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衆号 QbitAI

生物醫藥公司諾誠健華于昨天開始招股,如無意外将于3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這家上市公司之是以如此受關注,是因為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招股書披露,諾誠健華拟發行2500萬股,招股價每股介于8.18港元至8.95港元,公司遞交上市招股書時的估值為62億,據此推算,上市之後,施一公夫婦的身家就會達到10億。
那麼,這個諾誠健華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呢?
靠什麼上市?研發惡性良性腫瘤藥物,一款即将上市
諾誠健華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由施一公和JHU生物學博士崔霁松通過個人注資聯合創辦,注冊地為開曼群島。
從之前公開資訊得知,2018年2月,諾誠健華獲得了5500萬美元的融資,由維梧資本(Vivo Capital)領投。在不到一年的的時間裡,諾誠健華又獲得了1.6億美元的融資。
諾誠健華主要業務是緻力于發現、開發并商業化用于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靶向藥物。
據招股書披露,諾誠健華正在研發的九種藥物沒有一種獲批上市,是以就沒有銷售産品獲得收入。
經營狀況如何?
對于生物制藥企業來說,藥物前期的研發和臨床實驗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一種藥物在獲批上市前難以盈利,是以不能以目前的經驗狀況推斷公司未來的增長空間。
諾誠健華在2017年虧損3.42億、2018年虧損5.54億,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6.53億,呈逐年擴大的趨勢。
而這一時期諾誠健華的收益分别為10.2萬元、161.7萬元及83.9萬元,研發支出分别為0.63億元、1.50億元及1.48億元。
但這家公司已經有一種用于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藥物奧布替尼正在送出上市申請。
據官方介紹。奧布替尼是一種潛在同類最佳、高選擇性及不可逆BTK抑制劑,用于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
奧布替尼去年已經完成了多項臨床測試,在11月向中國藥監局送出了新藥申請。公司在3月6日宣布該藥已經獲得藥監局正式受理。
諾誠健華另外還有兩款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的惡性良性腫瘤藥物:用于治療胃癌的ICP-192、用于治療肝癌的ICP-105。除此之外,還有六款未進入臨床階段的藥物。
知識産權對制藥企業來說也是一筆重要資産,諾誠健華目前在十多國家和地區擁有8項獲授權專利,并送出了90項專利申請。
施一公身家或達十億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諾誠健華共有9名核心成員,施一公妻子趙仁濱位列其中,但其中沒有施一公。
按照招股書的說法,施一公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也是公司非執行董事,這意味着施一公并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營運。
公司與施一公訂立獨家戰略合作協定書,以支援藥物的靶點識别及驗證。雙方合作費用視乎具體項目而單獨确定。
施一公本人并不直接持有諾誠健華的股份,而是由他的妻子趙仁濱持股,比例為15.54%,估值約10億元。
諾誠健華上市,讓施一公再次引起了圈内的争議,因為他之前是不太贊成科學家去創業的。
施一公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在網上廣為流傳: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呢?是鼓勵科學家創辦企業。大家沒聽錯,今年在人大會議我聽到這個話後覺得心情很沉重。
術業有專攻,我隻懂我的基礎研究,懂一點教育,你讓我去做經營管理,辦公司、當總裁,這是把我的才華和智慧用到了錯誤的地方。
人不可能一邊做大學教授,一邊做公司的管理人員,一邊還要管金融。
從這段話裡,施一公其實反對的是學者放棄研究工作,而把一大部分精力用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
如今,施一公自己參與創立的企業即将上市,從實用的角度來看,确實有利于科研成功轉為落地産品。
招股書位址: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0/0311/2020031100036_c.pdf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号“各有态度”簽約作者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