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G,到底有哪些挑戰?

█ 從“盡力而為”到“确定性”

一直以來,由于IP協定的屬性,移動網際網路提供的是“盡力而為”的服務。 在4G時代,由于網絡主要連接配接人,這種“盡力而為”的方式可以滿足人們的連接配接需求,畢竟,輕微的網絡延遲和丢包,一般不會影響我們上網購物甚至線上看視訊的體驗。

但5G和6G網絡的連接配接範圍将從人擴充到千行萬業到萬物,這要求網絡必須能提供低延遲時間、高可靠的确定性服務能力,否則就可能影響企業持續穩定生産。 為此,5G通過引入網絡切片、MEC等技術,可提供SLA可承諾可保障的端到端網絡服務能力。 面向未來6G時代,随着網絡向更多行業、更多場景滲透,需進一步增強網絡的确定性服務能力。

█ 從“開放化”到“定制化”

一方面,衆所周知,開放與共享是網際網路的核心精神,并促進了網際網路不斷繁榮發展; 另一方面,比較而言,移動通信網絡一直采用更專有的技術,生态更封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自身發展。

進入5G時代,為了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移動網絡必須以更加開放的态度推動CT與IT融合,以催生豐富的行業創新應用,促進生态繁榮。 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5G與雲計算、邊緣計算和AI技術融合,已孵化出AI質檢、5G遠端控制等大量行業應用。 領先營運商和供應商們已打造開放、靈活的MEC邊緣雲平台,可通過API開放網絡能力、IT能力、工具和應用元件等,讓第三方開發者和行業夥伴可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快速定制開發、部署和上線新應用。 進入6G時代,這種開放化和定制化能力将持續演進,将通過API接口為行業客戶提供更靈活、更友好的服務,以更好的滿足客戶按需配置網絡和定制應用。

█ 人工智能網絡

今天,人工智能已應用于多個領域,比如AI圖像識别、語音識别和自動翻譯等。 一方面,随着網絡業務不斷發展,對網絡時延、可靠性、使用者體驗等KPI名額提出了更嚴苛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網絡越來越複雜,靠傳統人工方式來維護和提升網絡KPI,變得更具挑戰性。 為了應對挑戰,目前營運商和裝置商們也正在把AI引入網絡,推動網絡自動化、智能化轉型。

但是,AI引擎要最大化發揮出價值,需要海量的資料“喂食”和計算資源使能。 對于未來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AI引擎不能僅部署于某一位置、某一台裝置上,而是需部署于擁有海量資料和無限計算資源的整個網絡上,讓智能注入網絡全身,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AI和網絡的潛力。

是以,未來5G和6G時代的人工智能網絡,需要AI和網絡互相賦能,一方面,AI賦能網絡向自動化、智能化更新; 另一方面,網絡也要賦能AI發揮出最大價值,具體而言,就是依靠5G/6G網絡的低延遲時間、大帶寬特性,讓訓練資料、AI/ML模型流動于雲邊管端各個環節,以高效的運力充分釋放算力,進而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實作更高品質的網絡和AI服務能力。

█ 100%覆寫

目前我們已進入“一部手機行遍天下”的時代,但這一資料可能會讓你吃驚——全球依然有超過30億人目前無法通路網際網路,原因之一是,在偏遠地區安裝基站、敷設光纜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條件限制,根本無法實施網絡建設。

為了實作全球100%覆寫,6G時代建構空-天-地一體的立體網絡,已成為業界共識。 簡單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層高空平台、低軌道衛星上,讓網絡信号“從天而降”,以補充地面移動網絡覆寫,尤其是解決山區、海域、草原、沙漠等偏遠地區的網絡覆寫。 這種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資收益如何還待驗證,但把眼光放長一點,它為自動駕駛、飛行計程車、無人機送貨等未來新興應用鋪平了道路。

█ 太赫茲通信

如果把移動通信網絡的頻譜資源配置設定比喻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時代要開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頻段,而6G時代要開拓的就是太赫茲頻段,即通常所指100GHz到10THz的頻段範圍。 這些頻段都是未開墾的處女地,不僅面積大(帶寬大),而是都是未被污染的淨土,無線産業可以不必擔心幹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使用。

但問題是,就像今天的毫米波依然面臨覆寫能力弱、建網成本高、終端生态不成熟等問題一樣,估計6G時代的太赫茲同樣會面臨類似問題,需要行業努力解決。

█ 感覺與定位

到目前為止,移動營運商僅将無線頻譜用于通信,但到了6G時代,無線頻譜不僅可以用于通信,還能同時用于傳感和定位功能,進而可通過網絡和基站提供通信、環境感覺和位置追蹤服務,使能大量新興應用。 比如,可利用無線信号識别人的姿态和手勢、人和機器所處的環境,來豐富和提升使用者體驗; 通過感覺環境溫度、濕度、震動、空氣品質等,來更好的保障各行各業和智慧城市穩定運作; 通過無線波束識别車輛、行人、路障等,來更好的服務自動駕駛; 通過高精準的定位豐富室内新業務。

█ 頻譜使用率最大化

無線頻譜是稀缺資源,是推動數字化社會持續創新的重要載體。 進入移動時代,各國開創了授權頻譜拍賣或配置設定的制度,推動了移動網絡和移動生活蓬勃發展。 但過去的成功并不總是未來的參考,傳統方式下,針對不同的營運商、不同的網絡制式配置設定專門的頻段,逐漸造成了頻譜碎片化、頻譜閑置和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加劇了頻譜供需沖突,也拉低了頻譜使用率。

對此,進入6G時代,無線産業或将重新審視傳統頻譜配置設定機制,進一步演進動态頻譜共享技術,通過引入AI、區塊鍊等技術,實作更加智能、動态的實作頻譜配置設定、控制和排程,以最大化提升頻譜使用率。 同時,Massive MIMO持續演進、更主動和精準的無線資源排程配置設定等技術,還将持續提升頻譜效率。

█ 網絡安全

對于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5G時代,網絡安全與低延遲時間、高可靠、大帶寬能力一樣,是目前5G價值主張之一。 進入6G時代,後量子密碼(PQC)和量子密鑰分發(QKD)等技術或将實際應用于網絡,以保障網絡超級安全,比如,利用量子随機數發生器(QRNG)和量子密鑰分發(QKD)使通信的雙方産生并分享一個随機的、安全的密鑰,來加密和解密消息,以保障通信安全性。

█ 彈性、備援與自愈

随着5G/6G滲入到千行萬業,成為支撐數字化生産、營運和管理的底座和基石,對網絡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面向未來,行業應重新審視傳統網絡架構,緻力于建構一個彈性、備援且支援自愈的網絡,實作即使在網絡發生故障時,也能持續提供穩定的網絡服務。

█ 綠色低碳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是全球各國共同的目标,也是ICT産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面對網絡資料流量不斷成倍增長,網絡能耗不斷攀升,對于營運商而言,打造綠色低碳的網絡,既是降低網絡OPEX成本的必由之路,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之舉。 未來,具備感覺能力和端到端引入AI的智能網絡,将幫助營運商實作節能減排的目标。

—— 全文完 ——

本文轉載自:網優雇傭軍

6G,到底有哪些挑戰?
6G,到底有哪些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