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作者:海員大哥

每一次去迪拜就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文化的沖擊。不來難以體驗,隻有到了當地,當地人和外國人的身份沖擊,才會顯得那麼的高貴和卑微。深入當地的體驗,所經曆的一切,讓我覺得迪拜就是一個“複雜”國,你難以捉摸。

在船員的眼裡,中東國家都是船員的噩夢,這裡一年四季都非常的熱,而且這些國家除了沙特阿拉伯國土面積很大之外,其餘國家都小還緊挨着,讓我們船員喘不過氣。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眼看着剛離港,不到一個小時的航行又要靠港,波斯灣的沿海國家,可沒少讓船員吃苦。我很怕去這樣的國家,可這樣的國家深入去旅遊,會讓你體驗到各種文化的沖擊,感歎迪拜人和打勞工的差距有多大。

航海多年來,我已對迪拜傑貝阿裡港爛熟于心,誇張的說,閉着眼睛都能把船開到他們國家,可就這樣的國家,經曆得越多,越覺得深奧,難以想象整個國家,15%的本地人和85%的外國打勞工的生活反差會如此差。

要是用一棟金字塔來比喻,那些百分之十五的人就在頂部,而其餘的人都在金字塔的最底層。我算是金字塔最底層的負一層的人了吧。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按照要求靠好碼頭後,這裡的勞工會陸續的來船上簽到,這些人都是外國人,大部分都是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的人,他們來到當地打工,一出門就是十年不回家,在這裡過着艱苦的生活。

迪拜能有今天,也少不了這些勞工的艱苦付出,就如當年曆史上的巴拿馬,沒有中國的那些勞工,不可能有今天壯麗的景色。

卸貨期間,我和其中一位巴基斯坦的大哥交流了一些他在當地的生活經曆,讓我倍感生活的不易。

他說自己相當于是被賣到這個國家,工作在這裡,每年還需要被賣家收取一定的費用,自己剩下的費用,多少留一些回家。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來這裡的人,不敢輕易回家,這裡的工資都會比巴基斯坦當地工資高很多。

我環視了一周,當場幹活的勞工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巴基斯坦人,少數幾個人是迪拜人,他們在這裡當管理者,看管着這些人的工作進度。

要不是巴基斯坦大哥對我很友好,還不敢和我說話,一旦被管理者看到,要被暴打一頓,這是他們的生活待遇,要比我們中國工地打工的勞工遭遇還要差。

他們在碼頭常年從事搬運工作,都是體力活。一個月的收入大約在2000元人民币,要是遇上夏天,每個人每個月還能多領到300元的高溫補貼。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這300元給得真刻薄,夏天的迪拜,室外溫度可達50℃以上,我們船來當地,船殼鋼闆曬一個小時,雞蛋打下去立馬煎熟。如此的高溫環境,還要不停的幹活,不然遭遇會很痛苦。

好就好在,這裡的管理者隻會毆打勞工,不會扣他們工資,不然那點不工資還不夠扣兩回。

社會底層的百姓們很痛苦,那天我出于好意,給巴基斯坦大哥一瓶可樂,他不但不敢拿,而且還提醒我,白天不能吃東西。這話引起了我的好奇,又是怎麼回事?

大哥告訴我,目前是迪拜的在齋月。當地的齋月,白天是不允許吃東西的,工頭要是看到了,直接抓起來罰款,一次罰款500元人民币。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大哥完全不敢伸手拿可樂,遠方的工頭還緊緊地盯着呢。

就算不是齋月,工頭在場,勞工也不敢輕易要東西,更不敢偷懶,否則會被立馬開除。他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一個月能夠賺到2000元,在巴基斯坦人的眼裡算是非常好了,加上補貼,還有一些加班時間,那麼一個月能夠拿到3000元。

這3000元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我們的3萬元。你可能不知道巴基斯坦人在自己的國家,普遍收入會是多少。實際上,巴基斯坦當地人在本國的收入大約是800元左右,生意人還能高一些,一個月能夠賺到2500元。

這樣的差異,确實吸引了巴基斯坦人來到這個國家,就算是被賣到這個國家,他們也願意。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其實他們也想家,在停工休息期間,我注意到一位巴基斯坦小哥,他倚靠在柱子邊,拿出手機盯着自己的家人看,他告訴我,那些都是他的家人,他很想念他們。

他說自己出來工作八年了,不知道家鄉的情況發展得怎麼樣了。他不敢回家,回家就等于失業,回家就等于違約,這對于他們來說,完全沒有話語權。

可憐的迪拜底層人民,付出辛勤的汗水,養育了迪拜百分之十五的有錢人。他們在我們船上工作16個小時,期間沒有喝水,沒有吃飯,讓我為他們感到可憐。

有齋戒月的國家,每年的這個月,外國人是痛苦的,尤其是這些勞工,他們白天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卻不能補充任何能量,就連喝水也不行。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那天靠泊的下午,我到當地也體驗了齋戒月痛苦的一天。

