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寫的,實在不想看到某些人誤人子弟,混淆視聽,耽誤了中國IT的未來,是以一吐為快)
一些人總是發出一些錯誤的聲音,形成了劣勝優汰可怕的現象。他們在誤導着中國,把我們的後繼軍訓練成軟體藍領――――胸無大志,目光短淺,稍有點成績就自滿就自高自大的人,渾不知天外有天,外國正在虎視眈眈盯着中國的龐大市場。
由于軟體藍領的呼聲人們不再緻力于培養大批的高精尖人才,掌握國際尖端技術的人。而是花費心思教育訓練一群豬出來給外國人利用。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外國人手裡。結果,在最容易的管理軟體領域也輸給外國人,外國人派幾個人過來,利用中國的勞動力,開發出軟體,再賣給中國。大量的利潤到了外國人手裡。而我們的中的一些人還在沾沾自喜:外國人給的工資高;外國的軟體好。
奴才!
低品質産品是沒人要的。軟體藍領也不例外。
他們不知道中國制造一個優秀程式員的難度,還在患紅眼病。程式員制造,你可算過成為一個程式的高昂代價?沒日沒夜地工作,沒有女朋友,感情是一片沙漠,沒有錢打工者的命運是悲慘的。
真想知道究竟是哪個公司的程式員為了五十塊錢跳槽,是哪個公司說需要軟體藍領。
在馬年,過春節,萬家歡樂的時候,程式員們還在工作,用他們瘦弱的身軀,支撐起中國的軟體工業。
他們把不思進取比喻為工作穩定。
國外可以在一個機關效力幾十年。在國内不行。為什麼?沒有教育訓練,沒有上升機會。你被壓榨完後就被扔掉。哪個有志向的人甘于這樣的命運?
中國的程式員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式員。他們不計報酬,沒日沒夜地工作。沒有女朋友,沒有節假日,可能幾年後他們一無所有。他們仍在加班。
一、 程式員為什麼要跳槽?有兩個報道:
1、“程式員為了五十塊錢就跳槽”“萬月月薪請不動程式員”“20%的程式員跳槽後都去了外企”
2、印度的程式員比中國穩定。
另有兩個報道:
1、 大學生去美國工作兩年後即可年薪10萬美元。當然,他們是加薪很快。
2、 國外的企業都有教育訓練。很吸引人。許多人是沖着教育訓練去的。
國外可以在一個機關效力幾十年。在國内不行。為什麼?沒有教育訓練,沒有上升機會。你被壓榨完後就被扔掉。哪個有志向的人甘于這樣的命運?
中國的程式員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式員。他們不計報酬,沒日沒夜地工作。沒有女朋友,沒有節假日,可能幾年後他們一無所有。他們仍在加班。
有教育訓練,就意味着你不會永遠拿着現在的薪水。意味着你在不斷進取,不斷進步,能力越來越強,你就可以擔當越來越重的工作,就可漲工資。給人看到未來。即使你對現在的薪水待遇不滿意,你通過自身的辛勤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就可達到你要的待遇。你不用嫉妒别人。隻要你努力就可達到他甚至超過他。
沒教育訓練,意味着不思進取,思想僵化,要被淘汰。沒有希望,看不到未來。你注定被淘汰。别人通過拼捕獲得的成功你就要嫉妒。因為你永遠達不到那個高度。隻有暗算他,把他拉下來,你才能達到心理的平衡。
去外企,你可以看到一個光明的前途,你可以不斷進步。路越走越寬。你在那個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後,學到了很多東西。出來後你就是另外一個人。我曾經想去一個企業,不是因為他的工資高,而是他那裡有教育訓練,甚至送到國外教育訓練,從他那裡出來後可以當總經理。
在國内,你的路會越走越窄,最終無路可走。因為你沒有學習,落後于時代,再找到新工作都很難。
國内公司隻會大呼疾呼人才難留。他們沒想過,他們是如何對待人才的,他們隻會殘酷剝削,搞政治鬥争,整人。
國内公司不去學習别人的先進的管理方法,反倒怨來怨去,渾不去找自己自身的原因。
1、 為什麼要跳來跳去?
