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澎湃思想周報丨以色列阿聯酋建交;文化界聲援波蘭性少數群體

盧南峰, 莊牧羊

《亞伯拉罕協定》背後的計劃

8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推特賬号上宣布,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達成了一項曆史性的和平協定,即《亞伯拉罕協定》。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内塔尼亞胡和阿布紮比王儲以及阿聯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謝赫·穆罕默德·本·紮耶德後來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證明了這一點。根據該協定,以色列暫停其對被占領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吞并計劃,阿聯酋将與以色列完全實作關系正常化。是以,阿聯酋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的海灣國家,也是繼埃及和約旦之後第三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的阿拉伯國家。

埃及總統塞西,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歡迎此舉,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和伊朗前外交部副部長阿什拉維譴責并拒絕這一舉動,而沙特官員沒有這麼說。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陰霾下,幾十年來飽受戰争困擾的中東再次迎來新的事态轉變,為什麼曾經的宿敵兩國突然幹涸成玉石,各方利益何在?8月19日,前駐以色列大使、前美國駐以色列-巴勒斯坦談判特使、現任外交關系委員會傑出研究員馬丁·因迪克(Martin Indyk)稱,關系正常化是"特朗普在中東出乎意料的外交",并分析了拙劣的特朗普和平計劃如何催生了《亞伯拉罕協定》。

英迪克認為,《亞伯拉罕協定》應被視為阿拉伯與以色列對抗的漫長曆史中的曆史性突破,但這一突破看起來更像是一系列意外後果中的最新突破。當美國推開一扇門時,另一扇門往往打不開。1977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敦促重新召開日内瓦中東和會,而埃及總統薩達特則前往耶路撒冷以避免這種情況。1993年,當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尋求以色列和叙利亞達成協定時,亞西爾·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欣然接受了《奧斯陸協定》(由挪威斡旋),因為害怕被抛在後面。

澎湃思想周報丨以色列阿聯酋建交;文化界聲援波蘭性少數群體

8月13日,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發表講話,宣布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和平協定。

這一次,特朗普為以色列吞并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領土開了綠燈,但為王儲與以色列完全正常化關系創造了條件。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以色列之間的關系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悄然發展,因為他們認為對方在應對伊朗和土耳其的威脅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為了彌補美國在該地區的衰落,穆罕默德王儲進一步尋求與以色列建立戰略聯盟。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認識到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價值,并于2015年歡迎以色列派往阿布紮比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外交使團,并邀請以色列參加迪拜世博會,該世博會現已推遲到2021年。但是,正如2002年《阿拉伯和平倡議》所明确指出的那樣,這種合作是有嚴格限制的,即沒有直接卷入以巴沖突的阿拉伯國家隻有在滿足其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的要求時,才能實作與以色列關系的正常化。

盡管如此,穆罕默德王儲較小的鄰國巴林和阿曼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正在悄悄地帶頭。阿曼蘇丹于2018年接待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内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高調正式通路,而巴林則在2019年舉辦了一次研讨會,以促進特朗普和平計劃的經濟層面。但這些都是小麻煩:更糟糕的是,自2011年以來,穆罕默德王儲從美國購買F-35戰鬥機和其他先進武器的努力與沙特的軍售混為一談,并在美國國會引起了高度争議。

王儲穆罕默德曾希望,将于2019年1月公布的高調特朗普和平計劃将為兩國關系正常化取得突破提供掩護,并反過來為他從美國購買武器鋪平道路。他派駐華盛頓大使尤爾塞夫·奧泰巴(Yoursef al-Otaiba)參加該計劃的揭幕儀式。但王儲穆罕默德很快發現,特朗普的和平計劃包含一顆"毒丸":為了確定内塔尼亞胡的接受,它先發制人地阻止了以色列吞并約旦河西岸30%的領土,包括約旦河谷。

吞并巴勒斯坦土地勢必會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對,使穆罕默德王儲尋求的正常化程序複雜化。更糟糕的是,吞并約旦河谷将使約旦國王阿蔔杜拉處于落後地位,迫使他在美國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做出選擇。巴勒斯坦人占約旦東海岸居民的大多數。破壞約旦的穩定無異于冒着重返穆斯林兄弟會的風險,這對王儲穆罕默德來說是一個反複出現的噩夢,他擔心土耳其支援的伊斯蘭主義者将接管整個地區的遜尼派阿拉伯勢力。

