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從 2008 年登上曆史舞台,到接替靈活成為最新的軟體開發範式,再到借雲和容器技術在 2018 年左右火爆國内,明顯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
2021 年《全球 DevSecOps 現狀報告》顯示,去年實行 DevOps 的企業數量持續飙升,已經從 2020 年的 27%,迅速增長到 35.9%。與此同時,信通院在去年釋出的《中國 DevOps 現狀調查報告》也顯示,70%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團隊使用了 DevOps 平台。
此外,DevOps 實踐不僅在範圍上實作了長足發展,更是在深度上探索前進了不少。信通院報告還顯示,DevOps 成熟度處于全面級的企業達到 35.04%,增長了 8.84%;16.53% 企業實踐成熟度處于優秀級,0.87% 的企業處于卓越級。DevOps 這個理念正在從概念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然而,DevOps 的發展真的有這麼絲滑嗎?其實未必,DevOps 實踐中至今存在諸多痛點,包括文化、團隊、安全、技術等等方面,其中 DevOps 工具的選擇和應用是許多企業最為糾結的一點。
01 DevOps 痛點最主要的 3 個方面
關于現下 DevOps 有哪些痛點,基本都是千企千面;DevOps 實踐中到底哪裡最痛,也都是衆說紛纭。
有觀點從 DevOps 安全入手,認為 DevOps 安全團隊和持續傳遞團隊往往獨立運作,資訊互動頻繁且效率低導緻品質難以保證,安全問題整改的計劃外工作量大。與此同時,溝通工作也多依賴于人工,自動化工具僅僅起到檢測執行作用,造成資訊不對稱和溝通不及時的痛點。
也有觀點聚焦在了雲原生時代的 DevOps 痛點,認為 DevOps 是依靠雲原生、工作流程、人員組織而整合的,但少有企業從中獲得了期望中的業務價值。價值與管理維護成本不對等,也就出現了效率和成本這一痛點。
但歸根結底,現在企業要想推行 DevOps 最痛的,還是以下三點:
1、人才缺乏,不宜過度依賴人才發展 DevOps
研究顯示,所有 DevOps 技能職位都面臨人才短缺。Gartner 曾預測,由于人才的短缺,到 2022 年 75% 的 DevOps 計劃将無法達到預期。
的确,由于項目團隊工作繁重,沒有時間進行 DevOps 改進與缺乏相關領域專家正在成為組織級 DevOps 轉型的最大阻礙。因為缺少具備 DevOps 經驗的專家,導緻企業推進緩慢、無從下手。
飛算雲智總裁陳定玮認為,網際網路技術是非常龐雜的,并且發展日新月異,開發與運維之間的技術鴻溝真實存在并且日益加深。對國内大部分 IT 企業來說,依靠 DevOps 的理念并不能彌補這種鴻溝。因為 DevOps 的實施對人才的依賴性強,以及對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非常高。這也是很多 IT 公司在實踐 DevOps 時不得不以失敗告終的原因。如果沒有一個更加有效的平台讓它落地,那麼 DevOps 這一出色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技術便無法在中國得到進一步推廣。
2、路線不夠清晰,更忽視文化培養,導緻不少企業 DevOps 轉型困難
《中國 DevOps 現狀調查報告》表明,雖然近年來企業 DevOps 落地實踐路線逐漸清晰,但仍有 20% 以上的企業難以确認轉型成功與否。
其中,過半數的企業都在依據研發效率的提升、産品品質、傳遞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等名額去衡量 DevOps 轉型的成敗。
除此之外,因為過于專注于這類名額,企業往往會忽視文化的影響。但實際上,建構優秀的 DevOps 流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了解成功所需的文化群組織變革,并将其作為優先事項。
“用工具實作自動化工作,是為了讓個人才能發揮更大價值,而不是讓工具取代人。進入自動化時代,我們首先要轉變的是思維模式。” 陳定玮如是說。
3、适配的工具體系難以搭建,DevOps 還存在技術挑戰
很多企業中的 DevOps 實踐者都表示,在雲原生時代 DevOps 落地的痛點更多是自動化程度和運維能力不夠、微服務容器等技術變革帶來的運維挑戰、應用傳遞工具鍊脫節等工具和技術問題。
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服務和工具體系支撐,比如 AI 和自動化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合适的項目管理工具無疑可以提升靈活開發的效率,但在實際的落地過程中卻面臨重重困難。陳定玮認為,這就需要企業采用一個長期有效的工具來做。
02 工具不是萬能的,沒有工具是萬萬不能的
上述所提到的三個痛點,人才問題是外部環境問題,這個外因更多是适應和接受;戰略問題是企業内部管理決策問題,這個内因需要意識逐漸浸潤;而工具問題的解決則是實實在在、可以快速見效的。
當企業決定引入 DevOps 工具的時候,有三種選擇:直接使用開源工具、采購商業工具、自己研發工具。
但對多數企業來說,自研工具的成本過高,并不劃算。而直接使用開源工具則面臨較大安全成本。這就需要面對工具選擇的問題。
研究顯示,采用自研還是對開源工具進行二次開發是企業在選擇 DevOps 平台類工具時的首要考慮因素。與此同時,企業在選擇 DevOps 工具時更注重功能的易用性、工具自身的安全性和自動化程度。
是以,不少企業都将 DevOps 工具鍊建設及相關人才教育訓練納入企業 DevOps 投入計劃。谷歌在 2021 年的調查顯示,31.04% 的企業已經對 DevOps 工具進行二次開發,計劃形成 DevOps 工具鍊;22.61% 的企業計劃對技術人員進行 DevOps 相關教育訓練;27.66% 的企業已經引入 DevOps 工具,計劃進行二次開發。另外,有 27.39% 的企業計劃引入 DevOps 專業工具和服務,僅有 3.92% 的企業不準備引入 DevOps。
教育訓練成本的投入不僅是為了使企業更好地使用 DevOps 工具,因為 DevOps 工具是不斷更新的,是以需要付出較高的學習成本。而且,從靈活開發工具、持續傳遞工具、自動化運維工具到微服務相關的一系列工具鍊條非常長,且存在耦合問題,讓企業無從下手。
那到底是否存在一種自動化又集大成的 DevOps 平台來比較平滑順暢地實作 DevOps 呢?其實是有的。飛算推出的 SoFlu 軟體機器人就是其中一個。
陳定玮曾表示:“SoFlu 軟體機器人的出發點是想讓 DevOps 真正的落地。而實作‘落地’首先重點要解決的就是開發的問題,包括開發的品質、安全和效率等,再逐漸解決測試和運維問題。”
SoFlu 軟體機器人通過可視化程式設計的方式滿足開發需求,也就是說,通過人機協同,軟體機器人可自動完成軟體開發、測試和運維,由此提高工作效率,使使用者可以更多關注自身業務。在平台使用過程中,可以達到一個機器人相當于一個 10 人科技團隊的效果。
此外,應用 SoFlu 軟體機器人,開發者還可以通過管理平台來管理需求、研發、測試、部署、上線、運維等整個軟體生命周期,沉澱經驗、積累知識,将管理制度真正落地。
以測試平台為例,SoFlu 軟體機器人通過自動化的生命周期管理、測試用例自動生成、測試資料管理等功能,解決了人工測試耗時長、測試跟蹤管理難、測試成本高等難題。軟體品質可以通過工具、流程和管理予以保障,而不再依靠有豐富經驗的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