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樓茶室
最近街上有一部新劇。

你覺得這篇評測是什麼樣的腦殘國産劇?那你就錯了
功夫是關于功夫的嗎?
第一集的情節是這樣開始的:梁安平飾演一個美籍華裔女孩NiGen,她對家人的約會安排不滿意,獨自跑到中國學習功夫。當妮姬回到舊金山時,她發現她的家庭和社群被幫派控制,她已經學會了與朋友一起打擊犯罪和保護她的家鄉,而且她的主人被謀殺背後還有更大的秘密......
情節聞起來像"中間兩個"嗎?
事實上,該劇翻拍自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香港功夫電影。據《紐約時報》報道,這部劇實際上是在李小龍掀起全球功夫浪潮後,在美國以同名拍攝的。隻是當時的主角是大衛·卡拉丁(《殺死比爾》中的比爾)和現在的亞裔女性。用《紐約時報》的話來說,新的功夫"将成為近年來亞裔美國人在好萊塢銀幕上小而穩步進步的一部分"。
1970年代,李小龍第一次帶着劇本去華納,但沒人想拍一部中國主演的電視劇或電影,就被拒絕了。華納後來拍攝了一部與故事類似的系列,由白人演員大衛·卡拉丁(David Carradine)主演。功夫版于1972年至1975年間在美國播出了三季。
繼續新的功夫。這部劇在開播前就因為亞洲陣容和中國功夫元素而受到了很多關注。在4月7日北美首播後,該系列的第一集是CW電視台七年來周三劇集的最高收視率,第二集擁有140萬觀衆。該劇的導演和編劇都是亞裔美國人,主要演員也是亞裔面孔,包括女主角、27歲的梁安平,曾出演過《吸血鬼後裔》、《實習生格雷》和《活在當下》等美劇。
梁安平就像另一位美籍華裔女演員奧卡菲娜。
其他配角包括林璐璨、劉麗德、香農黨等亞洲知名演員,他們飾演妮基的父親是好萊塢資深華裔美國演員——在《花木蘭花》《别告訴她》等電影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馬泰,飾演女主角母親的陳瓊華曾出演過《金刃》《馬可波羅》等作品, 作為來自新加坡的亞洲演員。
美泰(左)被譽為"好萊塢亞洲爸爸之選"
但即使有這麼多亞洲演員和編劇加入,功夫仍然受到質疑。比如女主角學功夫少林寺居然在雲南,長發功夫僧人在漓江練武功......
再加上蹩腳的國語,推不起人設,幼稚的搶寶劇情......在豆瓣上,功夫隻有3.6分(滿分10分),"這是西方對中國的刻闆印象","簡直是最'第二'的少年漫畫改編"。
但在西方媒體眼中,這部劇似乎并沒有那麼糟糕。
Metacritic Film Review網站上的媒體得分為65分(滿分100分),而爛番茄的新鮮度為80%(媒體評分)和47%的爆米花(觀衆評分)。
Variety稱贊梁小軍在《功夫》中飾演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主角,感受到了一種有吸引力的家庭感和社會責任感。
《華爾街日報》指出,"演員們非常敬業。主要推動力不是亞洲人對抗世界,而是善與惡之間的攤牌。這部劇本身是一個政治聲明,但情節不是(政治性的)。
《舊金山紀事報》評論說,"新版功夫與舊版功夫相比并不嚴肅,但它描繪了一幅亞裔美國人家庭生活的正确畫面"。
然而,《洛杉矶時報》也有評論稱,該劇是"草率而倉促的元素堆積",而CNN隻是指出"動作劇和關鍵叙事都沒有創意"。
這已經不是像功夫這樣的口碑争議第一次發生了。此前在美國和中國上映的《摘星》和《花木蘭花》的巨大反差,表明好萊塢對亞洲元素的了解和運用,仍然未能擺脫"政治正确"和"文化盜用"的慣性思維。
好萊塢制片人在選擇功夫題材時,确實是要從中國電影中挖掘出獨特的功夫電影類型,取悅當今年輕的西方觀衆,但在具體操作上仍然出現張觀立岱嫁接。
例如,《花木蘭花》中的福建土樓向北移動
妃子們在中午的門廣場随意打呼噜
"金邊"在落後的價值觀和耀眼的富做派
《獵龍傳奇》融合了所有東南亞元素
《功夫》中充斥着"餃子館""乒乓球"等刻闆印象
這些所謂的"中國元素的混合",在偶爾跑到唐人街中餐館點"左宗軒雞"的西方影評人和觀衆眼中,已經變成了"精準的細節"和"獨創的中國風"。
值得一提的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各大城市紛紛對亞洲人進行一系列侮辱和暴力攻擊,吳善柱、吳彥祖、金大賢等亞洲明星大聲呼籲抵制歧視,《功夫》劇組為此,編劇還透露"刻意突出亞洲人受人尊敬的形象", 這使得該劇目前受到"政治正确"的輿論保護,讓批評者無法忍受指責。
事實上,近幾年《金邊》《花木蘭花》《别告訴她》《龍的故事》等亞洲題材和元素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現實中"仇亞"的心理補償,用虛構的亞洲英雄、虛構的亞洲文化拼盤來安慰觀衆,是以,沒有必要追求表達的準确性。
在這種背景下,這樣的劇集,足以符合西方主流的"東方想象"——讓"亞洲人站在銀幕上"。然而,這種"政治産品"和"東方想象"還有另一個可怕的刻闆印象後果——離講述亞洲人的真實故事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