王儲穆罕默德敦促特朗普的女婿賈裡德庫什納停止吞并過程,然後進一步準許奧泰巴在以色列主流報紙Yediot Aharonot頭版上的希伯來語評論。奧泰巴向以色列公衆解釋說,以色列可以吞并約旦河西岸或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實作關系正常化,但魚和熊掌不能同時使用。他的及時幹預,加上阿蔔杜拉國王的大聲抗議,成功地阻止了吞并程序。但随着美國大選的臨近,以色列仍然面臨着該計劃可能在今年秋天重新啟動的危險,以取悅特朗普的福音派支援者和内塔尼亞胡的右翼支援者。

解決辦法是扭轉奧泰巴的等式,與其讓兼并阻礙正常化,為什麼不正常化以換取不兼并呢?與以色列的正常化協定将激怒巴勒斯坦人,但穆罕默德王儲可以令人信服地争辯說,他阻止了對他的土地的吞并。通過阻止吞并約旦河谷,他也可以幫助阿蔔杜拉國王擺脫困境。與此同時,關系完全正常化将使阿聯酋受到國會山親以色列立法者的歡迎,包括民主黨和共和黨,并消除以色列對其武器銷售要求的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庫什納很快就看到了好處。與其堅持沒有進展的特朗普和平計劃,支援使美阿夥伴關系複雜化的吞并程序,不如宣布這樣的戰略突破。相反,他促成了協定,并在此過程中在特朗普和平計劃的棺材上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然而,該協定已經陷入困境:巴勒斯坦人拒絕支援一項如此偏袒以色列的提案。庫什納至少通過允許以色列首先吞并巴勒斯坦人以換取一個長期被削弱的巴勒斯坦國來確定内塔尼亞胡的合作。根據特朗普的說法,不再考慮吞并。以色列的右翼民族主義者對以色列放棄對約旦河西岸的主權感到憤怒。是以,盡管内塔尼亞胡将繼續口頭支援該計劃,但他無法在不疏遠右翼基礎的情況下獲得接受。

《亞伯拉罕協定》本身無助于解決以巴沖突。事實上,内塔尼亞胡現在正忙于說服以色列人,他們現在可以期待阿聯酋的"和平換和平"模式,而不必做出領土讓步。這将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實作和平的機會更加渺茫。

特朗普想要的隻是一個白宮簽字儀式,他不太可能關心阿聯酋酋長取代坐在簽名台上的巴勒斯坦上司人與内塔尼亞胡,更不用說在簽署後與他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軍售,而不是在最初的和平計劃中承諾給巴勒斯坦人的巨額援助。特朗普曾要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他真正應得的是一枚"無意識"外交官的勳章:如果他沒有在他的計劃中推動吞并,穆罕默德王儲就不會提議與以色列完全正常化以阻止吞并。如果奧巴馬不重申從中東撤軍的政策,穆罕默德王儲将不會感到開放與以色列戰略關系的緊迫性。

Indik最後寫道,如果以色列 - 阿聯酋關系正常化重新點燃的和平之火繼續燃燒,則需要采取更嚴肅的行動來促進以色列 - 巴勒斯坦沖突的解決。穆罕默德王儲的倡議為美國創造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如果特朗普想成為一個關鍵的和平締造者,他應該利用穆罕默德王儲創造的"停頓"來宣布,隻有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共同同意下,才能進行吞并。如果特朗普将此與他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的承諾結合起來,即他計劃中的一切都是談判,他可能會說服巴勒斯坦人重新考慮。這可以為下一任總統推動和平程序提供基礎。

波蘭為性少數群體而鬥争:托卡爾丘克和齊澤克等文化人物的一封公開信

8月17日,一封緻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公開信将波蘭的性少數群體置于聚光燈下。這封聯合公開信由諾貝爾獎獲得者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和波蘭導演阿格涅什卡·霍蘭德等波蘭文化人物撰寫,并由70多位歐美文化人物簽名,其中包括著名的斯洛文尼亞學者齊澤克和美國哲學家朱迪思·巴特勒,以及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和英國作家伊恩·科切爾。麥克尤恩、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以及影視界也有西班牙導演阿莫多娃、芬蘭導演科裡·馬基、法國電影女演員伊莎貝爾·尤佩爾等人簽約。這封公開信,擁有如此強大的聯合陣容,在措辭上也相當直接。在信的開頭,合著者對波蘭的一系列反性少數群體表示憤怒,稱他們将支援那些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波蘭正在發生的事情正在對該國民主的未來産生負面影響。

