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第五期《相聲有個新人》重開帷幕,八組玩家紛紛拿出了按底框的能力,盡力說學校,為觀衆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但在第二場比賽中由德雲社孟和堂周九聯對陣張博信鳳琦楠的比賽卻是突然的改變: 張拳主動棄賽!
相比于上一輪表現之後張博信《求愛》清場,"竹新音"的表現明顯好多了,畢竟是沙場的老手,還是有基礎的。對于後來出來的孟舟來說,壓力非常大,讓我們來看看孟舟在台上面臨的情況。
壓力一:坐在老師面前,背負着德雲社會氣場,觀衆的期望高于其他玩家,對于對手的選擇不能撿起軟柿子。
壓力二:有人在等着挑一根刺,在摘孟鶴棠的刺,也在等挑郭德剛的刺,等着看更多的笑話,雖然不能動搖德雲社會的根本,但能惡心的郭德剛也能讓人高興。
壓力三:德雲社十年磨劍,小劇場、專場隻有磨石,拿着的是自己的粉絲,想知道是寶刀還是鈍刀,隻有師傅才能知道,出來就是江湖。
壓力四:對手張博新不簡單,3歲學單弦,12歲學快闆,15歲學相聲,北京相聲圈有"北城張博信,南城郭德剛"說,那一年可謂是一時的玉良。
其他選手看張博信挂着,張博信自己的心裡應該是"這次折了",刀作為電視觀衆,認為孟周的節目明顯比張峰科技高。在投票環節的回顧中,張博新突然提出——退出——比賽:"我們放手"!頓時整個現場的軒然,比如突然退出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孫楠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充分暴露了一位藝術家的藝術道德和修養。
張博信來參加這次比賽,名義上是要給新搭檔馮啟南幫忙,而為何不想挽回昔日的輝煌。張博信出身于音樂世家,父親是李派快車創始人李潤傑的徒弟,母親是單弦著名馬增輝的弟子,爺爺是單弦王榮健塵,爺爺是著名相聲前輩趙玉如如的弟子張錫林。在這樣的音樂環境中,張博信從小就學習單颫、快闆,屢屢寥,15歲時由趙小林、馬桂榮啟蒙相聲,父親邀請著名老師高英培給他當大師。
2008年前後,他帶領北京好友相聲俱樂部走向火爆時刻,南城德雲社成為北京相聲圈的兩面旗幟,也加入郭德剛,發起德雲相聲聯盟一起演出。後來由于企業管理原因,被攫取權力、排斥,在德雲社會面臨巨大危機時被迫退出德雲相聲聯盟,這幾年幾經起起伏伏,現在想看到郭德剛項目回歸都很難實作。
其實張博信本來就不應該來參加比賽!
如果真的隻是為了給新夥伴玩的時候,我們應該學習西安簡朋友社珪小簡老人的氣息,去露臉,去看,去認識新朋友,這個收獲還不夠嗎?這種表演的真正輸赢,真正的英雄不短一時,恒老子讓無數觀衆知道西安有一個難得的朋友俱樂部,即将到來的11周年紀念演出還邀請了新朋友來上海見面,這可不是很好?
張博信可能不需要這些,他有家人、老手、實力、名氣、朋友圈,缺乏重新出現、被觀衆重新認識的機會,是以他來了!但張博欽在成長的環境中,以及一些落後的内心,已經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格局和道路,尤其是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他不想失去,也不能失去。
對于張博信提出退出,來自河北選手的周培炎非常直接地說:"就是臉挂不上......怕被羞辱!"
郭德剛作為節目張博信的"來電者",這也是一種委婉表達的堅定态度:"人有野心不能強,但這種風不能長,可以提拔留,不能提拔就撤,這還是事?"
張博新帶着這樣的投機心态參加比賽,可能抱着這樣的幸運心态:而郭德剛曾經是南國台的首都,也是在戰壕裡戰鬥過,這種友誼在前20名依然有效;
但遺憾的是,孟鶴棠的表現明顯好于張博信,張博新也知道老友情,老熟人無法保護自己的清場,是以退到二——退。這樣,他們臉上要保持下去,或許還能落下一句"孟鶴堂晉升是我讓"的好話,這心老百姓真的想不出來,也做不到。可惜的是,他在郭面前小心翼翼地思考,張兩個人都行不通,張果正言直言:"一個玩家既然要參加,你就要遵守規則的呵護。
最後,比賽還是去了民調,郭、張非常默契地了解了差異,選擇權給現場觀衆,現場觀衆用票無情地蔑視張博欽的偷雞做法,孟和堂周九良大比分晉級。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張博信在觀衆投票決定腰腿病,長時間無法站立的理由離開舞台坐在場邊,他們的新搭檔一個人被遺棄在舞台上,獨自面對緊張的氣氛,真的很尴尬!一位38歲的中年演員說,在一家小劇院裡串話,他以不能忍受太久為由,抛棄了他的伴侶。會有長期的合作夥伴嗎?
馮啟南,可憐的損失;
孟和堂是一個淚滴很膚淺的演員,感情沉重,不想讓老師和導師尴尬,想被觀衆直接提出投票,誰知道遇到一個非規則也想靠老賣老便宜的"先驗",本來應該能夠通過實力赢得尊重,誰知道卻把一個前輩"讓"掉進了遊戲的盡頭, 誰會感到屈服!
張博信,曾經是北京相聲旗的人物,但現在淪陷遇到新人逃離的局面,作為曲儀家的孩子們是想起來的,這個迷失的兒子,丢了面子,現在隻有38歲,日子過後漫長,總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