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一下界面的大概。(如果想更多了解遊戲模組化可以私信小編,還可以領取免費的教程哦)

如圖,這是一個中文界面,這是第一次打開blender的初始界面,blender對界面的操作有很大的自由。
産生新視窗:畫面右上角有個條紋狀的白色三角形,往下往左都可以産生新的視窗,新的視窗和原始視窗一樣,都有各自的菜單。
各欄顯示:因為分開視窗或者本身太多就顯示不全,可以按住滑鼠中間拖動,通過拖動可以看全所有的欄目。
左右欄的隐藏和顯示:可以直接拖動,把左側的往左拖,右側的往右拖。或者可以用快捷鍵,因為3d模組化最重要的就是空間,是以很常用,左側按T鍵,右側按N鍵。
通過右側的+号也可以打開隐藏的視窗。
T鍵控制左側的顯示和隐藏,N鍵控制右側的顯示或隐藏。
圖中是預設的初始界面,也可以自己設定自己喜歡的界面,default這是一個預設界面,下拉清單還有一些blender已經設定好的一些界面,因為blender不隻是可以模組化,可以做動畫或者剪輯視訊之類的很多功能。
裡面有一個正三角倒三角這樣的都是下拉清單框,可以選擇這裡該顯示什麼,當然也可以自己改,比如右側是屬性,自己也可以改成其他的,然後可以用完再改回來,總之,blender的界面很自由,可以自己随時設定,當然設定舒适了可以提高效率。
如圖,這是各種窗體的中文翻譯和原來的英文,在第一張圖的預設的第一次打開的界面,那個有個立方體的就是3d視圖,也就是模型和調整的時候一直用的視圖,因為模組化隻看一個視圖不友善,是以一般切出四個或者兩個也可以,兩個的話,一個看側面一個看正面,不過因為自己要調整視角檢視,是以要不斷調回正視圖側視圖什麼的,是以看自己的模型複雜程度或者自己的習慣,主流的都是四個,正視圖,側視圖,頂視圖,透視圖,可以自己看着習慣。
第一次打開的那個界面,下面預設是時間線,也就是做動畫用的,動畫可以用骨骼或者網格,也可以直接移動旋轉物體,下面可以調整幀的起始幀終止幀,或者目前幀等,就是一個讓物體動起來的動畫用的時間線。
右側是大綱視圖,還有屬性,通過這個正三角-倒三角,可以把修改目前窗體顯示的東西,進而達到自己設定界面的效果。
說一下如何切換blender的語言
如圖,file裡面userpreferences(切換中文,翻譯出來顯示的就是使用者設定)裡面。
System裡面有language,後面預設是english,換成自己需要的語言就可以了,裡面有簡體中文這個選項,選完之後下面有個儲存使用者設定(save user settings)就切換成功了。
不過,這裡切換的是中文界面,如果把滑鼠移動到按鈕上注解還是英文的。自己也可以經常在中文和英文之間切換,了解另一種語言的翻譯和内容。
看了小編整理的關于blender界面基本操作,是不是覺得很有用呢?喜歡的話,趕快分享哦!
1:來了就别走評論一下呗,一個字都行啊!
2:如果覺得文章還可以成為小編的粉絲也是可以的呀!
3:也可以搜尋小編服務号“3D遊戲模組化設計教程”歡迎你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