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台到底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它的字面上開始了解,資料中台的“中”字意味着它是介于兩個物品之間的産物。資料中台居于前台和背景之間,是企業級的資料共享、能力複用平台,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中樞系統。将企業全域海量、多源、異構的資料整合資産化,為業務前台提供資料資源和能力的支撐,以實作資料驅動的精細化營運。
資料中台不是簡單的一套軟體系統或者一個标準化産品,更多的是一種強調資源整合、集中配置、能力沉澱、分步執行的 運作機制,是一系列資料元件或子產品的集合,指向企業的業務場景。

資料中台和業務中台的差別:
業務中台是抽象業務流程的共性形成通用業務服務能力,而資料中台則是抽象資料能力的共性形成通用資料服務能力。比如,原始業務資料通過資産化服務化,形成客戶微觀畫像服務,這個服務可用于電商平台的商品推薦,也可能用于地産購房意願,還可能用于金融領域的信用評級等。
同一個服務,在應用層面展現的内容可能不一緻,但是底層的資料體系是一緻的。資料中台也将極大提升資料開發的效率,降低開發成本,同時可以讓整個資料場景更為智能化。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業務中台生産多元度的業務資料進入資料中台進行體系化的加工,挖掘新的價值,再以服務的方式支撐業務中台中的應用,這些應用還需再繼續産生資料又流到資料中台,形成循環不息的資料閉環
資料中台和大資料平台是什麼關系?
資料中台并不是大資料平台,沒有直接的關系。
概念上的差別:
1.資料中台是企業級的邏輯概念,展現企業D2V(DatatoValue)的能力,為業務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式是資料API;
2.大資料平台是在大資料基礎上出現的融合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的資料基礎平台,為業務提供服務的方式主要是直接提供資料集。
應用上的差別:
1.資料中台:距離業務更近,通過将資料服務化之後提供給業務系統,為業務提供速度更快的服務,不僅限于分析型場景,也适用于交易型場景,強調共享和複用;
2.大資料平台:除傳統BI應用外,更多融入了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互動和實作;
價值上的差別:
1.資料中台:建立在資料倉庫和大資料平台上,是加速企業從資料到業務價值過程的中間層。資料中台将資料生産為一個個資料 API 服務,以更高效的方式為業務提供服務。
2.大資料平台:為解決資料倉庫不能處理非結構化資料和報表開發周期長的問題而産生。大資料平台先是通過将企業所有資料(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抽取出來放到一起,成為一個大的資料集,再根據業務需求,單獨提取其中的小資料集并提供給資料應用。
光點科技資料治理服務平台:一站式資料治理工具,提供資料彙聚、模組化、開發、管理和服務能力,以及自動化資料處理和資料存儲計算環境,是資料中台的關鍵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