗中學生們需要注意到的事項、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自己則作為一個指導者為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作指導。最後才讓學生把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結構分析總結。因為面對的對象是國中生,他們的實驗探讨能力還不是很強,是以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做實驗使他們的實驗目的明确,實驗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催老師設計這樣的實驗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集體觀念,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到有趣,使教師本身成了課堂的引導者,成了導師。

    通過這次觀課,目睹了各位優秀老師的風采,他們各具特色,或語言風趣幽默,或教學手段新穎别緻,或導入栩栩如生,給了我教學視角的盛宴。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myg-123/p/1099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