當天中午吃過午飯後,我和同僚下去當地逛街。離開碼頭,我們一直往内陸走,走了好久,街上也不見幾個人出現,來往的車輛很少。

在當地,齋戒月對于有錢的迪拜人來說,他們就是在度假。不需要上班,白天都在家裡睡覺,他們養精蓄銳,不吃不喝,等着晚上開齋。

而對于底層人,比如碼頭勞工,環衛勞工,他們該幹活的還要幹,越是體力活的越要幹,不吃不喝,熬着十幾個小時,等到晚上才有東西吃。

走在迪拜的街上,到處的店鋪都是緊閉着,很難看到有商鋪開着門。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這讓人難以置信,當地人對齋戒月的信仰比錢還重要。

沒錯,這裡的齋戒月,白天沒開門,直到下午的四五點左右,陸陸續續會有一些餐館開門備菜,夜市備攤。

這個時候,就會有老闆開始搞食物,一般在晚上的七八點,太陽落下去的時候,當地人就可以出來覓食。對于有錢人來說,夜生活才剛剛開始,而對于窮人來說,吃東西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奔頭。

我們走了一個下午,就遇上過一家24小時便利店,門口的告示寫着,不接待迪拜本地人入内,意思是外國人可以不需要遵守在齋戒月的規定,隻需要出示一下身份,就可以進入購物。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當天的店裡生意也不是很好,我和同僚們嘗試來貨架買買東西。之前聽說迪拜的物價很高,一般人消費不起,我和同僚幾個人打趣說要花100元人民币在超市裡體驗能買到什麼東西。

不來不知道,經曆了購物後才颠覆了我們對迪拜的認知。

超市裡的東西并不是我想象的貴,這裡的物價和我們國内的差不多,甚至有些比我們國内的還要便宜。(1阿聯酋迪拉姆=1.84元人民币)

我完全沒想到,這裡的葡萄,一斤就是一盒裝,隻需要2.95迪拉姆,約6元一斤。同樣的青提,在我的家鄉超市裡是8元一斤,貴妃提是12元一斤,國内是14元一斤。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當然,貴的東西也有,比如香蕉,10.95迪拉姆,約20元一斤,這就貴的有點離譜了,我們國内兩元一斤,這樣的差距在運輸上和存儲上。

我們每次開船來當地就有運輸一些水果到傑貝阿裡港,這些水果,尤其是香蕉是很難儲存的,要是沒有保鮮很難運輸,甚至迪拜的香蕉需要依靠空運才能吃上新鮮的。

香蕉是如此,這的沃柑是6.95迪拉姆,約13元人民币,橙子5.95迪拉姆,約11元人民币,蘋果5.95迪拉姆一公斤,約12元人民币一公斤。不易爛的水果,價格還算正常。

在我看來,越是難運輸的就越貴,從蔬菜就明顯能看出來,比如胡蘿蔔不易爛,一公斤2.95迪拉姆,約2.5元一斤,這算是正常的價格,而白菜容易爛,需要10迪拉姆,約19元一斤。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蔬菜和水果和我們國内的價格有相似性,貴的貴,便宜的便宜。我看這裡的乳制品很便宜,比如酸奶,牛奶等這些奶制品很便宜。

這些奶制品基本都是歐洲過來的,在運輸上相對近一些,價格上也算便宜,1升牛奶是10元人民币,一升酸奶是8元人民币。相比我們國内超市的價格,這樣的價格算便宜了。

當天,我們逛了整個超市,花了100元買了一盒一斤裝的青提,6元,一打雞蛋6個,約8元人民币,買一升酸奶8元人民币,買了3包辛拉面28元,一瓶1升的礦泉水3元人民币,六個小面包9元人民币,當地的小零食,蜜棗一斤12元,一包來自中國的瓜子,一斤12元。

總共花了86元買了這些東西,感覺比我們國内花100元買的東西還多。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這可能是我挑着買的,我大概看了看生活用品方面,比如當地的毛巾,牙膏牙刷,被子,書包,這些東西都很貴,關鍵是這些東西都是中國制造。

細心的我,發現超市裡至少有六七成的東西都是來自中國的制造商,足以見得我們中國的外貿出口是多麼的繁盛。

在迪拜是如此,在整個中東國家都是如此。

當然,這也是吸引中國人來這裡做生意的主要原因,有一點我的說說,迪拜機場的東西,是讓我感到遺憾的事情。

我曾在這裡轉機去非洲,我和同僚們在迪拜機場買東西,我買的手表,同僚買的是珍珠項鍊。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在當地都算是名牌東西,送給親人朋友也是不錯,總是說國外買的好東西。可是我的同僚就用心了,買了珍珠項鍊花了兩萬多元,回到國内後,好奇的他拿着項鍊去鑒别真假,收到的鑒别結果是假貨。

