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日新聞播報(July 27)

每日新聞播報(July 27)

中國選手王晗(上圖)和石廷茂周日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參加女子3米花樣跳水決賽。這對搭檔赢得了中國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第一枚跳水金牌。[照片/新華社]

>中國引領東京淘金熱

前兩天中國代表團共獲得6枚金牌

中國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第二天引領了淘金熱,舉重運動員李法賓,陳立軍和跳水運動員石廷茂和王晗周日将國家隊推向獎牌榜的榜首。中國隊獲得了六枚金牌,一枚銀牌和四枚銅牌,領先于東道主日本隊,後者獲得了五枚金牌和一枚銀牌。

7月25日,東京奧運會第二賽日結束,我國舉重項目對我國運動員李法賓、嚴立軍金牌、跳水項目對我國斯汀宇和王涵的結合金牌,至今,中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6枚金牌、1枚銀牌和4枚銅牌,在獎牌榜上排名第一, 東道主日本代表團獲得5枚金牌和1枚銀牌。

美國隊以四枚金牌,兩枚銀牌和四枚銅牌排名第三。

美國代表團以4枚金牌,2枚銀牌和4枚銅牌在獎牌榜上排名第三。

周六,學生楊倩在東京奧運會上赢得了中國女子10米氣步槍的首枚金牌。周六,中國隊的另外兩枚金牌由侯志輝在女子49公斤級舉重比賽中奪得,孫一文在女子重劍比賽中奪冠。

7月24日,還在讀生的射擊運動員楊偉在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為中國代表團赢得了第一枚金牌,侯志慧在女子舉重49公斤級決賽中獲得金牌,孫藝文在女子重劍個人決賽中獲得金牌。

每日新聞播報(July 27)

2021年7月26日,救援人員在浙江省東陽市的一個村莊将沙袋擡上車輛,為台風仁發做準備。[照片/新華社]

>緊急應對呼籲台風地區

"煙花"降落應急響應已激活

中國當局周日啟動了四級緊急救災行動,因為台風仁發襲擊了東部沿海省份浙江。中國國家減災委員會和應急管理部共同啟動了舟山、紹興和甯波等災區應對措施。

7月25日,國家減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針對台風煙花在舟山、紹興、甯波等地在浙江省各地引發的災害,啟動了國家IV級赈災應急響應。

該部表示,早些時候派往受災地區的工作組還将作為救災部隊檢查損失并向當地部門提供指導。

前期派出的工作組轉變為救災工作組,深入實地考察災情,指導和協助當地救災工作。

據省防洪總部稱,台風仁發于周日中午在中國東部浙江省登陸,其中心風速高達每秒38米。總部表示,台風 - 今年的第六次 - 于下午12:30左右襲擊了舟山普陀區的土地。

據浙江省防洪抗旱指揮部介紹,今年6号台風"煙花"于7月25日12時30分左右降落舟山普陀區,最大風速為每秒38米。

浙江已向公衆開放了12,000多個臨時避難所設施。

浙江省已向公衆開放了12,000多個定居點。

在鄰近的特大城市上海,截至周日中午,台風仁發砍伐了1000多棵樹,并在幾個地方造成内澇。

在鄰近的上海,截至7月25日中午,由于台風"煙花",許多地方已有1000多棵樹倒下并被洪水淹沒。

周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的所有進出港航班均被取消。

7月25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所有進出香港的客運航班被取消。

從周日晚上7點開始,所有開往上海火車站的高速列車都被取消。

7月25日19時後,所有開往上海火車站的高速列車暫停運作。

每日新聞播報(July 27)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分店。[圖檔/提供給中國日報]

>中國将控制家教行業

"雙減"政策全面規範校外教育訓練

中國當局出台了一項指導方針,以減輕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過度家庭作業和校外輔導的負擔。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經營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

該指南由中國共産黨中央總局和國務院總局于周六聯合釋出,禁止地方當局準許任何新的輔導機構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進行學術課程教育訓練。該指南稱,所有現有的基于課程的輔導機構都必須注冊為非營利組織,并且不能向公衆籌集資金,上市公司也将禁止增加對這些機構的投資。

《意見》要求,各地不再準許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教育訓練機構,将現有學科型教育訓練機構注冊為非營利機構,嚴禁資本化。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為學科投資教育訓練機構融資。

它說,輔導機構不應該提供海外教育課程,也不應該教授對學校課程來說太先進的内容。周末、國定假日或寒暑假期間也不允許進行基于課程的教育訓練。

《意見》嚴格禁止教育訓練機構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不得超标進階教育訓練,嚴禁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科型教育訓練。

每日新聞播報(July 27)

泉州曆史街區的天際線[攝影:陳英傑 chinadaily.com.cn]

>泉州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

泉州22宋元曆史整體成功

"泉州:中國松園的世界商場"于周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世界遺産委員會第44屆會議期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使該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總數達到56個。

7月25日,正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的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正式将中國泉州:宋源中國的世界海事貿易中心列為中國第56個世界遺産。

新條目包括泉州的22個遺址和古迹,反映了10至14世紀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

泉州遺産系列由22座古迹組成,共同呈現了10-14世紀高度繁榮的海上貿易場景。

宋朝(960-1279年)和元朝(1271-1368年)見證了中國古代海上貿易的高峰,泉州,當時在海外被稱為宰頓,成長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宋朝見證了中國古代海上貿易的鼎盛時期,當時"刺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22個具有代表性的曆史古迹和遺址包括行政建築和結構;顯示城市結構的設施,如大門、城牆和道路;見證多元文化社群的宗教場所和雕像;文化紀念遺址和古迹;鐵和陶瓷生産基地以及由橋梁,碼頭和寶塔形成的城市交通網絡,引導航行。

22處遺址包括行政機構廢墟,由大門、城牆、路網等組成的城市格局重點設施遺迹,不同社群的宗教建築和雕像,文化古迹,陶瓷和鐵生産基地,以及由橋梁,碼頭和導航塔組成的陸地和水上交通網絡。

在《中國日報》應用上查找更多音頻新聞。

資料來源: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