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評價自動化測試的優劣,除了常見名額外,還有一些不太容易拿資料說話的名額,這裡叫做隐性名額。
隐性名額主要包括:自動化的維護成本、自動化的運作成本
1 、自動化的維護成本
針對同一個業務,不同的自動化測試實作方案,對應的維護成本可能天壤之别。誠然,自動化的維護成本,受業務成熟度、疊代速度、項目規範程度影響,但不妨考慮以下情況下,你的維護成本如何:
新增了一些邏輯(如,接口/服務/應用),對新增部分維護自動化,你需要多長時間;
删除了一些邏輯(如,接口/服務/應用),對删除部分維護自動化,你需要多長時間;
修改了一些邏輯(如,接口/服務/應用),對修改部分維護自動化,你需要多長時間;
在項目疊代速度加快時,并伴有增删改邏輯時,你的自動化腳本還能跟得上嗎?其實,這是不少團隊都會面臨的嚴峻考驗。
一個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業務,每次業務測試、回歸時,可能都會想放棄自動化測試,轉而來手工執行測試。因為,自動化測試還要不斷調試自動化代碼,大機率來不及這次的測試,還不如直接手動測試的效率高。

2、自動化運作成本
這裡的自動化運作成本是說,從想執行自動化到執行結束需要符合的能力&時間成本。一般的自動化運作過程大緻如下:
1)創造一些自動化執行條件。比如,找運作資料,設定運作環境等等,這一步如果沒有被自動化掉,需要花費人力&時間;
例如,實作的自動化隻能"一條腿走路",即隻實作了半自動化,并沒有實作100%的自動化,運作前/中/後可能需要人為參與。
2)執行自動化。這裡主要是自動化運作所需時間,時間越長,導緻的等待時間越長。可能你會說,自動化執行的時候,你可以去幹别的事情啊,沒必要一直等待執行結束。但既然執行了自動化,肯定想像手工測試一樣,"馬上"看到執行結果,得到及時回報,才能避免在不同工作間來回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