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LoRa與NB-IOT資費對比
什麼是LoRa
LoRa的特性
什麼是nb-iot
藍牙、wifi、3G/4G、lora技術的對比
頻段
2.4ghz頻
藍牙、wifi、zigbee和lora、NB-lot差別和聯系
發射功率
lora和4g的差別
LoRa與NB-IOT資費對比

備注:1. 按1萬個終端使用5年來計算;
2. 正常接入,也就是不計算高頻使用費,流量套餐按10RMB/G計算;
3. LoRa網關批量采購價按6000元計算。
總結,NB-IOT剛開始使用,綜合費用相對較高,不過由于三大營運商的大力支援,大規模使用後價格回到較為理性的空間。不過LoRa陣營也不會擔心,畢竟起步比NB-IOT早幾年,應用相對也多一些,在不使用營運商網絡的客戶中還是有應用空間的。
什麼是LoRa
semtech公司建立的低功耗區域網路無線标準,低功耗一般很難覆寫遠距離,遠距離一般功耗高,要想馬兒不吃草還要跑得遠,好像難以辦到。LoRa的名字就是遠距離無線電(Long Range Radio),它最大特點就是在同樣的功耗條件下比其他無線方式傳播的距離更遠,實作了低功耗和遠距離的統一,它在同樣的功耗下比傳統的無線射頻通信距離擴大3-5倍。
LoRa的特性
傳輸距離:城鎮可達2-5 Km,郊區可達15 Km。
工作頻率:ISM頻段包括433、868、915 MH等。
标準:IEEE 802.15.4g。
調制方式:基于擴頻技術,線性調制擴頻(CSS)的一個變種,具有前向糾錯(FEC)能力,semtech公司私有專利技術。
容量:一個LoRa網關可以連接配接上千上萬個LoRa節點。
電池壽命:長達10年。
安全:AES128加密。
傳輸速率:幾百到幾十Kbps,速率越低傳輸距離越長,這很像一個人挑東西,挑的多走不太遠,少了可以走遠。
什麼是nb-iot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是一種專為萬物互聯打造的蜂窩網絡連接配接技術。顧名思義,NB-IoT所占用的帶寬很窄,隻需約180KHz,而且其使用License頻段,可采取帶内、保護帶或獨立載波三種部署方式,與現有網絡共存,并且能夠直接部署在GSM、UMTS或LTE網絡,即2/3/4G的網絡上,實作現有網絡的複用,降低部署成本,實作平滑更新。
藍牙、wifi、3G/4G、lora技術的對比
藍牙的傳輸距離大約為10米,發射功率為大約2.5mW。(實際低功耗藍牙的傳輸距離目前已經可以達到幾百米)
WiFi的傳輸距離大約為50米,發射功率為大約80mW。
3G/4G蜂窩技術的傳輸距離為5000米,發射功率大約為500mW。
而LoRa技術的傳輸距離在城鎮市區可以達到2000–5000米,農村地區可以達到5000–15000米,在無遮擋情況下可以大于15000米。發射功率僅僅為20mW左右。但是LoRa隻能用于傳輸較小資料包(如傳感器資料等)
頻段
在通訊領域中,頻段指的是電磁波的頻率範圍,機關為Hz,按照頻率的大小,可以分為:
1、甚低頻(VLF)3 kHz~30 k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甚長波100 km~10 km。
2、低頻(LF)30 kHz ~300 k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長波10 km~1 km。
3、中頻(MF)300 kHz~3000 k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中波1000 m~100 m。
4、高頻(HF)3 MHz~30 M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短波100 m~10 m。
5、甚高頻(VHF)30 MHz~300 M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米波10 m~1 m。
6、特高頻(UHF)300 MHz~3000 M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分米波100cm~10 cm。
7、超高頻(SHF)3 GHz~30 G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厘米波10 cm~1 cm。
8、極高頻(EHF)30 GHz~300 G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毫米波10 mm~1 mm。
9、至高頻300 GHz~3000 GHz,,對應電磁波的波長為絲米波1 mm~0.1 mm。
2.4ghz頻
2.4ghz無線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供開源使用。2.4GHz所指的是一個工作頻段,2.4GHz 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是全世界公開通用使用的無線頻段,藍牙技術即工作在這一頻段,在2.4GHz頻段下工作可以獲得更大的使用範圍和更強的抗幹擾能力,廣泛應用于家用及商用領域。用于短距離無線傳輸和傳導的技術。
