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馬精神:成龍與吳京的聚首與碰撞,标志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走進電影院之前,其實對《龍馬精神》沒有抱多少期待。

這些年的電影行業發展太快,大家都習慣了看各式各樣的大片,成龍的小人物電影,似乎已經越來越過時了,可若是與時俱進加點吸引眼球的新元素,又很容易淪為奇奇怪怪的雷片。

而且,今年69歲、馬上就要70了的大哥,是真的老了。

看他的電影,心裡會有種十分微妙的沖突感:如果他不怎麼打,那電影裡其他小年輕的打戲看上去總覺得不是味兒,畢竟是沖着他來的;可如果他真的打了,又覺得揪心,哎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真的還打得動嗎,别太累着了别傷着了啊。

但《龍馬精神》不一樣。

雖然它也是小人物電影,主角羅師傅,隻是一個好似一生都沒混出什麼名堂卻有自己的堅持、永不服輸的龍虎武師,但和以往的那些小人物電影不同,因為,你能很明顯地看出,它是對成龍本人的緻敬,更是對一個時代、一群人的緻敬。

作為武打演員的成龍,在這部電影裡卻貢獻了或許是從藝以來最動人的文戲,因為,他甚至不用演,他就是羅師傅本人。

成龍是明星、而且是巨星,羅師傅就像是平行世界裡的另一個成龍:一生籍籍無名,即便不被了解,也從不輕視任何一場戲,打戲總是身先士卒親身上陣,留下了無數的傷痛,卻,不悔。

在羅師傅年輕的時候,這麼拼的龍虎武師,或許很常見,畢竟那個時代,電影工業不發達,包括高危動作在内的絕大多數的武打鏡頭,都是要靠真人去完成,防護措施也遠不像現在這麼完善,大家可以說是拿命換錢。

羅師傅漸漸老了,時代也漸漸變了。

現在的動作戲,不需要演員那麼拼了,很多鏡頭畫面都可以靠以假亂真的後期特效來完成,即便是必須要真人拍攝,也會有最安全的輔助措施和防護措施。

像羅師傅這樣的人,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作為觀衆的我,心裡無比沖突:

一方面,現在的特效當然很進階,就算是再怎麼仔細看也看不出“假”的痕迹,但如果可以選擇,我肯定更愛看真人演繹,因為我總覺得,影視作品永遠是“人”的作品,當技術的存在感超過了人,這樣的作品,是否會少了那份能夠打動人心的人情味?

而拍出這種作品的影視從業者,對這個行業,是否會少了那份令人肅然起敬的敬畏之心?

另一方面,我知道拍打戲非常危險,如果能用技術手段解決問題而不必讓活生生的人去冒險,那何樂而不為呢?

别說是人了,就算是動物,涉及到一些可能傷害到它們的鏡頭時,大部分劇組也會選擇利用後期特效來完成,即使成本會更高,畢竟,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在這種糾結之中,我甚至忽然有點慶幸,幸好成龍老了,即使想打也打不動了,否則,假如他還正當壯年,便遇到這樣一個所有人都會擔心被AI取代造成失業的時代……

他該何去何從呢?

是像以往一樣繼續真刀真槍地拍着有血有肉的打戲,還是像其他人一樣走“科技化”的道路呢?

還好,他不用糾結了。

但《龍馬精神》裡除了已經垂垂老矣的羅師傅之外,确實還有一位正當壯年的打星。

吳京和成龍,12年前曾共同出現在電影《新少林寺》裡,不過當時,主演是并非打星的劉德華,而且吳京還未憑借《戰狼2》站穩腳跟。

如今已經成為新老兩代武打明星代表的他們,在“龍馬京神”中聚首,便擁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

吳京飾演了一位被羅師傅提攜過的後輩元威,兩人雖然同為龍虎武師出身,可際遇與成就卻有着天壤之别,元威是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而羅師傅卻是欠了一屁股債的落魄武師。

這兩個人物的設定,實在是意味深長。

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元威能成為大明星,除了能力、秉性與機遇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能夠靈活變通。

就像吳京,并不死守功夫片,而是憑借着軍事題材的戰狼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不會與時代為敵,而是會敞開懷抱去接受時代前進帶來的一切改變,即便他能打、會打,也不會死守着“打”這一條路,該用什麼技術就用什麼技術。

可羅師傅,卻固執地守着龍虎武師的精神,即便明知這一切都已經過時。

物欲橫流的時代,再高貴的精神,也是不值錢的。

如果讓我來評判,我也很難說自己究竟會更支援元威,還是更支援羅師傅。

但電影的最後一刻,當羅師傅忽然勒住缰繩,在臨門一腳的時刻放棄冒險搏命時,我心裡實在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

再怎麼樣,也隻是拍戲而已,不值得把命搭上。

所有的觀衆,大概都跟元威一樣,發自内心地覺得,太好了。

然而,至此,連最固執的羅師傅,也放下了,那麼……

不會再有拿命去博的龍虎武師了。

在羅師傅做出決定的那一瞬間,其實就标志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了。

既令人欣慰,又令人怅然若失。

不禁想起前兩年還總有網友讨論,為什麼年輕一代的武打演員好像絕迹了,但現在大家好像已經坦然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又有什麼可以讨論的呢,答案是那麼的顯而易見。

學武是一件極其辛苦的事情,學出來也是當武行給人做替身演員,危險卻賺錢不多,還容易被取代,付出與回報如此不成正比,又有多少人會對現實毫無計較地純粹去追逐夢想呢?

時代前進的每一步,都會甩開無數被它抛棄的人,還有職業,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功夫片的消亡,好像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還好,精神是可以永遠流傳的。

雖然說《龍馬精神》裡成龍的文戲很動人,但,他在裡面打戲也不少,而且動作設計都十分有趣。

片尾花絮裡看到不少他摔打的鏡頭,盡管能借助道具和特效,可其實能自己打的他還在堅持自己打,無論如何,這樣的精神值得年輕演員的學習。

最後我想說的是,實在是太喜歡赤兔了,其實片中我幾度落淚,都是因為這匹馬。

看到赤兔耳朵動的時候,總會想起自己養的兩隻小兔子,也是這樣喜歡抖耳朵,可惜的是,它們沒有赤兔這麼有靈性呀!

我當然知道,這種靈性隻是電影裡演出來的,不過……

作為一匹馬,演技能這麼好,本身就是靈性了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