這讓人很失望,當初買的時候,從業人員都是中國廣東人,不斷地給我們介紹,說東西有多好,買到就是賺到,同僚也聽了華人的話,覺得都是自己人不會騙自己人,可現實中,迪拜機場大樓裡面的華人都在努力的忽悠人。

我們從一開始覺得他們熱情,他們對我們的到來特别歡迎,我們也信任了他們,可實際上,他們太讓人失望了。

華人騙華人的招數在迪拜随處可見,來的次數多了,我也就習慣了。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當時我們從超市裡出來,大約已經是三點多。外面的溫度非常高,我們在路上遇上了當地的公共汽車站,公交站站台都是有空調的,我們幾個人躲在裡面吹了一會空調。室内外溫差不敢相信,至少相差25度,頻繁的進進出出很容易導緻人生病。

我們幾個人休息了一個小時後,又選擇繼續上路。在路上我們确實有點遺憾,沒人,沒有吃的,想要買點東西都很困難的。

偶爾見到來往的警察出來工作,他們的執法目的就是抓拿一些偷吃東西的人,一旦抓住就會被罰款。

有這樣的齋月規定,使得當地人也不敢輕易出來吃東西,我還特别提醒同僚不要拿出超市購買的東西出來吃,否則會被抓。

同僚告訴我,遊客一般不會被抓。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走着走着,我們遇上了一家華人開的餐館。當時看到的場景,心裡五味雜陳,明知道華人會坑人,我們還是想要進去混個臉熟,想着萬一老闆很友好,請我們免費吃一頓呢?

真是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我們三個進入餐館後,從業人員并不是中國人,都是外國人,隻是都會說英語。

我看了看桌上的菜單,發現這裡的物價再次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當時顧于面子,每個人都不好意思離開。

菜單上,一碗混沌是六個或者九個,六個的混沌是76元人民币,九個混沌是105元人民币。一籠小籠包有六個的,也有十個的,六個的價格是72元,十個的是100元左右。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吃一些吧,我當時要了一籠小籠包,同僚們都要了混沌,一頓吃下來,我們三個人吃了500多元人民币。

每個人吃完走出餐廳後,都覺得吃了一個寂寞,都沒吃好。這樣的餐廳不是一般人能夠吃得起的,也隻能是迪拜本地人才敢進去消費。

在迪拜,那些生活在頂層的當地人,他們其實也不勤勞,我看船上的迪拜工頭和管理者,他們很懶,不願幹一點活,都是指使别人幹活。

在迪拜,他們的階級上司現象很嚴重,越是有錢人,他們的懶惰行為越明顯。

他們靠着底層人民的供養,整個國家的财富也被這百分之十五的人掌握着。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在當地,女人生孩子,國家給孩子送一套别墅,給孩子的撫養,教育費全額免費,女人嫁到男人家裡那天,還能向國家領取50萬元人民币的結婚補貼。

可以說,迪拜戶籍的人,他們生活在富麗堂皇的環境裡,每天都在享受生活,就算是失業了,國家也會給你每年28萬元人民币的補貼。

當地人不擔心自己沒錢,生養家庭完全不花自己的錢,而自己以頂層食物鍊的姿态過着皇帝的生活,是以他們喜歡買豪車,住豪宅。

這是讓人羨慕的地方,甚至有人說,在中國要是生活不下去了,那就去迪拜撿垃圾,當乞丐,一年也能賺到幾十萬。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我看這是說話不腰疼的,我在這裡幾乎沒有見到乞丐,隻是聽當地的勞工說,也就是船上的巴基斯坦勞工告訴我,要是能在迪拜當乞丐,他早就去了。

在迪拜,乞丐,流浪漢是會被警察抓走,監禁起來的,是以整個國家幾乎很難看到乞丐的出現。

現實生活中,迪拜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那些亮眼的豪宅,豪車也隻是微小的一部分,其餘的建築也不過是破房子,在這裡的窮人還是占據了多數,尤其是這裡的外國人,大部分都是打工族,都是貧窮國家的打工族,在這裡幹體力。

船到迪拜,富得流油是假的,買不起東西占多數,真實體驗很不一樣

中國雖然也有不少中國人在這裡,但是這些人有一部分都是老闆,在這邊做生意。

在我去過的九十多個國家裡,遇上的華人基本是老闆,他們有資本在國外做生意,賺的盆滿缽滿,實際上,打勞工在國外隻是一小部分,而且工資要很高也沒有。

在我看來,這個國家早已被外國人虛化,認為迪拜就是一個皇帝國,金磚鑲嵌的國家。實際上,這裡的疾苦百姓太多了,當地的物價高的高,低的低,對于巴基斯坦,印度人來說,依然很高,雖然我體驗了超市裡100元買到那麼多東西的廉價感,但是我還是覺得這裡的物價對于百分之八十多的人普通人來說确實貴了些。

來這個國家不能隻看到了迪拜國籍的人,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外國人,他們在這個國家為迪拜作貢獻,為富人買單,真實的迪拜,百姓生活也很艱難,生活環境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