藍牙、wifi、zigbee和lora、NB-lot差別和聯系
1、Wi-Fi:
基于IEEE802.11的通信協定,被廣泛使用在智能單品及智能家電中。原因是配網簡單,使用者熟悉度高,不需要額外的網關,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
但Wi-Fi的問題是信道本身已經擁擠、接入數量多容易掉線,路由器能支援同時連接配接的裝置數有限。成本高,功耗高不插電的裝置使用WiFi很難堅持很長時間,需要頻繁充電或者換電池,給使用者帶來困擾。而BLE和ZigBee可以做到幾個月、一年、甚至幾年都不用換電池。是以現在可穿戴裝置都用BLE協定。
2、BLE:
即藍牙低能耗技術,是一種低成本、短距離、可互操作的魯棒性無線技術,利用許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被稱為超低功耗無線技術。BLE(低功耗藍牙技術)有低功耗、快速與手機連接配接的特性。
早期都是以點對點産品為主。基于低功耗特性,藍牙智能産品集中在可穿戴裝置、健康監護裝置,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産品中。從藍牙4.1協定開始,藍牙 mesh産品具備了自組網特征,藍牙mesh還處在技術積累期。mesh協定在蘋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義。智能手機都标配這兩種技術,使用者都非常熟悉這些産品的配對、聯網,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體使用BLE的原因。
3、ZigBee:
基于IEEE802.15.4标準的低功耗區域網路協定。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其命名參照蜜蜂的群體通信網絡:蜜蜂(bee)靠飛翔和“嗡嗡”(zig)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資訊。簡單來說,ZigBee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便宜的無線組網通訊技術。
它的特點是低功耗、自組網、節點數多。但手機中沒有ZigBee子產品,需要額外的網關接入ip網絡。ZigBee mesh網絡複雜、使用者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适用于工業物聯網。
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産品有很多私有協定,使得産品互通困難。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嘗試,ZigBee3.0也風風火火,都想解決lot時代互通問題。
以上三種技術都是基于2.4GHz頻段的
4、LoRa和NB-lot
以上三種技術都是基于2.4GHz頻段的,在無線裝置爆發的時代,這個信道變得越來越擁擠,互相之間幹擾問題也會更嚴重。在無線産品中,頻率越高則距離越短,穿牆性越差,這也是subGHz頻段越來越被重視的原因。
早期的小無線産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頻段,但由于頻段寶貴,是以帶寬很窄,是以一些成熟的通訊算法無法實作。這些早期産品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穩定,抗幹擾性差。随着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廣域網(LP-WAN)發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lot兩個技術标準上。利用數字擴頻、糾錯碼、雙工通訊、MAC層控制等技術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遠距離、穿牆好等優點,又解決了抗幹擾的問題。
發射功率
發射功率是所使用的裝置(手機,網卡,對講機)所發射出來給基地台的信号強度。
- 無線電發射機輸出的射頻信号,
- 通過饋線(電纜)輸送到天線
- 由天線以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
- 電磁波到達接收地點後
- 由天線接收下來(僅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
- 并通過饋線送到無線電接收機。
是以在無線網絡的工程中,計算發射裝置的發射功率與天線的輻射能力非常重要。
無線電波的發射功率是指在給定頻段範圍内的能量,通常有兩種衡量 或測量标準:
1、功率(W):相對1 瓦(Watts)的線性水準。例如,WiFi 無線網卡的發射功率通常為0.036W ,或 者說36mW。
2、增益(dBm):相對1 毫瓦(milliwatt)的比例水準。例如,WiFi 無線網卡的發射增益為15.56dBm。
手機網絡信号和手機通信信号
差別在于:信号的通道不同,信号的産生方式不同,受影響的因素不同,倆者的用處不同。倆者本身沒有什麼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