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有四個兒子,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李淵的野心有多大了

李淵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當然了許多人認為他的存在感極弱,完全是可有可無的人,實事真就如此嗎?李淵的兒子李世民開創了盛世,大唐一掃前朝民不聊生、天下疲敝的局面,是以李淵早些退位更加被人視為正确之事了。其實大唐基業的創立完全離不開李淵前期的運籌帷幄,沒有他在前期主持大局大事難成。

李淵有四個兒子,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李淵的野心有多大了

李淵在大勢已成的局面下選擇了定都長安,派出自己的兒子和武将們征戰,李淵的嫡系兒子一共有四人,這四人為了李家的基業立下了不世之功,特别是長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古代的人取名字都有着一定的寓意,特别是名門望族,名字絕對不可能亂來,細心的人觀察李淵四個兒子的名字會發現:其中蘊含之意不簡單,年輕時候的李淵也曾是個想要成就大業的人。

李淵出生唐國公一脈,典型的名門望族,是那個時代頂級的世家豪門之一了,在隴西之地頗有地位,更何況拉上了隋文帝楊堅這條線。隋文帝還是大臣之時,與李淵的父親一脈關系極好,李家在北周朝中頗有地位,楊堅能獲得皇位離不開李淵一脈人的支援。

李淵有四個兒子,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李淵的野心有多大了

隋朝大一統後,李家因為站隊正确,獲得了隋文帝的重用,家族愈發興旺。李淵七歲之時,父親去世,身為嫡長子他不得不繼承爵位,隋文帝看到自己的朋友更是心腹大臣的兒子年幼之時繼承爵位,擔心李淵年幼被奸人帶壞,于是就親自帶在身邊教導。李淵在隋文帝的教導下長大,國朝之内的地位已經高得不能再高了。

李淵長大後,楊堅授予李淵刺史之位,讓他管理三州之地,這既是考驗也是鍛煉。能力不凡且英俊的李淵随後獲得了北周長公主的看重,于是兩人結為夫妻,婚後生下了四個孩子,即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淵身為唐國公知道伴君如伴虎,家庭教育是必須的東西,是以四個孩子大多文武雙全。

李淵有四個兒子,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李淵的野心有多大了

隋文帝楊堅去世後,隋炀帝獲得皇位,他在位期間濫用民力,父親留下的那點基業沒多久就被揮霍得一幹二淨,天下群雄起義反叛。李淵身為隋朝忠臣,即使多次受到隋炀帝的侮辱,依然兢兢業業地去平叛。來來往往的平叛最後讓李淵發現一個實事:叛亂的人越來越多了,平叛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叛亂的速度,于是李淵帶着四個孩子揭竿而起,創立全新基業。

李淵是唐國公一脈,為官時結交了諸多朋友,天下士子也知道李淵愛才的名聲,于是紛紛來投。随着基業的越來越多,實質上是皇帝的李淵隻能坐鎮中樞,把持大局,兒子們則紛紛派出去打仗。李世民為人謙和,骁勇善戰,對将士賞罰分明,頗為讓軍中之人信服,漸漸地李世民的聲望都快超過李淵和李建成了。

李淵有四個兒子,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李淵的野心有多大了

長子繼承皇位這是李淵早已計劃好的事情,他心中對李世民又于心不忍,是以長子和次子紛争不斷。玄武門事變中,李世民棋勝一招,擊殺太子李建成,沒多久李淵退位,李世民登上曆史的舞台,自此大唐開始了盛世之景。

李淵的四個孩子,長子李建成,寓意建功立業,次子李世民,寓意濟世安民,三子李元霸,寓意宏圖大業,四子李元吉,寓意事事順心,吉祥如意,連起來讀李淵的野心不就昭然若揭了嗎?可以看出李淵年輕時候所圖甚大,絕不甘心低人一等,時代給了李淵機會,李家是以也一躍成為皇家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