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開頭最猛的爆料屬于體育圈明星張繼科了,本以為他的一些破事可以告一段落,結果又有知情人再次爆料!
繼科真是個寶藏男孩,素材越來越多。
真是沒想到張繼科的私生活會這麼亂,同時也再次心疼景甜,不僅被張繼科騙了錢和感情,還被張繼科戴了綠帽,難怪她會那麼長時間都走不出這段感情。
從截圖中可以看到,這是一份千字以上的爆料,文案也很簡單,直呼張繼科太可怕,爆料人整整發聲了六年,現如今才被關注。
如果這一切都屬實的話,那張繼科真的是太渣太渣太渣太渣了。
爆料一開始,就直言張繼科在爆紅期間,除了商業代言外,還用奶茶和酸辣粉坑加盟商的血汗錢。
更過分的是,他還坑粉絲的錢,借着粉絲對他的喜愛,他就賣周邊,可是和其他明星賣周邊不同,他的周邊産品品質很差。
比如成本隻要幾毛錢的會掉毛的毛巾,他賣幾百塊錢。
同時他還看不起,和他一起參加綜藝的遊泳運動員SY。
因為他覺得自己名氣很大,是以在代言費和商業活動費中,他要比其他人更多,比頂流明星也要更多。
還動不動就坐地起價,漫天要價,或者臨時毀約。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還和28歲女星曹斐然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而且他還認為自己和她人上床是給對方面子。
他除了給曹斐然送禮物外,其他各地的炮友他幾乎一毛不拔,甚至還暗示對方給他送貴重的禮物。
言外之意就是,他不僅和曹斐然是炮友,他還在全國各地都有炮友。
曹斐然雖然是18線,但是參演了很多電視劇,比如《燕雲台》755-7900《妙偶天成》755-79000。
還參加過江蘇衛視的演藝綜藝《夢中的那片海》。
按說她不是無名之輩,但認識多年,張繼科一直不承認自己的身份。但是,張繼科對她來說有點例外。
新聞裡說張繼科到處都是P友,平時比賽,參加商務活動,去哪都約。
1985年出生的張繼科,腦子裡有古代帝王的封建皇權思想。還想要錢?和你睡覺是給你的禮物!他不僅在經濟上從不給予任何東西,有時甚至會向對方索要禮物。他還是看不上普通的東西,隻挑貴的。
但對于曹這樣的女演員,張繼科就大方多了。帶她去日本和德國,給她買禮物。
但賭博是個無底洞。錢從哪裡來?割韭菜。
雖然娛樂圈的人都很熟悉割韭菜,但不得不說,和張繼科比起來,他們算不了什麼。顯然,他的鐮刀更快,更賺錢,方法也更多。
随後,爆料人還報出了張繼科的身份證号碼,并稱如果能有辦法查到它的銀行卡流水,就能發現張繼科在很多家賭場都有大量的資金往來。
除了愛約炮,張繼科還喜歡嫖娼,在2019年的時候就曾在澳門招妓叫外圍,可那時他和景甜還沒分手。
有些粉絲雖然喜歡他,但時間長了,知道一些内幕,就漸漸脫粉了。
為了讨好粉絲,張繼科曾多次在粉絲群裡發言。
他先是在春節期間,就和粉絲說自己已經是單身狀态了。然而他和景甜的分手宣言,是在當年6月份。
盲目的粉絲,覺得景甜配不上他們心目中完美的小藏獒。官宣分手的時候,張繼科粉絲還多次出錢抽獎,慶祝他脫單。看到現在這些爆料,不知是誰該慶幸分手呢。
粉絲不喜歡自己戀愛,張繼科本人心裡十厘清楚這一點。是以他主動媚粉,說與粉絲在一起,天天都是情人節。
每次線下活動前夕,張繼科還親自在群裡拉人氣,一再追問粉絲,會不會去現場看他。想必他也知道自己粉絲跑了太多,擔心現場太冷清臉上挂不住。
本來爆料人還能曬出更多證據,但是自從2016年張繼科爆紅後,就被張繼科遠端格式化了。
而且張繼科還連續攪渾了爆料人兩份工作,在他出門走在路上的時候派人辱罵他等。
在某些評論區,也找到了和爆料人說的差不多的情況,比如張繼科愛嫖娼,被爆出來後就被壓下去了。
不僅人品不行,而且還睡粉,去澳門會有專門的人安排嫖娼活動等。
随着一波又一波猛料被曝光,也有些知曉内情的網友證明,張繼科确實問題很多。
尤其是和乒協稍有接觸的人,早年間就多次聽聞他行為不檢。
不過那時的張繼科,冠軍光環重,加上粉絲多,說出來也沒有人信。
就連他直播時帶手機進衛生間,讓粉絲聽自己尿尿的聲音,他們也覺得他好萌。
即便到現在,這麼多證據擺在眼前,仍有很多粉絲不相信自己粉了這麼多年的人,居然是這樣的流氓。
他們說借款合同是僞造的,說品牌與之切割是背刺,說網友聽信一面之詞。
“我們不要聽說張繼科,我們要聽張繼科說”,這是粉絲常挂在嘴邊的話。
問題是他人又沒有進去,他有社交賬号,他有一萬種方式可以回應,是冤屈可以澄清,是誤會可以消除。
可是他沒有,他除了讓工作室發兩個聲明外,什麼也沒做。粉絲有沒想過,是他不想嗎?這麼多品牌終止合作,等于斷了後續的财路。他一個這麼需要錢的人,今天這麼多代言沒了,他不着急嗎?他又為什麼沒有回應呢?
無論有歇業繼科的爆料是真是假,他都應該正面的回應,這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粉絲負責。
這些年,明星塌房屢見不鮮。
但即便有藍底白字的官方通報,粉絲仍不願意相信,仍覺得自己的偶像是冤枉的。在粉絲眼裡,他們不相信任何人,隻信自己想象中的那個完美的偶像。
即便是朝夕相處的朋友或家人,也難有完完全全了解到對方的全部的,何況一個公衆人物?
你看到的,都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我們經常說,光環、榮譽、成績、作品,隻代表這個人的某一方面很厲害,但和其人品,完全不劃等号。
粉絲因為偶像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嗑生嗑死。殊不知,他們喜歡的,都是自己腦補出來的完美對象。如今各個群體粉絲低齡化,偶像對粉絲,更負有不可推卸的引導責任。
是以,作為公衆人物,更要嚴于律己,一言一行作出表率,正向影響粉絲。這才不辜負粉絲對他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