因為在本公司内沒有上升機會。
中國程式員是艱苦的,也是聰明的。他們利用一切時間進行學習。就拿我來說,軍訓完畢後,離計算機機房下班隻有十五分鐘時間了。一口飛跑到機房,隻有十分鐘可以學習電腦。就這十分鐘,也要利用上。
當他們發現本公司沒有教育訓練機會,沒有學習機會,可這一切又怎能擋得住前進的腳步?國内公司管理一般是很差的,員工沒有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唯一的辦法就是跳槽。某人戲稱,每跳一次,工資就要加一倍。就拿我來說,每跳一次工資也确實是加一倍。拼命學習獲得了知識的高增長,個人的高速進步,這沒錯。而雇主能看上我,也确實是自己能力已經達到這個水準。但越來最後每跳一次的時間越長。也許是因為進步速度慢了吧。後來又有些後悔,跳來跳去沒有根,人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紮下根來,把一項技術搞透,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反而又踏實下來了。
是以說,那些不斷跳來跳去的程式員,其實是仍在初級階段,到了中級階段基本就穩定下來了,在某一個細分方向上獲得突破。但我建議是,如果不能達到工資翻一倍的水準,或者目标公司沒有特别之處,最好不要跳。否則每跳一次,原來積累的人際關系就會丢掉,而技術又沒有長足的進步,如此跳來跳去,隻會毀了自己,更可能越跳工資越低。到了一定層次後就不能再滿足于一些小錢,而是要做事業了。衡量的目标,不是目前多少錢,而是以後會有多少錢。
一般來說,國内公司也沒教育訓練,初級階段獲得迅速成長的惟一途徑是自我學習跳槽。中級階段要穩定下來。因為你這時已經到了“高原階段”,工資也到了高原,精力也沒以前充沛,不能再沒日沒夜加班加點了,也很難再獲得突破,要想技術飛速進步隻能去國外了。或者自己苦心鑽研。現在許許多多的程式員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到了此階段。
2、 為什麼要跳到外企?
外企有信用。讓人放心。有教育訓練,有高薪,老闆把你當人看,剝削較輕,不像國内企業那樣敲骨吸髓。可以找到女朋友。一般可以找到大施身手的空間。但有随時被裁危險。但一般是做得非常開心、順心。
老闆說給你多少錢一般不用擔心他會找理由克扣。這樣你就可以盡可以放心地大施手腳。
下面列舉幾個事實,說明為什麼要跳到外企:
1、廣州惠創軟體公司http://www.hcweb.com.cn/ ;在廣州體育西路。
其老闆以前是搞外貿的,發了财。我拿自己的全部代碼(我擁有版權的軟體),他賣.他老闆說,你隻能給我打工.你自己去運作,賺了錢,你這個軟體開發者和版權擁有者隻能拿到40%以下.而且你來到公司三個月後,代碼的版權要歸公司 。
我起身走了。如果我能出國的話,我一輩子都不願意再回來。
2、廣州市小聰軟體公司http://www.jxc.com.cn
我去之前談好,我不要工資,我自己獨立運作市場和軟體開發,他公司隻提供一個營業執照,賺錢分給他一半。辛苦了一個月,擊敗了衆多對手後,一個十萬元的項目總算有要簽合同了。那個老闆說,公司調整。你劃到市場部。項目的10%拿到市場部,你再從市場部分得點數。(到我手裡隻有不到5%)。從下個月起,每個月1000塊錢工資。你說話不算數,出爾反爾,沒信用。我抗議。抗議無效。算工資的話,也行,那你把上個月的1000塊錢工資算給我才行。不,上個月沒工資。隻能從下個月開始算工資。那我走,你把項目的15%提成算給我,這是你定的規定。沒有15%,你隻能拿5%。如果你現在走,那5%也拿不到。
跟這樣的公司混,你有未來嗎?我能拼命給他幹嗎?
