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屆大學生畢業,走近職業大學教育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首屆大學生畢業,走近職業大學教育

新華社記者 徐壯、陳席元

與普通大學畢業生同樣的文憑和學士服、同樣的撥穗儀式……這個6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2022屆的903名“專升本”畢業生拿到了自己的學士學位證書,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首屆大學畢業生。

2019年起,教育部準許22所學校開展大學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據了解,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等試點學校近日也迎來了首屆大學畢業生。這對于職業教育意味着什麼?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補上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關鍵一環

“我國職業大學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和突破發展,2022年第一屆畢業生誕生,這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曆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指出,職業大學教育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内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補上了我國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關鍵一環。

2014年6月,國務院釋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首提“探索發展大學層次職業教育”;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開展大學層次職業教育試點。今年首屆大學生畢業,可謂試點“開花結果”。

“職業大學學生畢業,探索出了長學制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路徑,标志着我國‘中職—高職專科—高職大學’縱向貫通的學校職業教育體系已經确立。”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曾天山說,職業大學教育有助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促進就業創業。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解釋,職業大學教育在知識水準上要達到大學水準,在技術技能水準上要高于高職專科水準。在專業設定上,緊盯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産業鍊和創新鍊;在教學安排上,重點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職業大學教育主要面向高端産業和産業高端,培養有潛力成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說。

回應人民群衆高品質就業和教育的需求

為什麼我國要發展職業大學教育?關鍵還是社會需求。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認為,職業大學教育的出現,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回應了人民群衆對高品質就業和教育的需求。“随着技術技能對複雜工作、對創新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職業大學教育可以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

2022年,全國32所職業大學學校備案設定四年制專業點608個。這些專業主要培養解決複雜問題、掌握複雜操作、确需長學制培養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主要面向科技成果和實驗成果轉化、加工中高端産品、提供中高端服務的相關崗位。

根據目前就業市場需求,受訪專家普遍預計,未來職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競争力較強。

學生和家長們對職業大學的認可也在提高——2021年,全國職業大學教育招生4.14萬人,在校生人數已達12.93萬人。

“從畢業生的就業品質來看,已經充分表明職教大學畢業生是能夠得到社會認可、行業企業歡迎的,也充分彰顯了我國職業大學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分析。

有序合理擴大職業大學教育規模

“将本市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納入公務員招考範圍……”6月初,北京市釋出的《關于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令許多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職業教育法已經明确“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職業大學畢業生與普通大學畢業生一樣,均可按要求報考碩士研究所學生、報考公務員和事業機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