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有句俗語叫“入鄉随俗”。在異國他鄉體驗不同禮俗文化,感受不同風土人情,是旅行的魅力,也是樂趣所在。

今天,小僑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4月不可錯過的限定節日。

複活節

複活節是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用來紀念耶稣基督複活。

在西方教會傳統裡,春分後第一次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複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逢星期日,則複活節再推遲一周。是以,節期大緻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在加拿大多倫多,一位踩高跷藝人吸引家長和孩童駐足。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複活節總是與彩蛋聯系在一起。在克羅地亞,巨型彩蛋亮相卡爾洛瓦茨市中心。畫筆勾勒出這座城市的美,春日綻放的花卉、綠樹環繞的街景映入眼簾。這些彩蛋由當地藝術家繪制,質樸的畫風和明亮的色彩使彩蛋獨樹一幟。

在美國,由于雞蛋價格上漲,當地群眾改用洋芋制作複活節彩蛋,在洋芋上作畫充滿樂趣,也掀起一股新潮流。在紐約,一些群眾頭戴精心制作的花帽,在紐約第五大道參加一年一度的複活節花帽遊行。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資料圖

除彩蛋外,兔子元素也不會缺席。在歐洲的古老傳說中,兔子被視為一種神秘的動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和不朽的生命力。在希臘,兔子元素出現在許多家庭的裝扮環節,人們會用淡黃色和淡綠色為兔子搭配衣服,來慶祝這個充滿歡樂和生機的節日。

宋幹節

在東南亞地區,潑水節也叫宋幹節。“宋幹”一詞來源于梵語,寓意通過進入新的星象,展開新的一年。它代表着愛和幸福,是一年裡最歡樂的節日。

在泰國、寮國、高棉,宋幹節于每年公曆4月13日至15日舉行。宋幹節的節慶習俗和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的潑水節習俗大同小異,東南亞地區宋幹節一般要浴佛、浴僧、向長輩行灑水禮、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放生及歌舞遊戲等等。

宋幹節除了潑水沖走黴運之外,它還有讓後人懂得感恩、忠于祖先、銘記家庭責任的作用。在節日期間群眾對僧侶布施,也促使了佛教文化的繁榮。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在泰國大城府,狂歡者和大象互相潑水。

去泰國參加宋幹節要注意什麼?

1、泰國政府嚴禁任何引人遐想衣物,尤其是濕水後不雅的服裝一律禁止。當地鼓勵參與者穿上傳統服飾,如果遊客能入鄉随俗,穿着泰式傳統服飾或潑水節花朵圖樣的服裝就更好了!

2、潑水節期間嚴禁在任何活動現場飲用酒精飲料、賭博或使用毒品。

3、禁止使用混合粉末、冰塊、泡沫的水,避免傷人害己。

4、泰國政府頒布指令嚴禁參與人士使用噴射力道強烈的水槍,以及任何會造成意外的工具。

5、不可以潑僧人、老人、小孩子、孕婦,還有正在執行公務者(警察等),也不要摸小朋友的頭。

開齋節

2023年中東地區大部分國家的齋月于3月23日開始,開齋節預計将在4月21日進行。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穆斯林們封齋一個月後,會在這天慶祝齋功勝利完成。這一天,穆斯林們要沐浴更衣,聚在附近清真寺做禮拜,聽教長講經布道,悼念先人。家家戶戶準備好杏幹、杏仁、油香、油炸果子、瓜果糖茶等招待客人,青年則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把節日氛圍感拉滿。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在孟加拉達卡,穆斯林乘坐火車回鄉過開齋節。來源:中新網

在土耳其,開齋節經常稱為“糖果日”。這一天,土耳其人會互贈糖果表達感謝。孩子們能借此機會敲開鄰居的門,收獲鄰居準備好的糖果。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圖為紐約第五大道複活節的花帽遊行。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如在齋月期間旅遊,非穆斯林人士是不需要齋戒的,但仍需要注意幾點:

1、遊客需要照顧和尊重白天在公共區域禁食的人們,盡量不要在公共視野之下吃東西、喝飲料。

2、齋月期間一般不播放音樂,需要聽音樂請戴上耳機。白天在公共場合也不允許吸煙。

3、為了照顧非穆斯林客人,部分餐廳和商場會開放,但多數是從下午4點後營業至深夜,有的餐廳甚至淩晨4點才關門。也有餐廳允許為非穆斯林提供外帶食物,但記得要用不透明的袋子裝好。

4、齋月是穆斯林們用來修身養性的,一些娛樂場所在齋月期間可能會調整開放時間,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免得白跑一趟。

參考資料:中國僑網、中新網、中國日報、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中國青年網、閩南網等作者/編輯:金旭

@僑胞們 4月出遊,記得“入鄉随俗”!

中國留學生在英徒步時失聯!中領館釋出通報

中使館:請在這些地區的中國公民盡快撤離!

被拐二十年的親兒子找回來了,認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