我拿起背標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分錢也沒拿到。找到的新工作是,一個月一萬。打工。
我想把項目帶走。但客戶怕得不到保障。因為我沒有公司。最後仍是把項目給了那個進銷存公司。
3、晶苑集團。港資企業http://www.crystalgroup.com
我對晶苑集團懷着深深的尊敬,并祝 晶苑集團 南中國電腦部 葉富華先生 馬到成功,新春愉快。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外企的信用。
面試時,接待小姐端來一杯茶水。我很感激他們對我這樣一個普通程式員的重視。(我去國内公司面試沒有一家給我端水的。他們讓你先做一份考題。做完了你回去等通知。後來我有經驗了,去之前先問問怎樣面試,隻要是做題,見不着考官的,一概不去。再後來發展到隻要是國内企業的,一概不去。)我的工資是上一份工作的将近二倍。
欣喜若狂。公司有買被子津貼(公司給你買被子)、吃飯補助、住宿補助、加班費(1.5元/小時)。有加班費好啊。拼命加班吧。
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到二十個小時。在四個月零十天的工作中,我隻休息了一天。其他時間時間每天都像玩命似地。。。沒有人逼我們,是我們自願的。
公司從香港總部派人到大陸對我們進行教育訓練。支出專門的圖書經費讓我們建立電腦圖書館。請來專門的電腦教師,列出教育訓練大綱,每天對我們進行程式教育訓練。
4、香港迎新豐軟體公司。港資http://www.welcomeERP.com ;位于廣州天河軟體園。
我做了四天,什麼成績都沒做出來。但公司歸給工資不誤。午餐費、住宿費、交通費、保險費都給了我。很有信用。這樣的公司,員工不會說它的壞話。隻會尊敬、熱愛和擁戴這個企業。
老闆很好。我們隻要使他的資本達到20%的利潤率就行了。
5、矩元鞋業。台資。
月薪8000請了個程式員(這個程式員不是我,我沒有那麼菜)。不知什麼原因,反正做了兩個月什麼也沒做出來。公司雖然大呼上當:-),但仍然是客客氣氣地付了一萬六給他。這份胸襟,試問哪個國内企業能做得到?
結論:
國外企業已經完成原始積累,是以剝削相對輕很多,給員工的空間也較大。國内的企業還正在進行原始積累,進行瘋狂壓榨。正如資本論所說,隻給你基本的生活費,其他的全部被老闆拿走。“每一個毛孔都滴着血和肮髒的東西”。那兩個國内公司,也滴盡了無數程式員的血淚。
不說了。空喊口号沒用。還是克隆微軟,克隆人家的管理方式來得實在。把我們玩弄于股掌之上,說給我們加薪加薪再加薪全部算下來我拼命賺錢的95%都被你拿走多一分都不給我,說給我股票給我們期權可沒一樣能兌現,你說給我們多少工資我時刻都要提防你克扣工錢。你太貪婪,恨不得把全部拿過去,全部占為己有,不給我們留下一點活路。
你喊多少口号都沒用。我幸而生在這個加入WTO的社會,要在以前,我早被你整死了。我入外企我光榮。我逃脫魔掌我光榮。“士為知己者死”,你不要怪我們去外企。不能因為你生在中國我們就活該被你整死。你是土老财,我們是被解放軍解放的翻身作主的奴隸。
二、程式員工資太高?
你們在花前月下親那柔嫩的紅唇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你們在剝開女孩子衣服共度良宵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你們在唱歌跳舞縱情享樂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你們在争風吃醋大打出手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你們在給校長送禮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你們在喝酒猜拳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
我們在寫程式。
如果你把我們的工資和那些好吃懶做在學校泡妞打架畢業後A錢受賄瘋狂壓榨人民血汗黑心黑手拿黑錢的人進行比較,我隻能告訴你,你錯了。
你付出了什麼,我們付出了什麼?
如果因為你的工資隻有八百元,看見别人的工資超過你就生氣,就要求别人的工資也要向八百元看齊,我隻能說,你犯了紅眼病了。中國人的劣根就是,不患窮患不均。外國人看到誰有錢就說,啊,我要超過他。中國人說,他媽 的,我恨不得把他殺掉!大家都窮,我沒意見,如果有誰冒尖我就想把他給拔掉。隻想問一句,别人辛苦工作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
我要說,當一個人,傾畢生精力和心血,把所有東西都傾注于一件事情時,他獲得的隻是普通人的十倍工資,這太低了。
隻拿着幾千塊錢工資,太少了。拿這點工資想去買一個人的青春和愛戀,這個人太不值得了。
做生意的,當官的,欺壓老百姓的,作威作福的,A錢受賄的。
他們不用擔心失業,不用擔心技術過時,不用擔心衆多的競争者。他們不用擔心房子,不用擔心車子。誰都知道他們一個月不會隻有幾千塊錢那麼簡單。打工,寫程式,是不能同他們比的。一個擁用着程式員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去做那些事情,收入肯定比當程式員強算了,不比了。比起來心痛。
這兩個是縱向比較。同地區不同工種這間比較。按勞取酬,多勞多得,我們的所得與所付出的,仍然是不成比例。
再橫向比較。同一個勞動力在不同勞動市場上價格的比較,同一工種在不同地區的工資進行比較。
程式員的工資,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
一個大學生,出國工作兩年後就可年薪十萬,美元。而我們在為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作貢獻,隻拿着5%的工資。(國外100萬,國内才5萬)
一個同僚到了國外,月薪5000美元,而他在國内才4000人民币。相差十倍。
一個人,排除掉感情因素,他的東西當然是賣給出價高的那個人。這還用問嗎?
