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财經北京4月11日電(翟卓)11日,AI主線強勢反彈,AIGC、資料要素、ChatGPT概念等闆塊漲幅居前。同花順資料顯示,年初至今,AIGC概念已累計上漲62.16%,ChatGPT概念累漲44.34%。與闆塊火熱相輔的是,近來各類AI大模型密集釋出,大平台、大企業紮堆進入相關賽道。不過與此同時,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應用的資料安全問題也受到市場廣泛讨論,監管部門逐漸出手規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AI大模型“紮堆”釋出
近日來,各類AI大模型紮堆釋出,上市公司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似乎也成為公司們新的“流量入口”。
4月7日,阿裡雲宣布公司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 開始邀請使用者測試體驗,且現階段該模型主要定向邀請企業使用者進行體驗測試,使用者可通過官網申請,符合條件的使用者可參與體驗。
4月10日,商湯科技首次公開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并推出了其最新研發的語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據悉,該模型使用大量資料訓練,并充分考慮了中文語境,能夠更好地了解和進行中文文本。
同日,昆侖萬維官宣國産大語言模型——“天工”4月17日啟動邀測。昆侖萬維方面表示,“天工”大模型已經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準。
搜狗創始人王小川也在當日宣布,他與前搜狗COO茹立雲聯合創辦了人工智能公司——百川智能,旨在打造中國版的OpenAI基礎大模型及颠覆性上層應用。
4月11日,毫末智行釋出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據悉,該技術目前已完成了4000萬公裡的量産車駕駛資料訓練,參數規模達到1200億。
當日晚間,科大訊飛表示将于5月6日釋出訊飛預訓練大模型的詳細資訊。飛書也官宣釋出新産品“My AI”,并稱其可以幫助使用者處理經營資料等,不過據報道該産品功能仍在推進中,暫無明确公測及上線時間。
此外,華為的盤古大模型雖未揭幕但已大火。據華為雲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8日透露,盤古大模式參數達到了千億級,可海量無标注樣本篩選。華為雲官網近期顯示,盤古大模型“即将上線”。
京東集團副總裁何曉冬也于同日表示,京東将在今年釋出新一代産業大模型,言犀是“京東版”ChatGPT,言犀大模型預訓練參數達到千億級,品類覆寫3000+,人工稽核通過率95%+、生成文字30億+。
而再向前“追溯”,騰訊集團進階副總裁湯道生還于上月末表示,騰訊正在研發類ChatGPT聊天機器人,未來還會将其內建到QQ、微信,并向B端使用者服務。事實上,目前騰訊已正式釋出了AI創作工具“騰訊智影”,并于微信小程式中上線。
針對巨頭企業相繼布局大模型賽道,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目前國内AIGC存在空窗期,需求有了,産品沒有,此時各大廠家搶灘登陸AIGC是正确的政策,隻是不能期望國内廠家的大模型能夠一步到位。
廣發基金也表示,從長期的次元來看,AI有望形成較大的産業趨勢,這個過程中會有一批優質公司實作盈利和市值的雙重擴張。
監管拟着手規範人工智能服務
不過在AI大模型熱潮疊起的同時,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應用的資料安全問題也受到市場廣泛讨論,監管部門逐漸開始出手規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11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征求意見,提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産品向公衆提供服務前,應按相關規定向國家網信部門申報安全評估,并按規定履行算法備案和變更、登出備案手續等。
盤和林表示,意見稿是針對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憂慮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此次征求意見稿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響應領先全球,符合大陸先規範後發展的産業推進路徑。
例如,意見稿拟規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産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圖像、聲音生成等服務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産品的預訓練資料、優化訓練資料來源的合法性負責。資料包含個人資訊的,應當征得個人資訊主體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等。
奇安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稿的釋出意味着國家對AIGC的監管治理已提上日程。多國對AIGC監管力度的加強均表明,資料安全和隐私保護已成為AIGC發展的前提和關鍵。“随着AIGC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企業應該更加重視資料安全和隐私保護問題,確定相關業務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也于10日釋出了《關于支付行業從業人員謹慎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倡議》,提出正确認識ChatGPT等工具的機遇和風險,倡議從業人員依法依規使用,不上傳關鍵敏感資訊等。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進階咨詢顧問蘇筱芮對此表示,此前國外已出現過ChatGPT等工具隐私洩露的情況。協會倡議慎用ChatGPT等工具,無論是對金融機構還是使用者而言,均是一種保護行為。
編輯:林鄭宏
聲明:新華财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