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專家:新冠肺炎可能來自人類

作者:玖十柒o曆史館

4月8日,國新辦召開中國新冠肺炎溯源研究新聞釋出會。在釋出會上,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童贻剛教授表示,在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中,通過基因組測序,該病毒的序列與當時的患者幾乎100%相同,這也提示新冠肺炎很可能起源于人類。

關于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專家:新冠肺炎可能來自人類

童贻剛教授介紹,2020年1月至3月,中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對華南海鮮市場采集的1300多個環境樣本和冷凍動物樣本進行了部分新冠肺炎檢測和宏基因組測序,其中包括市場采集的400多個動物樣本。這些動物樣本的所有測試都呈陰性。在900多個市場環境樣本中,73個呈陽性。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還從環境樣本中分離出三種病毒。基因組測序後發現,該病毒的序列與當時的患者幾乎100%相同,這也提示該病毒可能起源于人類。

童贻剛說道:“在分析的過程中,環境樣本中攜帶的一些宿主資訊顯示主要是人類宿主,包括豬、牛、雞、鴨和一些冷鍊産品的基因,甚至老鼠、貓的動物基因判斷。所有這些都表明新冠肺炎很可能受到了人類的污染。這些資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和世衛組織聯合小組在第一階段得出的結論。”

關于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專家:新冠肺炎可能來自人類

中國疾控:發現疫情的地方不等于産地。追溯新冠肺炎需要科學的态度。

國新辦在新冠肺炎召開溯源研究新聞釋出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周蕾表示,發現疫情的地方不等于疫情的起源地。追溯新冠肺炎的源頭,需要全世界的科學家一起研究,一起全面客觀地開展研究工作。如果一些世衛組織人員進行不負責任的指責,特别是如果他們想否認中國第一階段聯合溯源調查的結果,我恐怕這将損害世衛組織的信譽。

關于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專家:新冠肺炎可能來自人類

事實上,在當時的武漢,在中國和疾控中心科學家聯合溯源研究的過程中,包括國外和國内的聯合專家工作組,中國科學家基于科學、公開、客觀、透明的工作原則,共享了所有的資料和資料,包括早期病例資訊,以及當時武漢7.6萬多名新冠肺炎感染可能和可疑人群的病例資訊。

此外,對2018年至2020年在中國收集的38,000多份家禽和家畜樣品以及41,000多份野生動物樣品進行了抗體或核酸檢測。這些結果表明新冠肺炎并不樂觀。對當時華南海鮮市場所有動物産品的上下遊供應鍊也進行了回顧性調查,沒有發現動物間病毒傳播的證據。這些研究的結果随後與世衛組織挑選的國際專家小組分享。

在聯合溯源研究的第一階段,本着科學全面的态度,大陸在設計階段也考慮了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為了研究這方面的情況,在武漢期間,疾控中心組織了聯合專家組對武漢市的多個實驗室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也對所有的實驗室從業人員,包括當時在實驗室的學生,以及這些人員的所有健康監測資料和可能的臨床資料進行了調查分析。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在聯合溯源研究的第一階段,中國都充分分享了我們的研究成果和資料,沒有任何隐瞞和保留。

關于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結論是什麼?專家:新冠肺炎可能來自人類

科學家很難做研究,尤其是病毒溯源的研究。曆史上遇到的各種新興傳染病,比如艾滋病病毒,都是在它出現十幾年後才被初步發現并獲得一些線索,我們才能對它的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後來發現的埃博拉病毒病。自從這種病毒疾病出現以來,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對人類來說就不是很清楚,從新冠肺炎到現在才三年,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疾病溯源的研究成果其實已經告訴我們,發現疫情的地方不等于疫情的起源地,是以還是要堅持科學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為了追溯新冠肺炎的源頭,需要全世界的科學家共同研究,共同全面客觀地開展研究工作。

周蕾說:“。”