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橋(Bridge):網橋也叫橋接器,是連接配接兩個區域網路的一種存儲/轉發裝置,它能将一個大的LAN分割為多個網段,或将兩個以上的LAN互聯為一個邏輯LAN,使LAN上的所有使用者都可通路伺服器。早期的兩端口二層網絡裝置,用來連接配接不同網段,網橋的兩個端口分别有一條獨立的交換信道,不共享一條總線,可隔離沖突域,像一個聰明的中繼器。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配接器、協定轉換器,主要是對收到的資訊要重新打包,以适應目的系統的需求(在不同的通信協定、資料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在OSI網絡模型中存在于--應用層,TCP/IP中處于--網絡層。總的來說網關是一個翻譯器。
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于電(光)信号轉發的網絡裝置。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号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以太網交換機。網絡中不可或缺。
路由器(Router):連接配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路、廣域網的裝置,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号。 路由器是網際網路絡的樞紐,"交通警察"。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差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資料鍊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絡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位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配接,可用完全不同的資料分組和媒體通路方法連接配接各種子網,路由器隻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資訊,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裝置。
首先需要明白為什麼會有網絡運維崗位的出現?
每一個系統應用,不管是大型網站還是手機App,在完成了前期的需求調研,架構設計,編碼實作和測試上線後,就進入了系統的運維階段。
當然,按照現在DevOps的理念,運維工程師更需要投入到所謂的“前期”工作中,這樣能保證系統設計與實作更加科學合理。
也就是說,運維崗位的出現是應用生命周期的需要,如果一個系統的後期運維支撐不給力,不管應用提供多好的功能,解決使用者多大的痛點,最終給使用者的體驗将會很差,使用者粘性低,系統無法推廣。
那麼運維工程師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呢?
其實從一些招聘網站上看運維工程師的工作職責與任職要求就可以看出運維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内容與要求。
1.完善運維流程,規範化,标準化,精益化操作流程,以更加專業的角度提升運維品質與效率。
2.做好自動化運維工具的開發建設,将人員從反複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也能夠減少人力成本。
3.做好系統監控,把握系統目前運作狀态,及時處理系統故障、排除系統瓶頸。
4.做好安全防範,防範黑客和病毒入侵。
5.根據業務需求,引進業界成熟技術最佳實踐,與時俱進,保障系統高效穩定運作。
運維工程師需要的比較重要的職業素質有哪些?
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服務理念和合作精神。
首先是自我驅動,主動學習的能力,現在的技術日新月異,開源軟體層出不窮,如何在這些衆多的技術中選出滿足公司業務需求的技術,需要運維工程師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和大量的學習實踐積累;
溝通能力次之,如何直截了當,在最短的時間内把一件事情說清楚,降低溝通成本,提高企業運轉效率,也是需要運維工程師在日常的工作中進行思考和總結的;
服務理念,運維部門作為支撐性的部門,需要堅定服務理念,時刻保持高效傳遞的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