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之前在文章《如何借助測試經驗圖譜完成三個月總結?》中有提到「測試經驗圖譜」的概念,其實我一直把這個圖譜作為底層建築去強調,我一直認為底層建築是基礎,基礎打得再牢靠都不為過,但如果基礎不牢靠,就算上層建築多麼多麼地 niubility,也是建的越高坍塌的可能性就越大,又或者到時候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完善低層建築。
打個比方,測試經驗圖譜硬技能分類中,有一個大類是系統知識,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建立對系統知識這個分類的認知,那麼在業務測試過程中,就不會有意的去對系統知識進行提取,進而導緻随着參與項目數的增加,并不會帶來對于業務相關的系統知識的同量級的積累,也就是俗話說的,一直在做重複勞動罷了。
就算有一些悟性比較好的人,他能夠下意識的去區分系統知識和業務邏輯,并且進行儲備,但是會發現,有些儲備過的知識,在需要的時候卻不能及時的倒出來,直到别人提醒,才會恍然大悟,「哦,這個知識點我知道」,可問題是你知道了卻沒有在需要的時候用上去,這個知道和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呢?
上面提到的這兩類問題,都可以通過測試經驗圖譜解決,就是要在一開始,就建立起系統的條理清晰的架構性基礎設施。
二
上次我已經提供了一版測試經驗圖譜,并使用一些簡單的事例做了說明,但是從實際落地的效果看,對于并沒有這部分儲備的同學來說,寫的還是有點晦澀,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套用。
今天我會按照圖譜的順序來進行逐個說明,希望能說的更通俗、更透徹、更實用一些。
下面是這個圖譜的第一級分類:
三
從分類中可以看出來,我把測試經驗分成兩類:硬技能和軟技能。
硬技能就是我們了解的「知識」,亦或者說是我們手裡的「武器」,隻有掌握了足夠的知識,拿到一把好的武器,才能讓後續的征戰無往而不利。
軟技能是我們了解的「能力」,亦或者說是我們的「内功」,隻有具備過硬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提升内功修為,才能更好的把知識這把武器耍的遊刃有餘。
我們高中之前的教育,都是以學習「知識」為主,如果有幸碰到好老師,可能會提到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大學的教育,預期是素質教育,就是以能力為主,知識為輔,雖然現實有點慘不忍睹,但是很多人在這個時期都得到了能力的長足發展。
我們開始工作後,「知識」是我們的敲門磚,「能力」是我們存活和進階的重要助推劑。
如果非要說哪個方面更重要,我覺得應該是「能力」,畢竟我有了很好的學習能力的話,知識就可以信手拈來。
當然,一些基礎知識是必須提前鞏固好的,就像「測試經驗圖譜」一樣,文章要好,結構先行。
以上,我說了這麼多所謂的「測試經驗圖譜」,不知道你是否認可?你個人對于軟技能和硬技能的了解又是如何的呢?歡迎給我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當然,如果你支援我上面的觀點,請幫忙轉發讓更多人看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