正如大批的留學生回來。不是我愛國,而是國内的空白多,機會多,發展空間大,是以我們大批地回來。
時代在呼喚,人才的價值在回歸,知識的價值在回歸。
附記:
今年過春節,萬家團聚,馬年飛躍的時候,我在寫程式。
劉興波,你在做什麼?
3、 中國需要大量軟體藍領?
我們已經輸給了外國,還要在新一輪的競争中自甘堕落?
1、誰要軟體藍領?
一記者去人才市場向各招聘機關問其需不需要軟體藍領.招聘機關都不明白軟體藍領是什麼意思.待記者說明軟體藍領的意思後,各公司都說我們不要。基層人才從來都不缺乏。
一方面是報紙大聲呼籲軟體藍領要盡快制造出來,”我們要有大量的低成本的代碼勞工”,另一方面,企業不要這方面的人才.怪事。是誰大聲疾呼需要軟體藍領的?他不知道各大公司都在裁員嗎?
面對生産力越來越高的生産工具(軟體開發工具),軟體藍領淘汰勢在必行。那些學習太慢的白領都會被淘汰掉,更遑論藍領了。軟體藍領,還沒教育訓練出來就已面臨滅頂之災。
軟體工廠是不錯,但軟體工廠的核心不是吞下大量的軟體藍領和人海戰術,而是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降低現有的生産成本和交易成本.一味嚷嚷要求軟體藍領的企業,隻是那些由于管理不善快要被市場淘汰的企業,這樣的險惡用心有兩個:一是最好不要錢的軟體奴隸供驅使,二是将那些正在會成長起來的優秀的人才扼殺在搖籃中,他們成長不起來,就減少了競争對手。而且由于對他們進行的愚化教育,要他們立志成為軟體藍領。沒有了胸懷大志,中國的軟體産業才真正危險。
可喜的是,市場将用殘酷的市場法則對那些人和那些所謂的軟體藍領進行殘酷地淘汰。隻有那些真正有上司眼光的魄力的“軟體工廠”才會真正建立起來。微軟才是軟體工廠,他将幾十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生産出産品,在全世界銷售。我們某些“軟體工廠”不過是玩概念罷了。玩吧,玩吧,終有死的一天。你會死的很難看。
可喜的是,軟體藍領喊了很久也沒見哪個企業招一個,更多的是裁員。
事實證明了藍領的不适應性。機器排擠人,程式員中也在排擠之列。由于高生産力的開發工具的越來越多的使用,軟體開發成本的大幅下降,軟體開發越來越自動化,越來越多的人被機器排擠掉。許多由人去完成的事情,現在由機器做的很好,許多程式員被裁下來。(資深程式員應該有這種體會)。
現在所謂的“軟體工廠”,最大的危害在于他由于在學生中傳播,使許多學生胸無大志,掙兩錢就滿足,把許多優秀人才扼殺在搖藍中。
我們需要的是,天才的政治家,整合起一盤散沙的中國,天才的軍事家,抵抗外強的侵略。
附:有人由“深圳快找不到藍領了”而覺得“軟體業也快找不到藍領了”。
深圳快找不到藍領了。
不錯。
他們要找的是什麼樣的藍領?是以前概念中的隻讀完國小二年級,穿着藍色工裝,滿身油污,手拿老虎鉗的藍領嗎?
