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鹽都是食品中的重要調味品,也是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化合物。食鹽的市場價格一般控制在3元左右,而近日一款“黑鹽”産品走紅,價格也達到了數百元一袋,品牌宣稱該“黑鹽”産品富含火山礦物質,比普通食鹽更“營養”,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測試狗就為大家來分析下吃“黑鹽”補充礦物質科不科學。

“黑鹽”其實在市面上已經不是新鮮産物,早在之前就有喜馬拉雅粉鹽、波斯藍鹽、法國凱爾特灰鹽等各式各樣的彩色鹽,無一例外這些鹽都宣稱富含礦物質,是以價格達到了普通碘鹽的數十倍甚至百倍。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鐘凱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商家宣稱“喜馬拉雅粉鹽含氯化鈉98%以上,其餘包括鐵、鈣、鎂、鉀、鋅、矽、銅等80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是名副其實的鹽中之王”。翻譯一下意思就是純度98%的食鹽,剩下2%是80多種雜質。
紐約大學醫院威徹斯特醫學中心的臨床營養師 Jeff McGrath曾表示,聲稱喜馬拉雅玫瑰鹽比普通食鹽更天然或更純淨的說法很難證明。事實上喜馬拉雅玫瑰鹽中可能含有幾乎無法實驗檢測到的元素,如果分離和大劑量食用這些元素,如砷和鈾,這些元素将是有害的。
其實早在2012年,原衛生部修訂《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标準》後,食用鹽不再允許添加除碘以外的營養強化劑。至于鈣、鐵等礦物質,通過吃鹽來攝入是不靠譜的。鹽隻是一個調味品,并不是保健品,并不需要關注太多的成分,隻看鈉、碘這兩項足夠了,是以“黑鹽”這類彩色鹽能夠補充礦物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