如信第2段所述,這群文化人物向歐洲聯盟發出聯名信的直接原因是,波蘭當局于8月7日在首都華沙對性少數群體采取的一系列行動,其中有48名參與者被捕,其中包括一位名叫馬戈的上司人。 他因破壞屬于一名反共活動家的貨車而被捕,該反共活動家的極端保守反共團體一直在當地宣揚反同志恐懼症和反同志恐懼症。這包括聲稱同志是兒童疾病的原因。據信,該組織資金充足,沒有法律途徑制止其不當行為。馬戈的組織還在競選期間在基督雕像上放置了彩虹旗,但波蘭國家媒體稱,被捕的活動人士應被描述為"流氓行為"和"挑釁"。

澎湃思想周報丨以色列阿聯酋建交;文化界聲援波蘭性少數群體

7月13日,現任總統杜達在波蘭華沙的競選海報。

這一事件與波蘭日益保守的政治氣候以及近年來仇恨少數民族言論的擴散有關。這種取向受到政府當局和國家媒體的歡迎,他們将其打造成一種複雜的政治技巧,以攻擊所謂的"性少數群體意識形态"。這封信針對的是最近再次當選的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及其政府,認為波蘭的統治者應對這一系列事件負責,隻使用性少數群體作為國家治理問題的替罪羊,但杜達的方法也為他赢得了一定程度的當地支援。寄信人呼籲波蘭當局釋放被捕者,并停止扶植宣揚仇恨少數民族意識形态的組織。在公開信的結尾,文化界也繼續呼籲歐盟,呼籲歐盟重視平等、反歧視和尊重少數民族的"歐洲核心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波蘭被忽視了。

包括《衛報》在内的多家媒體指出,自2015年杜達總統首次就職以來,波蘭性少數群體的處境已經惡化。這位政治強人稱LGBT為"意識形态",并從國外滲透到波蘭,破壞該國長期以來的基督教價值觀。杜達的措施還包括制止性少數群體在學校和公共機構中的傳播,同時防止性少數群體結婚或生育子女;防止性少數群體在學校和公共機構中傳播;防止性少數群體在性少數群體中

杜達今年7月12日以51.21%對48.79%的得票率赢得了波蘭總統大選的第二輪選舉,擊敗了他的競争對手,繼續擔任總統。選舉原定于今年5月10日舉行,但疫情被推遲到6月28日舉行第一輪投票。在競選過程中,杜達多次強調和宣傳他的反特朗普政策,包括所謂"性少數派意識形态"的危害。7月中旬,波蘭親少數民族團體寫信給總統,要求他承認所謂的"性少數群體意識形态"僅僅是政治宣傳。一位接受采訪的性少數群體的組織者說,總統及其政黨的言論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但現在似乎隻有受迫害的性少數群體付出了代價。

在波蘭,自2019年以來,該國多達三分之一的市政當局宣布自己為"非性少數群體地區"(LGBT自由區),這不是強制性法律,但旨在明确和仇恨,即壓迫當地的性少數群體。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這些城市的總人口為3800萬。據《衛報》等媒體報道,為了回應波蘭宣布它是"非性少數群體地區",歐盟上個月宣布将停止資助波蘭的六個城市。歐洲平等委員會成員海倫娜·達利(Helena Dalli)告訴Politico,"人的尊嚴,自由,民主,法治和尊重人權,包括少數民族的權利,是歐洲最基本的價值觀"。目前尚不清楚歐盟制裁的負面影響是什麼,但對波蘭人的一些負面影響已經出現 - 由于歐盟的立場,其他國家的城鎮,如荷蘭,也宣布取消與自稱為"無性戀少數民族地區"的波蘭城市的友好城市友好關系, 由于便利化政策而能夠在兩地之間旅行的波蘭居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面臨不便。

即便如此,自杜達成為總統以來,他對性少數群體及其抗議運動的立場一直很強硬。8月5日,三名在華沙雕像上懸挂彩虹旗的示威者被捕。但當局的行動并沒有阻止示威活動,《時代》雜志8月11日報道說,聲援波蘭性少數群體的"波蘭石牆"運動,從首都華沙街頭到社交媒體#PolishStonewall,繼續燃燒。随後,托卡丘克等人在這封信上簽了名,表達了歐美知識分子、文化界、藝術界等人士的意見,并繼續呼籲歐盟的關注。歐盟是否會在對相當滑稽的"無性少數群體"實施經濟制裁後繼續向波蘭當局施壓?一向保守強硬的杜達,将如何繼續玩弄他的意識形态言論?所有這一切的方向不僅對波蘭的性少數群體至關重要,而且對波蘭自身的政治局勢、該國在歐盟中的地位,甚至對所謂歐洲價值觀的有效性也至關重要。

負責編輯:朱帆

校對:張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