不。
他們要精通計算機技術,要精通圖紙,要精通制造技術,要精通機電技術,還要懂英文。這樣才能讀懂英文說明書,才能看懂圖紙,才能編制數控機床所用的計算機程式,才能控制數控機床。而且這些最先進的數控機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是以這個“藍領”如果幾年不跟蹤技術趨勢他就會發現他不再會使用這些代表着最先進生産力的機器,就會被淘汰掉。
這樣的藍領是一般的所謂的白領能比得上的嗎?三個白領也比不上這樣一個“藍領”呀。随随便便大喊一聲“我們找不到這樣的藍領”,實在是有失偏頗。有沒有想過,在這樣一個使用着高技術,掌握着自動化工具藍領的背後,是多少低技術藍領的失業?生産制造這樣一個藍領,需要多少金錢和時間?這樣的藍領實在是造價不菲。是以在國外,總工和總經理是一級的,總工的待遇有時比總經理還高。而在國内人多粥少人治環境中,技術人才實在得不到重視。
4、軟體工廠
其實,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是軟體藍領,而是軟體工廠。而且這樣的工廠最多隻要兩個。
當軟體生産的管理水準到了一定高度,自會以工廠的形式運作,以大幅降低生産成本。
軟體工廠是用來做什麼的?
1、生産什麼?哪裡這麼多的訂單來維持工廠的運轉?
2、軟體的零邊際成本(即可複制多份而成本幾乎為零)。一份軟體隻需要一份就夠的情況下,多個工廠是不是重複開發,浪費資源?這樣競争的結果,頂好是全世界就一家工廠歸好,交易成本減少到最小。
中國大規模的重複開發,低水準的重複開發。如果大家團結在一起,組成個工廠,嚴密組織,分工協作,既提高了生産率,也降低了浪費。
工廠的設立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
軟體工業也有生産成本逐漸下降的趨勢。隻有大規模地群體協作,用工廠這種組織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生産力,降低交易成本。
工廠的核心不是軟體藍領,而是組織和協作。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去做一件事情。大規模地降低生産成本。
中國目前雖然需要軟體,但還缺少強有力的組織。可以說,還沒發展到工廠的程度。
是以我們曾經有個把中國所有程式員組織起來,像一個大型的軟體公司那樣運作,做成虛拟軟體工廠的想法。但還沒做完。
中國的IT确像有些人說的那樣,中間人才大量,高精尖人才嚴重不足。在我看來,基層員工從來就不缺少,由于外國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是以我們在向前進軍的路上很難突破。但我們中間人才正在夜以繼日地,在管理和技術領域進行拼搏,向高精尖人才進軍。但隻要有一個能突圍,一定會有大批人相繼突圍。我們在等待着群體突破的那一天。那一天,從中間領域“制造”出來的大批高精尖人才在國際軟體工業叱咤風雲,領袖群雄。
五、“淘盡黃沙始見金”,要是再有員工因為工資而“叛逃”的話,不如說一句:由他去吧!
很潇灑。很氣派。道理也很對。隻是口氣有點自大,有點不自量力,而且也寫錯了。
我記得原文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出自于《菜根譚》。劉興波這位仁兄居然用"淘"盡狂沙始見金”,可見是一位炒股高手。妙,妙!隻可惜恐怕是人雲亦雲,如果所猜不錯的話,這位仁兄在專家的訓示下應該賠了不少。
隻是,在人才界,這個恐怕還要改。去的是誰?留下的是什麼?
很不幸,去的都是頂尖高手和優秀員工,留下來的隻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在這個人滿為患,就業困難的社會,隻有那個頂尖高手和高素質的人,才能自由選擇工作機關,才能來去自如,才能到外企工作。留下來的,不是不想走,而是怕找不到新工作。隻有那些有本事的人才能“你不把老子當人,老子自會找到把我當人的地方”
借用微軟的一句話,那些最優秀的人才永遠不會懇求你。
說說兩件事。
1、在某軟體公司工作期間,深圳一個獵頭公司天天打電話來。沒錯,http://www.jpc.com獵頭。
2、履歷在網上釋出幾天後,突然接到神秘電話,邀去面試。咦,這個企業我沒發過應聘信哪?去面試。幾十人濟濟一堂,集中比賽。這個公司股東中,日本住友銀行竟郝然在目。
3、某集團。好像是在某國際排名中占第十六位吧,說,你過來。你可以把你的朋友全都叫過來上班。把你父母也接來。
你以為被挖走的黃沙哪?
“沙中找金(人才争奪)好激烈,拿走黃金留下沙”。黃金以前被拿到美國,現在是拿到外企,留下的都是别人挑剩下來的。對不?
聽劉興波話的人要倒黴了。
今天是2002.2.14,情人節,一個令所有程式員淚如雨下的日子。“隻羨鴛鴦不羨仙”,祝天下所有程式員早日結束不吃飯不睡覺的仙人的日子,早日過上鴛鴦的生活。
我拿着錢痛苦流涕:多少錢才能買走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