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ntOS7 - Hyperledger Fabric1.1多機部署中切換預設goleaveldb為CouchDB一、前提二、需改配置三、重新啟動四、異常處理

根據搜集的資料安裝測試并在安裝測試過程中整理的文檔,如有不足希望不吝賜教。

目錄

一、前提

二、需改配置

1.關閉已經啟動的fabric網絡全部peer節點

2.修改peer節點配置檔案

三、重新啟動

四、異常處理

1.peer節點不能停止

2.peer節點重新開機後CouchDB中沒有資料

一、前提

  1. 為每個peer節點安裝配置且成功啟動CouchDB,如果需要可以參考《CentOS7安裝CouchDB》
  2. 因為這篇文檔是在《CentOS7中hyperledger-fabric1.1 - 2+6多機安裝部署、部分異常處理以及使用configtxlator對區塊基本資訊查詢(kafka共識,手動非docker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是以文中部配置設定置不再特别說明。

二、需改配置

1.關閉已經啟動的fabric網絡全部peer節點

如果fabric網絡已經啟動,則先關閉peer節點(配置修改完成後關閉重新開機或許也行,請自行嘗試),因為之前的教程中啟動方式是直接使用:peer node start指令在前台啟動,是以隻需要使用ctrl+c便可以關閉peer節點,其他啟動方式(如背景啟動)請自行使用相應方法關閉。

2.修改peer節點配置檔案

進入配置檔案目錄:

cd /etc/hyperledger/fabric
           

編輯配置檔案:

vim core.yaml
           

修改ledger. blockchain中的配置參數:

stateDatabase: CouchDB
couchDBAddress: 127.0.0.1:5984
username: admin
password: admin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 配置參數前與冒号之間有一個空格;
  • 配置項stateDatabase的參數CouchDB大小寫要正确,否則不能成功連結CouchDB;
  • 配置項couchDBAddress的位址需要根據自己實際安裝CouchDB的主機ip修改,因為此處連結的都是本機的CouchDB,是以使用127.0.0.1:5984;
  • username和password根據自己實際的CouchDB中配置修改。

以上修改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全部peer節點的配置。

三、重新啟動

修改完成後,按照相應的啟動方式,重新啟動全部peer節點。

啟動成功後,fabric會自動将曆史資料同步到couchdb中,可以在浏覽器中通路CouchDB檢視到fabric自動建立的Database資訊,如圖:

CentOS7 - Hyperledger Fabric1.1多機部署中切換預設goleaveldb為CouchDB一、前提二、需改配置三、重新啟動四、異常處理

四、異常處理

1.peer節點不能停止

在關閉peer節點的時候,有部分peer節點不能使用ctrl+c停止程序,是以使用ps a指令(或者ps -ef|grep peer|grep -v grep)檢視程序,然後使用kill -9 PID指令直接停止程序。

CentOS7 - Hyperledger Fabric1.1多機部署中切換預設goleaveldb為CouchDB一、前提二、需改配置三、重新啟動四、異常處理

2.peer節點重新開機後CouchDB中沒有資料

peer節點能成功啟動,但是CouchDB中沒有資料,需要檢查core.yaml檔案中四項配置,包括但不限于ip、port、帳号密碼等是否正确,尤其需要注意CouchDB大小寫是否正确,在本次配置中就是因為把CouchDB寫成了couchdb,導緻沒有資料産生。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